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銀元

袁世凱銀元

袁世凱銀元又名袁大頭,是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為了鞏固政局、發展經濟、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時發行的貨幣,在天津造幣總廠和武昌、廣州、南京等分廠按規格、重量等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均為光頭)戎裝左側面像,上方為“中華民國×年”;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這種銀元在抗戰前曾廣泛流通,此後也長期存在,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世凱銀元
  • 發現時期袁世凱就任大總統
  • 收藏界:銀元之寶
  • 俗稱:袁大頭
銀元由來,銀元樣式,銀元鑑定,收藏價值,幣制發展,宋代,清朝,民國,取消,幣制局,貨幣製造,整理貨幣,新幣鑄造,發行意義,改革幣制,改革背景,銀元替代,負面影響,歷史影響,

銀元由來

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是年(民國3年,即1914年),制定了“中華民國國幣條例”,於是大量收購舊幣,在天津造幣總廠和武昌、廣州、南京等分廠按規格、重量等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在全國通用,逐漸取代了清朝政府的“大清銀幣”,“光緒元寶”等銀幣,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發行量最大、流通最廣、存世量最多的10餘種“袁大頭”機制銀幣(民國3年、8年、9年、10年等)。
袁世凱銀元

銀元樣式

“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均為光頭)戎裝左側面像,上方為“中華民國×年”;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後幾種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一圓”、“每伍枚當一圓”和“每十枚當一圓”的字樣;該系列幣分別重27克(七錢二,即7.2×3.75=27)、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90.4%、84.5%、80.4%和82.5%;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在該系列幣中,民國3年、9年、10年等一元幣較為常見。在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中,袁世凱“簽字版”則出類拔萃地被收藏愛好者所鐘愛。一類是民國三年天津造幣廠試鑄的義大利製版人的英文簽字版;另一類是袁世凱的左側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以上兩類(5種)均為樣品幣,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

銀元鑑定

業內行家提供了一種鑑定銀幣真偽的好辦法:將銀幣在一塊試金石上擦拭幾次,直至出現道道銀白色的擦痕,然後在擦痕上滴入鹽酸和硝酸。這時,如果是真幣,擦痕上的混合液體呈乳白色,偽幣則呈無色透明狀。如果角幣含銀量不足,鹽酸和硝酸的混合液體也呈現乳白色,但不夠濃郁。含銀量越少,其濃郁度就越低。
袁世凱銀元

收藏價值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俗話所說的“袁大頭”,指的是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的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這種銀元在抗戰前曾廣泛流通,此後也長期存在,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幣制發展

宋代

宋代起白銀就已成為中國的通用貨幣,主要形式為寶銀,按兩計值。由於寶銀在形式、重量和成色上都沒有統一規定,為其流通帶來諸多麻煩。到了清代,紋銀成為標準銀,但各地紋銀重量標準不盡相同,折算標準十分複雜,即使是行業中人,也很難搞得很清楚。與紋銀的混亂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外國銀元形制精美,成色劃一,計枚核值,使用方便,因此深受市民歡迎。道光年間外國銀元已深入內地,成為通用貨幣的一種。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有十多種,在鴉片戰爭前後幾十年間流通的是西班牙本洋(即“佛頭銀元”),後來則是墨西哥鑄造的“鷹洋”。
袁世凱銀元

清朝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鑒於中國市面流通的全是外國銀元,奏請自鑄,力謀抵制。經清政府批准,1889年廣東銀元局開始試鑄,1890 年發行流通於市面,因其背面鑄有蟠龍紋而被稱為“龍洋”。自廣東之後,湖北、直隸、安徽、浙江、奉天、吉林等省也紛紛設廠鑄造,所鑄銀幣統稱“龍洋”。 “龍洋"流通漸廣後,清政府遂下令將龍洋作為法定貨幣行使,完糧納稅,都能通用。
然而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加劇了貨幣的紊亂,改革幣制遂成為清末朝野反覆議論的重要課題。 1909年清政府公布《幣制則例>,規定採用銀本位,並鑒於銀元已經廣泛流通,以元為貨幣單位,統一鑄造重量七錢二分、成色千分之九百的大清銀幣,以期取代各省龍洋。1910年度支部又奏改幣值調查局為幣制局,以此為督理幣制機關。但不久,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於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紊亂。

