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西安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農業水土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博士點學科, 以及西安理工大學陝西省水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和陝西省黃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的人才與創新優勢, 聯合西北地區相關設計研究和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科研力量建設的。
實驗室立足西北,以水土資源演變-調控-利用-保護研究為核心,緊密圍繞西北旱區生態水利與工程等問題開展研究,並在旱區水資源與環境生態耦合作用過程、旱區生態水利調控、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以及旱區生態水利工程等方面開展系統研究,結合國家重大工程,解決旱區生態水利工程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促進生態水利工程學科發展,為西北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重點實驗室聚集和培養旱區生態水利工程科學研究領域創新人才和研究團隊,迅速提高國家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科學水平,推動旱區水利工程可持續健康發展。
基本介紹
建設意義
建設目的
學術委員會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出生日期 | 職稱等級 | 學委會職務 | 專業 | 工作單位 | 備註 |
---|---|---|---|---|---|---|---|---|
1 | 男 | 1962-1 | 正高級 | 學委會主任 | 水利工程 | 院士 | ||
2 | 男 | 1960-8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3 | 黃強 | 男 | 1958-8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4 | 李占斌 | 男 | 1962-7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5 | 李寧 | 男 | 1959-11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岩土工程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6 | 羅興錡 | 男 | 1962-11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力學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7 | 王全九 | 男 | 1964-5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文水資源 |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 |
8 | 康紹忠 | 男 | 1962-11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農業水土工程 | 院士 | |
9 | 任南琪 | 男 | 1959-3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環境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0 | 沈永明 | 男 | 1963-2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大連理工大學 | |
11 | 談廣鳴 | 男 | 1958-5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武漢大學 | |
12 | 唐洪武 | 男 | 1966-9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河海大學 | |
13 | 許唯臨 | 男 | 1963-11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四川大學 | |
14 | 楊志峰 | 男 | 1963-9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資源與水環境 | 北京師範大學 | |
15 | 張建雲 | 男 | 1957-8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土木及環境工程 | 院士 | |
16 | 男 | 1963-11 | 正高級 | 學委會委員 | 水利水電工程 | 院士 |
組織機構
科技成果
序號 | 獲獎項目 | 主要獲獎者 | 授獎單位 | 等級 | 類別 | 時間 |
1 | 高壩及壩區地質體滲流與多場耦合及工程安全與最佳化科學問題研究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3 | ||
2 | 資源性缺水地區水環境承載力研究及套用 | 周孝德、馮民權、王 穎、程 文、宋 策、吳 巍、劉玉玲、李 靖、王衛軍、劉 睿 | 陝西省教育廳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3 |
3 | 材料斷裂的宏細觀機理及界面裂紋的特徵參量研究 | 師俊平、李智慧、湯安民、胡義鋒、曹小杉、馬文濤、王德法、莫宵依、馬 凱、解 敏 | 陝西省教育廳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3 |
4 | 黃土地區捷運施工對管線的影響及風險控制條件研究 | 邵生俊、佘方濤、雒繼鋒、賀農農、韓日美、李團社、雷永生、王軍琪、楊衛紅、鄧國華 | 陝西省教育廳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3 |
5 | 接觸網檢修作業掛接地線信息可視化監測裝置及系統 | 劉家軍、姚李孝、王勇科、齊榮興、安 源、伍 利、王志忠、成少鵬、巨軒同、金雅婷 | 陝西省教育廳 | 三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3 |
