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褙子
- 外文名:beizi
- 別稱:背子、綽子、繡䘿、搭護、背心
- 服飾體系:漢服
- 服制:上下通裁
- 作用:常禮服
- 起始時間:北宋
- 穿著人物:男女皆可服之
- 盛行時間:宋代以後
歷史,形制,古籍記載,
歷史
“背子”,又名“繡䘿”,亦名“罩甲”,背子始創於北宋,漸為庶民所採用。關於褙子的名稱,宋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於主婦的背後,故稱‘背子’。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方便。今即世俗相承,由於背子束結、行動靈活自如,漸為武士所用,並與鎧甲配合,成為軍服,為歷代軍士兵卒所穿用,亦稱“戎服”。
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這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並不用它繫結,而是垂掛著作裝飾用,意義是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好古存舊”。穿褙子時,卻在腰間用勒帛系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來加長,發展為袖大於衫、長與裙齊。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褙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
形制
男裝褙子寬鬆,女裝褙子窄小。男子一般把褙子當做便服或襯在禮服裡面的衣服來穿。而婦女則可以當做常服(公服)及次於大禮服的常禮服來穿。
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其形制變化甚多。宋代男子從皇帝,官吏、士人、商賈、儀衛等都穿。婦女從後、妃子、公主到一般婦女都穿。
古籍記載
宋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襌》:“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襌也,襌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又雲“長背子古無之,或雲近出,與古中單大相似也,中單不縫合,長背子則離異其裾,用以襯藉公裳,不以束衣而遂舒垂之,欲尚古也。”
《米芾畫史》云:“近似半臂軍服,披甲上不帶袖者為之背子”
《身章撮要》云:“背子本半臂,為武士服,婦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焉,今亦習俗相承。”
元馬縞《中華占今注·衫子、背子》:“背子,隋大業末煬帝宮人百母妻等緋羅蹙金飛鳳背子。以為朝服及禮見賓客舅母之長服也。”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宋史·輿服志》雲,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衣服部》引《實錄》曰:“秦二世詔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又日:“隋大業中、內宮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曰綽子,士人競服。”
明代,王圻、王思懿《三才圖會》:“褙子,即今之披風。半臂,俗名搭護,文名背心。”
清初,王士正《居易錄》:“今謂皮衣之長者曰褡護…半臂衫也。”清代,何垠為《聊齋志異》作注說:“比甲,半臂也,俗呼背心。”
《事物紀原》云:“秦二世詔衫子上朝服如背子,其制短袖於衫,身於衫齊而大袖,俗名[䘿掖]或[繡䘿],如今之半臂。”該段文字與上面《三才圖會》中“宋又與裙齊”僅差一字,或許意味著其長短的變化是在宋代以後就確定不變了?待考。
今人復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