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慈勝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襄垣村,占地面積7041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
襄垣慈勝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布局,東西各有一所禪院,中軸線上建有戲台、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西小殿。襄垣慈勝寺格局基本完整,為研究明代地方建築結構特徵提供了實物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技術價值。
2013年3月5日,襄垣慈勝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垣慈勝寺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襄垣村
- 所處時代:明至清
- 占地面積:7041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855-3-15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正殿,東西配殿,西小殿,戲台,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天台宗,學術研究,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襄垣慈勝寺創建年代不詳。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募捐修葺襄垣慈勝寺,歷時一年多完工。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也有修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襄垣慈勝寺被襄垣五中占用。
2005年,平遙縣文物局籌集資金對襄垣慈勝寺內主體建築進行了落架維修。
2008年,平遙縣人民政府及襄垣中學投資數十萬元,對正殿、東西配殿、西小殿、戲台及西禪院進行了維修。
建築格局
襄垣慈勝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041平方米,兩進院落布局,東西各有一所禪院。中軸線上建有戲台、山門(不存)、正殿、後殿(不存),兩側為鐘鼓二樓(不存)、東西配殿、西小殿。西禪院現存正房窯洞三孔帶前廊,東西廂房各五間。東禪院現存正房五間。
主要建築
正殿
正殿為明代遺構,單檐懸山頂,面寬三間,進深六椽,七檁前後廊,四椽對前後搭牽通檐用四柱,外檐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明間施米字形斗栱一朵,屋頂布灰瓦,藍綠琉璃方心剪邊。殿內梁架彩畫保存尚好,壁畫大部分為白灰覆蓋。明間檐柱頭僅施額枋,伸至次間成直截式,與次間闌額、普拍枋相接。由於明間開間較寬,荷載較重,採用了擴大材架的做法,是宋代匠作做法,在明代建築中的體現。
東西配殿
東、西配殿各五間,六檁前廊懸山頂。前檐斗栱為一斗二升交耍頭,柱頭、補間各一朵,正心瓜拱上承撐頭木。屋頂筒、板瓦覆蓋,花邊滴水,施花脊。西配殿為地藏殿,東配殿為菩薩殿。東配殿廊心牆和梁架上均有彩畫。
西小殿
西小殿在西配殿南側,雙坡硬山前廊式。西小殿是土地殿。
戲台
戲台在山門南40米處,坐南向北,以4根前檐柱組成台口和左右附台,進深五椽,卷棚硬山頂。台前明、次間的柱頭承大額枋。枋上施五踩單昂斗栱,里外曳拽斗栱承雙檁,補間斗栱明間兩朵,次間如意斗栱各一朵,拱身拱頭分別浮雕半鏤空的花卉。栱眼壁以花板填充,梁架施彩繪。
文物遺存
襄垣慈勝寺內有元代、清代維修碑各1通,古柏4株。戲台前有古槐4株。
撰寫時間 | 碑記名稱 | 撰寫人 |
---|---|---|
元至順三年(1332年) | 《重修慈勝院記》 | 汾州儒學教授牛公佐 |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月 | 《重修慈勝寺禪院碑記》 | 賜進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原任河南宜陽縣知縣戊申同考官邑人冀升三 |
歷史文化
天台宗
據元至順三年(1332年)《重修慈勝院記》的碑文記載,襄垣慈勝寺為佛教天台宗傳承。天台宗是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發源地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國清寺。因其創始人智顗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以龍樹為初祖。又因該宗奉《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故也稱法華宗。
學術研究
《文物世界》2017年第5期收錄《淺談平遙慈勝寺的宗教藝術特點》,闡述襄垣慈勝寺不同時代的宗派傳承,以及地方風格的建築特色。
文物價值
保護措施
1973年11月15日,襄垣慈勝寺被平遙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平遙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襄垣慈勝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襄垣慈勝寺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保護範圍 | 東至北堡街西沿,南至戲台後牆外3米,西至西配殿後牆外18米,北至正殿後牆外44米。 |
---|---|
建設控制地帶 | 東至北堡街東沿,南至保護範圍外52米,西至原平遙五中學校西圍牆,北至原平遙五中學校北圍牆。 |
2022年8月,晉中市平遙縣襄垣慈勝寺東禪院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獲得山西省文物局批准。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襄垣慈勝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襄垣村。
襄垣村
- 交通信息
自駕:從晉中市平遙站出發,途經京昆線、省道S221,到達襄垣村,路程大約18.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