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回響

地貌系統各部分,如沖積河道、支流水系、山麓坡、河谷壁坡、河流及分水嶺之間存在著複雜的聯繫,任何一部分均隨時間經歷著複雜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複雜回響
  • 類型地貌系統演化新概念之一
  • 提出者舒姆
  • 提出時間:1973年
原理,運用,

原理

因此並不是根據一個外界刺激便可預測即時的唯一的結果型式。如當一個小的實驗流域回春時,系統並不僅僅通過下切來調整,而是下切→加積→再下切的複雜回響,以尋求一個新的平衡狀態。回響的複雜性同樣可通過外在臨界和內在臨界來體現。如氣候變遷可導致植被破壞,從而侵蝕加劇,塑造出不同於先前的地貌形態,即使氣候回到先前的情勢,也不可能再塑造成先前的地貌形態。又如流水地貌系統中泥沙在河漫灘或谷坡上的貯存,當超越臨界坡降時,系統變得不穩定而發生加速侵蝕,而不會單純地加積。由於複雜回響的存在,至少在地貌循環的早期階段,不可能出現戴維斯認為的那樣的循環,故剝蝕作用不是一個簡單的漸進過程,而是由相對穩定時期分隔開的突發侵蝕組成的複雜事件系列過程。由於回響的遲後性,出現了複雜變化。如當流域出口伴隨下切時,河道的變化正是當時當地條件的回響,河流系統的下切會影響上游,當上游作出回響時,河道未必下切,相反可能伴隨沉積。

運用

中國地貌工作者開始運用複雜回響原理,分析水庫上、下遊河道因水庫調運方式不同所產生的遲後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