表面改性就是指在保持材料或製品原性能的前提下,賦予其表面新的性能,如親水性、生物相容性、抗靜電性能、染色性能等。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報導,大體上可以歸結為:表面化學反應法、表面接枝法、表面複合化法等。
表面改性技術(surface modified technique) 則是採用化學的、物理的方法改變材料或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或組織結構以提高機器零件或材料性能的一類熱處理技術。它包括化學熱處理(滲氮、滲碳、滲金屬等);表面塗層(低壓等離子噴塗、低壓電弧噴塗、雷射重熔複合等薄膜鍍層、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等)和非金屬塗層技術等。這些用以強化零件或材料表面的技術,賦予零件耐高溫、防腐蝕、耐磨損、抗疲勞、防輻射、導電、導磁等各種新的特性。使原來在高速、高溫、高壓、重載、腐蝕介質環境下工作的零件,提高了可靠性、延長了使用壽命,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和推廣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面改性
- 外文名:surface modified technique
- 作用:賦予材料表面新的性能
- 方法:化學反應、表面接枝和複合
表面改性工藝
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有機包覆改性是最常用的無機粉體表面改性方法。這是一種利用有機表面改性劑分子中的官能團在顆粒表面吸附或化學反應對顆粒表面進行改性的方法。所用表面改性劑主要有偶聯劑(矽烷、鈦酸酯、鋁酸酯、鋯鋁酸酯、有機絡合物、磷酸酯等)、高級脂肪酸及其鹽、高級胺鹽、矽油或矽樹脂、有機低聚物及不飽和有機酸、水溶性高分子等。
沉澱反應包覆是利用化學沉澱反應將表面改性物沉澱包覆在被改性顆粒表面,是一種“無機/無機包覆”或“無機納米/微米粉體包覆”的粉體表面改性方法或粒子表面修飾方法。粉體表面包覆納米TiO2、ZnO、CaCO3等無機物的改性,就是通過沉澱反應實現的,如雲母粉表面包覆TiO2製備珠光雲母;鈦白粉表面包覆SiO2和Al2O3以及硅藻土和煅燒高嶺土表面包覆納米TiO2和ZnO;矽灰石粉體表面包覆納米碳酸鈣和納米矽酸鋁。
機械力化學改性是利用粉體超細粉碎及其它強烈機械力作用有目的地激活顆粒表面,使其結構複雜或表面無定形化,增強它與有機物或其他無機物的反應活性。機械化學作用可以提高顆粒表面的吸附和反應活性,增強其與有機基質或有機表面改性劑的使用。以機械力化學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機械融合技術,是一種對無機顆粒進行複合處理或表面改性,如表面複合、包覆、分散的方法。
插層改性是指利用層狀結構的粉體顆粒晶體層之間結合力較弱(如分子鍵或范德華鍵)或存在可交換陽離子等特性,通過離子交換反應或特性吸附改變粉體性質的方法。因此,用於插層改性的粉體一般來說具有層狀晶體結構,如石墨、蒙脫土、蛭石、高嶺土等。
複合改性是指綜合採用多種方法(物理、化學和機械等)改變顆粒的表面性質以滿足套用的需要的改性方法。套用的複合改性方法主要有有機物理/化學包覆、機械力化學/有機包覆、無機沉澱反應/有機包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