序號 | 獲獎項目 | 主要獲獎者 | 授獎單位 | 等級 | 類別 | 時間 |
---|---|---|---|---|---|---|
1 | 都市型現代農業高效用水原理與集成技術研究 | 劉洪祿、吳文勇、楊培嶺、鄭文剛、李久生、李其軍、武菊英、郝仲勇、張建豐、王富慶 | 國務院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2 |
2 | 高性能混流式水輪機最佳化設計技術及套用 | 羅興錡、吳玉林、郭鵬程、 劉樹紅、廖偉麗、鄭小波、梁武科、劉勝柱、 吳廣寬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3 | 鹽漬化土壤改良技術集成研究及示範推廣 | 解建倉、馮琛、韓霽昌、黨高兵、張愛玲、成生權、馬斌、王濤 、張永進、黎青慧 李建勛、閔濤、朱記偉、張建龍、孫博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4 | 基於河流健康的生態流量及其保障措施研究 | 宋進喜、李懷恩、曹明明、李琦、王伯鐸、楊方社、何艷芬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5 | 毛烏素沙地砒沙岩與沙復配成土核心技術及工程示範 | 韓霽昌、解建倉、劉彥隨、成生權、王曙光、羅林濤、汪妮、李瑞、張宏凱、王介勇、馬增輝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6 | “自然-人工”耦合作用下流域水土流失環境演變與調控 | 李占斌、李鵬、魯克新、蔣得江、於國強、沈中原、朱冰冰、程聖東、王瑄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7 | 高壩及高邊坡工程滲流應力耦合理論與安全穩定性研究 | 柴軍瑞、鄭宏、李守義、陳堯隆、張曉飛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8 | 城市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套用研究 | 張建豐、徐志嬙、孫小軍、魏炳乾、賈忠華、王戰平、史文娟、劉玉玲、宋孝玉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9 | 大型水輪發電機組鋼蝸殼-鋼筋混凝土承載結構型式研究 | 王仁坤、姚栓喜、趙曉峰、李傑、伍鶴皋 | 四川省政府 | 三等 |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 2012 |
10 | 城市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套用研究 | 張建豐、孫小軍、徐志嬙 賈忠華、王戰平、史文娟、劉玉玲、宋孝玉 | 陝西省教育廳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2 |
11 | 極端乾旱區成齡葡萄微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 張江輝、白雲崗、王全九、張建豐、張勝江、蔡軍社、盧震林、楊建雲、許文平、趙春燕 | 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2 |
12 | 智慧型化精量灌溉決策與控制系統示範與推廣套用 | 劉鈺、蔡甲冰、張建豐、張寶忠、劉君、晏克俊、劉國水、杜麗娟、趙娜娜、趙永玲 | 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2 |
序號 | 獲獎項目 | 主要獲獎者 | 授獎單位 | 等級 | 類別 | 時間 |
---|---|---|---|---|---|---|
1 | 鹽漬化土壤改良技術集成研究及示範推廣 | 解建倉,馮琛,韓霽昌,黨高兵,張愛玲,成生權,馬 斌,王濤,張永進,黎青慧 李建勛,閔濤,朱記偉,張建龍,孫博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 | 2011 |
2 | 高性能混流式水輪機最佳化設計技術及套用 | 羅興錡、郭鵬程、廖偉麗、鄭小波、梁武科、劉勝柱、趙道利、馬薇、南海鵬、王德意 | 陝西省政府 | 一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3 | “自然-人工”耦合作用下流域水土流失環境演變與調控 | 李占斌、李鵬、魯克新、蔣得江、於國強、沈中原、朱冰冰、程聖東、王瑄、穆軍、魏霞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4 | 陝西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與二十年實踐 | 韓霽昌、解建倉、成生權、羅林濤、馬斌、王曙光、朱記偉、劉軍、孫劍虹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5 | 高壩及高邊坡工程滲流應力耦合理論與安全穩定性研究 | 柴軍瑞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6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陝西水源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 張秦嶺、黨志良、劉利年、李懷恩、馮民權、白丹、趙建文、鄧民興、潘宣 | 陝西省政府 | 二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7 | 基於洪水信息挖掘的多模式水庫洪水資源化理論、方法與套用研究 | 王義民、黃強、暢建霞、劉招、席秋義、馬永勝、張珏 | 三等 |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 | 2011 | |
8 | 濕陷性地質對輸電線路地基危害處理技術研究 | 余華興、王學明、胡再強、李宏儒、尚亞東、李棟林、王虎長 | 陝西省政府 | 三等 |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 2011 |
9 | 基於不確定性理論的水庫大壩安全實時監控系統研究 | 楊傑、胡德秀、梁德勝、楊暉、米艷芳、包天棟、閔毅、馬婧、朱禹 | 西安市政府 | 二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1 |
