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重要醫學動物與疾病》醫學動物是指與醫學有關的節肢動物和齧齒動物二大部分;疾病是指由醫學動物所致引起的疾病、統稱蟲媒傳染疾病。全書共分4篇,有150餘萬字,插圖137幅,附有拉丁文名稱索引、拉丁文中文名稱對照、中文名稱索引和彩圖71幅。《西北地區重要醫學動物與疾病》為研究動物疾病的書,由劉增加,羅芳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北地區重要醫學動物與疾病
- 出版社: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 頁數:1334頁
- 開本:16
- 定價:340.00
- 作者:劉增加 羅芳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300510
- 品牌: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西北地區地理概況
第二章醫學動物
第一節醫學動物分類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傳播媒介的評估
第四節節肢動物的危害
第三章蟲媒傳染疾病
第一節蟲媒傳染疾病的由來與定義
第二節蟲媒傳染疾病的分類
第三節蟲媒傳染病的危害與展望
第四章防制
第一節節肢動物的防制
第二節齧齒動物的防制
第三節蟲媒傳染疾病的防制
第二篇醫學節肢動物
第五章蚊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蚊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六章蠓蟲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蠓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七章白蛉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白蛉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八章蚋科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蚋科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九章虻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虻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章蠅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蠅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一章蜚蠊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蜚蠊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二章蚤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蚤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三章虱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制措施
第五節虱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四章臭蟲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臭蟲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五章蜱類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蜱類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十六章恙蟎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恙蟎幼蟲的標準測量、常用符號和綜合鑑別式
第三節生物學
第四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五節防控措施
第六節調查方法與標本製作
第七節恙蟎的分類鑑別與分布
第十七章革蟎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生物學
第三節醫學上的意義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五節採集與標本製作
第六節革蟎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三篇齧齒動物
第十八章齧齒動物概述
第一節形態特徵
第二節齧齒動物生態
第三節齧齒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第四節防控措施
第十九章齧齒動物的鑑別特徵與分布
第一節種類組成
第二節兔形目
第三節齧齒目
第四篇蟲媒疾病
第二十章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病原學
第三節流行病學
第四節致病機制與病理
第五節臨床表現
第六節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七節治療
第八節預防措施
第二十一章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病原學
第三節流行病學
第四節病理及發病機制
第五節臨床表現
第六節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七節治療
第八節預防措施
……
第二十二章森林腦炎
第二十三章腎綜合徵出血熱
第二十四章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第二十五章辛德畢斯病毒
第二十六章恙蟲病
第二十七章流行性斑疹傷寒
第二十八章鼠型斑疹傷寒
第二十九章Q熱
第三十章斑點熱
第三十一章埃立克體病
第三十二章無形體病
第三十三章鼠疫
第三十四章土拉弗菌病
第三十五章萊姆病
第三十六章蜱傳回歸熱
第三十七章瘧疾
第三十八章巴貝斯蟲病
第三十九章黑熱病及皮膚利什曼病
附:
文摘
如萊姆病和蜱傳回歸熱:萊姆病是蜱(硬蜱)叮咬傳播的疾病,該病呈全球性分布,迄今在世界五大洲(歐、亞、美、大洋、非洲)30多個國家報告有萊姆病的發生與流行,據估計世界每年感染或發病在30萬人左右。我國從1986年在黑龍江省海林縣林區首次證實萊姆病以來,迄今已有26個省(市、區)有萊姆病分布,從病原學研究證實有18個省(市、區)存在萊姆病的自然疫源地。流行季節與蜱的活動基本一致,男女老少均可發病,職業與萊姆病的感染及發病有密切的關係。有人認為萊姆病是林業工人的一種職業病,實際上,牧工、牧民、邊防戰士和居住在林牧區萊姆病疫源地中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或發生萊姆病,實際存在的差異,乃係與蜱暴露的多寡有關。萊姆病特點是分布廣、傳播快、致殘率高,對人群健康危害嚴重,已構成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蜱傳回歸熱是蜱(鈍緣蜱屬)傳播的疾病,全世界目前有20餘種媒介蜱,我國僅從乳突鈍緣蜱、特突鈍緣蜱中分離到疏螺旋體。乳突鈍緣蜱見於我區南疆的阿圖什、喀什、莎車等7個縣市的荒漠、半荒漠地帶。本病分布比較廣泛,除澳洲外,散布於亞、非、歐、美洲的熱帶、亞熱帶與部分溫帶地區,我國主要分布於南疆的喀什、疏勒、疏附、阿圖什、英吉沙、阿克陶、莎車、葉城及天山山區的烏恰等9縣市,以及北疆的惠遠、克拉瑪依、昌吉、烏魯木齊及天山山間盆地的託克遜、吐魯番等縣市;發病季節多見於4~8月,並有兩個高發期,4月和6~7月間;在村鎮型疫源地內,兒童發病率較成人高,而外來者不分年齡、性別和職業,只要受染疫蜱叮咬均可發病,危害較大。
(四)蟲媒原蟲病
由國際(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倡議成立的熱帶病特別規劃署要求防制的6種熱帶病中,除麻風和血吸蟲病外,其餘4種為瘧疾、絲蟲病、利什曼病和錐蟲病,均為蟲媒傳染病。其中瘧疾、利什曼病和錐蟲病曾經在西北地區均有發病和流行。據文獻資料統計:瘧疾是蚊蟲(按蚊)傳播的疾病,全世界有20多億人生活在瘧疾流行區,每年有1億瘧疾患者,有100萬—200萬人死亡,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萬14歲以下兒童死於瘧疾。淋巴絲蟲病是蚊蟲和蚋蟲傳播的疾病,約有2.5億人受染,有9億多人生活在受感染威脅的地區,東南亞、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島國的大部分國家尤為嚴重。利什曼病是白蛉傳播的疾病,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和國家,每年新感染的患者約有40萬人。所以,蟲媒原蟲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