民國

民國建立後,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當時中央政府可能採取的籌款辦法主要有三種,即增稅、借債和發行紙幣。政府最初主要依賴外債,然而借債要還,終非長久之計。從短期來說,發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孫中山、黃興曾主張發行不兌換紙幣,其根本仍在於整理銀元、統一銀元和紙幣發行權,否則將如袁世凱、熊希齡所言, “全國騷然,危亡立見。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於此而誕生的。
民國政府的財政危機,其解決根本在於整理財政,而幣制為財政之總樞,統一幣製成為當務之急。欲推行幣制改革,必先確定本位。當時普遍認為採用金本位和金匯兌本位為大勢所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時任財政總長的陳錦濤向大總統孫中山提出幣制綱要六條,主張採用金匯兌本位制。無論是金本位制還是金匯兌本位制,都需要有相當的黃金儲備,但中國的黃金儲備少得可憐,無論如何滿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當時國內流通著大量白銀,如實行金匯兌本位制,這些白銀該怎么處置?顯然,陳的建議並不具備現實基礎,在這個時候實行金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還為時過早。
袁世凱繼任大總統後,繼續謀求幣制改革。1912年秋,政府在財政部下設幣制委員會為籌議幣制機關,還聘請了正在訪華的荷蘭貨幣金融學博士衛斯林為名譽顧問。曾被清政府度支部聘為顧問的衛斯林向幣制委員會提出了《中國幣制改革芻議》,主張在採用金匯兌本位制之前,應暫時並用金匯兌本位和銀本位兩種制度。 1913年春,幣制委員會設專任委員,詳細討論幣制改革方案,在金、銀、金銀並甩三種意見中爭論不休。最後,幣制委員會拿出的報告書中,還是將金匯兌本位制列為首選,而弊多利少的銀本位制則被棄置一旁。

取消

1913年秋,幣制委員會撤銷,幣制改革問題移交國務院會議繼續討論。時任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的熊希齡對幣制改革十分熱心,他認為採用金本位乃世界大勢所趨,中國也必須以此為最終目標,但是又認為不易辦到,應根據國內習慣,先用銀本位來統一貨幣,等將來商業發達之後再改行金本位制。按照熊希齡的解釋,雖然銀本位不好,但“惡本位勝於無本位",實行銀本位制是推行金本位的必然前提。在他的推動下,袁世凱政府最後於1914年2月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國幣以一元銀幣為主幣,總重七錢二分,成色九零,即含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其成色與法定成色之公差不得超過千分之三。國民可以將生銀交託政府代鑄_元銀幣,每枚收鑄費庫平六厘。
袁世凱銀元

幣制局

為了能實行《國幣條例》,袁世凱政府又於1914年3月8日設立幣制局,任梁啓超為總裁。梁啓超在旅居日本時就認識到整理貨幣、流通金融為中國救亡圖強之第一義,把幣制改革看得相當重要,當時剛從司法總長位上辭職的他對袁世凱政府仍抱有幻想,所以欣然接受了幣制局總裁一職,希望在幣制改革上有所建樹。梁啓超於3月10日開局就職,以滿腔熱情撰寫和起草了一大批改革幣制金融的條例、辦法和文章。在幣制改革的觀點上,梁啓超與熊希齡意見一致,即先用銀本位作為過渡,整理並統一國內貨幣。

貨幣製造

整理貨幣

整理貨幣的關鍵是經費問題。當時袁世凱政府正以幣制改革為名向四國銀行謀求“幣制借款”,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忙於戰事,無心理睬,幣制改革前途暗淡。此時梁啓超仍充滿信心,認為大款無望,小款也可。他準備一邊鑄造新國幣,一邊以此為準備發行兌換券,而發行兌換券只需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準備即可,兩年內約可鑄造主幣4億元,輔幣6億元,再發行兌換券8億元,到1916年末全國通用貨幣可達14億元,新幣制基礎即可大定。他向袁世凱提出,只要有 500萬鎊,夠六個月運用,隨借隨還,兩年內即可將國內硬幣和紙幣整理完畢,而且還可以有數億元的鑄幣餘利與保證準備發行的兌換券,應國家需要。然而這有著美好前景的建議卻並未打動袁世凱,梁啓超屢諫不聽,心灰意冷之下自劾而去,幣制局也旋於1915年2月被撤。財政部在接收幣制局之後,重新設立幣制委員會,繼續討論有關幣制的重要問題。