10 | 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規劃與研究 | 王社平、劉丹松、朱海榮、蘇秋霞、周紅、彭黨聰、解建倉 | 西安市政府 | 三等 | 科技進步獎 | 2011 |
序號 | 專利名稱 | 專利類別 | 發明(設計)人 | 授權號 |
1 | 複合流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 201110114622.3 | ||
2 | 針對不同匯流面積的雨水採集裝置及採集方法 | 發明專利 | 賈忠華、景衛華、陳 遠、 唐雙成、劉文龍、田 露、袁黃春 | 201110001479.7 |
3 | 一種抗空蝕離心泵葉輪最佳化設計方法 | 發明專利 | 郭鵬程、朱國俊、羅興錡、盧金玲、鄭小波 | 201110202524.5 |
4 | 一種路面雨水集蓄淨化利用系統 | 發明專利 | 李家科、李懷恩、杜光斐、黃池鈞 | 201110114621.9 |
5 | 電力線檢修作業掛接地線掛接信息監視裝置及監視方 | 發明專利 | 劉家軍、姚李孝、王勇科、卓元志、徐 新、劉 博、李文玲 | 201110101469 |
6 | 雨水花園填料滲透係數的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 發明專利 | 賈忠華、羅 紈、劉文龍、 潘延鑫、陳 遠、唐雙成、 田 露、袁黃春 | 201110001511.1 |
7 | 基於好氧水處理工況模擬的仿曝氣試驗裝置 | 發明專利 | 程 文、王 蒙、蘇 潔、 馬 霞、馬騰飛 | 201210051031 |
8 | 錨固面板堆石壩及其構建方法 | 發明專利 | 邵生俊、楊春鳴 | 201110150959.X |
9 | 達西滲透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125389.9 |
10 | 負壓和叉管綜合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128029.4 |
11 | 沿程阻力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137781.5 |
12 | 文丘里和孔板流量計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132762.3 |
13 | 水槽實驗裝置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132897.X |
14 | 基於彈簧平衡的高精度槓桿式稱重蒸滲系統 | 實用新型 | 張建豐、張 蕾、耿小江 | 201220147285.8 |
15 | 大體積原狀土採取用底板切入裝置 | 實用新型 | 張建豐、張 蕾、耿小江 | 201220174323.9 |
16 | 野外入滲儀 | 實用新型 | 張建豐、張 蕾、耿小江 | 201220299010.6 |
17 | 雨中作業傘 | 實用新型 | 黃 強、樊晶晶 | 201220529603.7 |
18 | 局部阻力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613684.9 |
19 | 流譜演示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623808.1 |
20 | U形渠道直壁式量水槽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 | 201220624601.6 |
21 | 孔口管嘴實驗儀 | 實用新型 | 張志昌、劉亞菲 | 201220629246.1 |
22 | 一種便攜潔牙用具 | 實用新型 | 黃 強、樊晶晶 | 201320021836 |
23 | 一種單次降雨的雨量計 | 實用新型 | 黃 強、樊晶晶、劉維 | 201320126770.1 |
24 | 細長土梁原狀土試樣的削樣裝置 | 實用新型 | 李榮建、段 浩、車高鳳 李海濤、吳利言 | 201220334616.9 |
25 | 分散式鋼板剪力牆 | 實用新型 | 田 潔、顏智超 | 201220475219.3 |
26 | 一種圓柱形土體試樣的安裝夾持器 | 實用新型 | 李榮建、劉軍定、閆 蕊 吳利言 | 201320057971 |
27 | 真三軸儀壓力室側向載入加筋柔性液壓囊 | 實用新型 | 邵生俊、張 哲、許 萍 李家坤 | 201320170208.9 |
28 | 徑向伸縮平面轉動的真三軸壓力室液壓囊約束機構 | 實用新型 | 邵生俊、劉 鑫、焦陽陽 吳利言 | 201320170048.8 |
29 | 塔里木河下遊河岸植被生態水文演化模型軟體 | 著作權 | 劉登峰 | 2012SR118115 |
30 | 通用型旋轉機械狀態監測系統 | 著作權 | 白 亮、李 輝、興錡 張宇飛、劉濤 | 2012SR127166 |
31 | 基於分形布朗運動(FBM)的流域地貌形態分形維數計算軟體 | 著作權 | 李占斌、李 鵬、宋文超 | 2013SR013645 |
32 | 基於數盒子法的流域地貌形態分形維數計算軟體 | 著作權 | 李 鵬、李占斌、宋文超 王 民、程聖東 | 2013SR056715 |
33 | 基於投影覆蓋法的流域地貌形態分形維數計算軟體 | 著作權 | 程聖東、李占斌、宋文超 李 鵬、王 民 | 2013SR056718 |
34 | 葡萄生長模擬軟體 | 著作權 | 王全九、蘇李君 | 2013SR101062 |
35 | 二條任意斷層隧道圍岩穩定性評價系統 | 著作權 | 李 寧、張承客、孫志強 | 2012SR117611 |
36 | 隧道圍岩快速反演分析系統 | 著作權 | 李 寧、張承客、劉乃飛 王 茜、劉院院 | 2012SR117638 |
37 | 地下洞室圍岩穩定性綜合評判系統 | 著作權 | 張志強、李 寧、陳方方 王松周 | 2013SR082113 |
研究隊伍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實驗室職務 | 工作性質 | 職稱等級 | 研究方向 | 所學專業 | 最後學位 | 授予單位 | 榮譽 |
---|---|---|---|---|---|---|---|---|---|---|---|
1 | 男 | 1960-8 | 實驗室主任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 | 黃強 | 男 | 1958-8 | 實驗室副主任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 | 男 | 1962-7 | 實驗室副主任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陝西機械學院 |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獲得者(1998) | |
