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複合材料疲勞
圖書簡介
本書通過疲勞-壽命圖、損傷連續介質力學理論和統計分析理論,對複合材料疲勞損傷-壽命關係、理論分析方法和疲勞可靠性問題作了較為系統的闡述。 全書內容分為三篇。第一篇:疲勞過程,包括全書內容詳細提要,疲勞損傷機理、疲勞-壽命圖和疲勞損傷模型。第二篇:疲勞損傷特徵的描述,包括剛度特性的測定、描述損傷的連續介質力學方法、本構方程、剩餘剛度特性和橫向開裂與剛度降。第三篇:疲勞可靠性,包括強度和疲勞壽命的Weibull參數估計及其表達式在結構設計準則中的套用。 本書所列的試驗數據以及大量參考文獻很有參考價值。 本書可作為從事複合材料科學技術研究和工程套用的科技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的參考書。同時,也可供從事航空、船舶、汽車、建築、材料、化工等工程領域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篇 疲勞過程
第一章 疲勞損傷機理——導論
1.1 疲勞過程
1.2 疲勞損傷特徵的描述
1.3 疲勞可靠性
1.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複合材料疲勞——損傷機理和疲勞-壽命圖
2.1 單向複合材料疲勞損傷機理
2.1.1 沿纖維方向載荷作用下的疲勞損傷機理(正軸疲勞損傷機理)
2.1.2 疲勞-壽命圖
2.1.3 複合材料剛度對疲勞-壽命圖的影響
2.1.4 偏斜纖維方向載荷作用下的疲勞損傷機理(偏軸疲勞損傷機理)
2.2 斜交層壓板損傷機理
2.3 正交層壓板損傷機理
2.4 其他層壓板損傷機理
2.5 疲勞比和疲勞極限
2.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複合材料疲勞損傷模型
3.1 損傷機理
3.1.1 基體損傷機理
3.1.2 纖維損傷機理
3.1.3 界面損傷機理
3.2 疲勞-壽命圖
3.2.1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疲勞-壽命圖
3.2.2 玻璃和玻璃-陶瓷基複合材料疲勞-壽命圖
3.3 損傷模型
3.3.1 纖維損傷模型
3.3.2 基體和界面損傷模型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解釋複合材料疲勞損傷機理的基本構思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疲勞損傷特徵
第五章 帶疲勞損傷的複合材料的剛度
5.1 材料與試件
5.2 試驗過程
5.3 彈性常數的測定方法
5.3.1 縱向彈性模量E
5.3.2 主泊松比ν
5.3.3 剪下模量G
5.3.4 次泊松比
5.4 結果與討論
5.5 對層壓板的推廣
5.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描述複合材料損傷的連續介質力學法
6.1 損傷標量場表征
標量場表征
6.2 本構方程
6.2.1 材料的對稱性
6.2.2 橫觀各向同性材料
6.2.3 正交異性材料
6.2.4 多向量場
6.2.5 正交異性材料中的兩種損傷場
6.3 剩餘彈性特性
6.4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A:橫觀各向同性材料的Helmholz自由能
附錄B:正交異性材料的Helmholz自由能
第七章 含裂紋的複合材料層壓板剩餘剛度性
7.1 含裂紋的層壓板的彈性回響
7.2 剩餘剛度特性
7.3 剛度降的預估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複合材料層壓板中橫向開裂與剛度降
8.1 橫向開裂對應力-應變回響的影響
8.2 剛度-橫向開裂的關係
8.3 彈性模量的預估
8.3.1 玻璃/環氧層壓板
8.3.2 石墨/環氧層壓板
8.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疲勞可靠性
第九章 複合材料強度和疲勞壽命數據的Weibull參數估計
9.1 Weibull參數的估計
9.1.1 矩量估計
9.1.2 最大似然估計
9.1.3 標準化變數估計
9.2 隨機樣本估計
9.2.1 矩量估計
9.2.2 最大似然估計
9.2.3 標準化變數估計
9.3 複合材料強度和疲勞壽命數據的估計
9.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靜載荷和疲勞載荷作用下複合材料結構的設計準則
10.1 靜載荷作用
10.1.1 材料回響
10.1.2 設計準則
10.1.3 以剛度下降作為設計準則
10.1.4 可靠性分析說明
10.2 疲勞載荷作用
10.2.1 疲勞損傷
10.2.2 疲勞可靠性
參考文獻
英漢名詞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