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其勛(1870~1927年),字堯田,河南光山縣人。清代陸軍督統、民國陸軍中將。
基本介紹
- 本名:裴其勛
- 字號:字曉田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河南光山縣
- 出生時間:1870
- 去世時間:1927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
人物生平
光緒十年(1884年)入天津武備學堂學習,後充任清軍教習督操。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軍東征,與日軍作戰數十次,屢建戰功,升任千總。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裴其勛任中國駐日本使館武備隨員。在此期間,為了考察日本軍政新法,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回國,寫成《留日考察軍政報告書》24章,受到朝廷嘉獎,被提升為守備加游擊銜。時值直隸提都創辦北平戰備學堂,聘他為監督。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山東巡撫袁世凱為訓練新軍,委裴其勛為提調。新軍的訓練方法多出裴其勛之手。後裴其勛相繼擔任新軍先鋒隊幫帶、炮隊管帶,繼而升任都司。
宣統二年(1910年),延吉界務得以解決,並締結了中俄界約。裴其勛禦敵護疆有功,翌年晉升為陸軍督統(地方軍事長官),移鎮吉林防務。
1913年,裴其勛任東北第一混成旅旅長,駐守長春。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北洋政府擬收回中東鐵路管理權,命裴其勛為總指揮。不及兩月大功告成,被授為陸軍中將。
1919年,裴其勛任吉林長春鎮守使兼第一師師長。
1927年病逝於北京。
主要貢獻
光緒時期,日陰謀占領間島,裴其勛同吳祿貞依據公法條約據理力爭,日軍被迫中止入侵。延吉、琿春與俄國、朝鮮接鄰,日俄侵略分子常潛入搶掠,侵犯中國主權。裴其勛到此,首先肅清潛伏的外國入侵分子,接著召令在這一帶行使中國的行政權力,使當地人民得以安居。惟黑頂子一帶,俄入侵分子常偷移中國界碑,侵占中國領土。為此,裴其勛親自登山涉水,視察疆界,從歷史淵源的地理位置,整理劃圖,按本來的國界,恢復國疆200餘里。
民國初,裴其勛偵知俄兵艦駛往蒙邊,當即率部直追,至柴火堆截獲俄艦隻。艦上暗藏山炮8門,步槍千支。裴嚴詞遣責沙俄入侵分子無視中國主權,策動民族分裂分子叛亂的罪行,依照中國法令沒收武器。在內蒙,裴其勛依靠當地各族人民,爭取上層愛國人士,接連收復札旗、鐵旗、麻子濠、那罕明、後舍利和陶什堡等蒙塞要地,並建議政府召集10旗王公會議,宣布共和真義,得到哲里木10旗支持。為此,政府授裴二等文虎章,晉升為陸軍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