4 | 程文 | 女 | 1968-2 | 實驗室秘書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環境工程 | 博士 | 日本福井大學 | |
5 | 白丹 | 男 | 1960-5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 | 柴軍瑞 | 男 | 1968-10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水工結構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7 | 暢建霞 | 男 | 1974-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8 | 黨發寧 | 男 | 1962-10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南交通大學 | |
9 | 范留明 | 男 | 1968-7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地質工程 | 博士 | 成都理工學院 | |
10 | 男 | 1963-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農業水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1 | 男 | 1964-10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2 | 胡再強 | 男 | 1964-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3 | 賈嶸 | 男 | 1971-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4 | 賈忠華 | 男 | 1967-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農業工程 | 博士 | 美北卡羅來那大學 | |
15 | 簡政 | 男 | 1961-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6 | 解建倉 | 男 | 1963-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7 | 李國棟 | 男 | 1967-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水力學 | 博士 | 日福井大學 | |
18 | 李懷恩 | 男 | 196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農水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19 | 李寧 | 男 | 1959-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岩土工程 | 博士 | Innsbruck大學 |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獲得者(1997) |
20 | 李守義 | 男 | 1955-7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1 | 梁武科 | 男 | 1965-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2 | 廖偉麗 | 女 | 1963-5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力學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3 | 劉奉銀 | 男 | 1968-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4 | 劉家軍 | 男 | 1967-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電氣工程 | 博士 | 西安交通大學 | |
25 | 劉玉玲 | 女 | 1969-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環境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26 | 劉雲賀 | 男 | 1968-6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力學 | 博士 | 西安交通大學 | |
27 | 羅紈 | 女 | 1967-7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農業工程 | 博士 | 美北卡羅來納大學 | |
28 | 羅興錡 | 男 | 1962-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力學 | 博士 | 清華大學 | |
29 | 南海鵬 | 男 | 1963-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力學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0 | 寧利中 | 男 | 1961-9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水工建築 | 博士 | 日本福井大學 | |
31 | 牛爭鳴 | 男 | 1957-6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博士 | 西安交通大學 | |
32 | 秦毅 | 女 | 1959-11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3 | 邵生俊 | 男 | 1964-9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4 | 沈冰 | 男 | 1948-9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陝西機械學院 | |
35 | 宋孝玉 | 女 | 1971-8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農業水土工程 | 博士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36 | 田嘉寧 | 男 | 1955-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7 | 王全九 | 男 | 1964-5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獲得者(2004) |
38 | 王瑞駿 | 男 | 1963-3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39 | 男 | 1971-6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40 | 王穎 | 女 | 1962-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環境水力學 | 博士 | ||
41 | 男 | 1963-4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河川工學 | 博士 | 日本國立北見工業大學 | ||
42 | 魏文禮 | 男 | 1965-4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力學 | 博士 | 河海大學 | |
43 | 徐國勝 | 男 | 1956-8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大氣 | 本科 | 重慶大學 | |
44 | 姚李孝 | 男 | 1962-7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博士 | 西安交通大學 | |
45 | 張建豐 | 男 | 1961-12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農業水土工程 | 博士 | ||
46 | 張俊發 | 男 | 1961-7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結構工程 | 博士 | ||
47 | 朱滿林 | 男 | 1960-9 | 其它 | 研究 | 正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48 | 丁衛華 | 男 | 1965-10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岩土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49 | 郭鵬程 | 男 | 1975-11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0 | 李鵬 | 男 | 1974-3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土壤學 | 博士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51 | 羅軍剛 | 男 | 1981-4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2 | 史文娟 | 女 | 1972-7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3 | 汪妮 | 女 | 1974-9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4 | 王新宏 | 男 | 1966-2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5 | 魏紅 | 女 | 1977-5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環境科學 | 博士 | 浙江大學 | |
56 | 男 | 1974-11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文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57 | 女 | 1969-11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市政工程 | 博士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
58 | 楊傑 | 男 | 1971-3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工結構工程 | 博士 | 河海大學 | |
59 | 鄭小波 | 男 | 1976-9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0 | 朱軼韻 | 女 | 1968-3 | 其它 | 研究 | 副高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建築工程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1 | 李榮建 | 男 | 1969-4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土木工程 | 博士 | 清華大學 | |
62 | 邵建斌 | 男 | 1973-7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力學河流動力學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3 | 宋策 | 男 | 1971-4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環境工程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4 | 吳羅長 | 男 | 1978-9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利水電工程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5 | 吳巍 | 男 | 1980-10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6 | 張曉飛 | 男 | 1978-3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工結構工程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7 | 張欣偉 | 男 | 1977-9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水利水電工程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8 | 朱悅 | 女 | 1973-11 | 其它 | 研究 | 中級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水工結構工程 | 碩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
69 | 劉茂社 | 男 | 1960-2 | 其它 | 技術 | 中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待定 | 本科 | 待定 | |
70 | 王飛虎 | 男 | 1964-6 | 其它 | 技術 | 中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待定 | 碩士 | 待定 | |
71 | 王濤 | 男 | 1963-10 | 其它 | 技術 | 中級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待定 | 本科 | 待定 | |
72 | 張應波 | 男 | 1967-8 | 其它 | 技術 | 中級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待定 | 本科 | 待定 |
序號 | 研究方向 | 學術帶頭人 | 其他固定人員 | 在研重要課題 |
---|---|---|---|---|
1 | 旱區水文與生態耦合作用過程 | 周孝德 | 李占斌,沈冰,李懷恩 | 不同區域水資源分布要素資料庫及動態預測分析軟體集成,地下滴灌田間管網水力特性對土壤空間變異性回響分析 |
2 | 旱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調控 | 黃強 | 王全九,羅紈,解建倉 | 塔河流域水量分配關鍵技術研究,極端降雨條件下秦嶺北麓山區潰壩洪水形成機理 |
3 |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回響與修復 | 周孝德 | 費良軍,白丹,馮民權 | 我國北方典型流域對氣候變化的生態水文回響研究(2) ,內陸河流域人類活動的生態水文效應研究 |
4 | 生態水利工程最佳化與安全 | 李寧 | 劉雲賀,李守義,柴軍瑞 | 基於功率傳遞電網間同期並列理論與套用研究 ,極端降雨條件下秦嶺北麓山區潰壩洪水形成機理 |
5 | 水力機械及其系統的理論與技術 | 羅興錡 | 南海鵬 | 基於薄板奇異問題求解的Daubechies條件小波法研究 ,地下滴灌田間管網水力特性對土壤空間變異性回響分析 |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職稱等級 | 所學專業 | 最後學位、授予單位 | 工作單位 | 在實驗室承擔的課題 | 成果 |
---|---|---|---|---|---|---|---|---|---|
1 | 男 | 1963-6 | 正高級 | 水力學 | 博士 :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 彎曲生態河道水流結構與污染物混合輸移特性研究 | 代表性著作 : 《河道及近海水流的數值模擬》、《河流海岸環境學》、《浮力射流理論及套用》、《洪水水力學》、《流體力學水力學習題解》 | ||
2 | 男 | 1960-5 | 正高級 | 計算流體力學 | 博士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立軸漩渦發生機理及防控措施研究 | 大型水利樞紐近壩區域水動力特徵及水環境要素變化規律研究與套用 | ||
3 | 男 | 1974-5 | 副高級 | 水文水資源 | 博士 : 西安理工大學 | 北京仿真中心 | 水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複雜耦合系統內部影響作用關係定量分析研究 | 基於ADAMS的多級齒輪傳動系統動力學仿真 |
科研團隊
類別 | 人數 |
固定科研成員 | 72 |
流動科研成員 | 3 |
學術委員會委員 | 16 |
項目名稱 | 數量(項) |
國家級科研項目 | 21 |
省部級項目 | 42 |
橫向項目 | 100餘 |
獲獎名稱 | 數量(篇) |
各種科技獎勵 | 12 |
國家專利授權 | 13 |
軟體著作權 | 2 |
發表論文 | 500餘 |
人才類型 | 人數 |
陝西省“三秦學者” | 1 |
國內外博士 | 5 |
招收進站博士 | 5 |
研究生類型 | 招收 |
碩士研究生 | 393 |
博士研究生 | 82 |
來訪交流
學術會議
序號 | 會議名稱 | 主辦單位名稱 | 會議 主席 | 參加人數 | 類型 | 時間 |
1 | 2011氣候變化對乾旱及半乾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 | 西安理工大學主辦,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承辦 | 周孝德 | 150 | 全球性 | 2011-10 |
2 | 第二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 | 西安理工大學主辦,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承辦 | 周孝德 | 80 | 全國性 | 2011-09 |
3 | 第三屆海峽兩岸船舶、海洋工程與環境、能源工程水動力研討會 | 西安理工大學主辦,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承辦 | 周孝德 | 50 | 雙邊性 | 2011-09 |
4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認證會 | 周孝德 | 50 | 全國性 | 2012-10 | |
5 | 國際水利學會水電能源水力機械學術交流會 | 西安理工大學 | 周孝德 | 100 | 雙邊性 | 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