新幣鑄造

在此期間,新幣鑄造計畫並未停止。財政部準備按照《國幣條例》,令天津造幣總廠及南京、武昌等造幣廠開鑄國幣一元銀幣,但是負責發行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認為新幣與舊幣成色不同,價格自難統一,推行不易。按規律,新幣成色若高於舊幣,反易被舊幣驅逐,清末發行的大清銀幣就因此被大量熔毀。當初制訂《國幣條例》時,以為可以獲得幣制借款,能夠迅速回收舊幣,改鑄新幣,所以規定新幣價值較高,既然借款無望,也只能加以變通。於是財政部議決改從原北洋造銀元標準,成色八九,公差仍為乾分之三。這一改動雖與《國幣條例》不符,但它使新幣可以分期、分區陸續推行,是新幣發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新幣式樣亦經大總統袁世凱核准,新銀幣一面摹鐫大總統袁世凱側面肖像和造幣年份,另一面雕印嘉禾花紋,中間刊有一圓、中圓、二十分、五分等字樣。1914年12月24日,天津造幣總廠首先開鑄新銀主幣,接著南京、武昌等造幣廠也開始鑄造,191 5年1月新幣開始發行。新銀元因有袁世凱頭像,一般稱為“袁像幣”,又有“袁大頭’’、“袁頭”、“大頭"、“袁像"等俗稱,且各地俗稱不同,在西安稱之為“大頭洋”,在成都、重慶稱之為“人頭洋",萬縣俗稱“老殼’’,長沙俗稱“光洋"。雖然“袁大頭”銀元上標有鑄造年份,但並沒有每年啟用新鋼模鑄造。後來天津造幣總廠按規定趕製注有“中華民國八年造"字樣的祖模,因受一戰影響鋼料缺乏,一再輾轉遷延,等到祖模設計完成時已屆年末,不得已又改刻“中華民國九年造”幣模。據侯厚培著《中國貨幣沿革史》(上海世界書局1930年版)記載,當時市面上流通最多的是民國三年造、民國八年造和民國九年造三種銀元。銀元流通的時代,自然有摻和過多銅質或鉛質的假銀元,精明的人都懂得辨別銀元真偽的方法,只要拿一塊錢敲另一塊錢的邊緣,真的鏗鏘有聲,假的會發出木木然的啞聲。或者用兩指捏住銀元中心,甩口唇向銀元邊際一吹,真的會發出很輕微而悠長的“殷"一般的銀笛聲,假的則沒有。銀錢業的從業員點數大宗銀元時,左手拿成疊的銀元陸續推出,右手拿一塊銀元依次敲響左手銀元的邊,邊敲邊聽,聽到聲音不好的就剔除出來加以鑑定。小商店的夥計們則會把這一塊錢向厚木的櫃面上一扔,聲音清脆的就收下,聲音發木就要求客人換一塊。“袁大頭"發行以後,在重量、成色上有嚴格的管理,每星期都要抽樣送財政部化驗,中國銀行公會也可隨時派員化驗,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委託各造幣廠鑄造“袁大頭”時也要隨時抽送化驗,對於不合格者均隨時熔毀,絕不遷就。因此,“袁大頭”一進入市場,就信用昭著,深受商民歡迎。曾為袁世凱總理財政的梁士詒回憶,天津造幣總廠開鑄“袁大頭”後的最初九個月,每日鑄造量達30萬元,使得“袁大頭"迅速流通開來。此外,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經與上海錢業公會協商,於1915年8月1日取消洋厘之.“龍洋”行市,代以新幣“袁大頭",於是“袁大頭"通用範圍由北方而擴展到南方。1919年7月5日上海錢業公會又取消“鷹洋"行市,“鷹洋”勢力被徹底廢除,“袁大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為全國通用且為中外商界所認可的唯一主幣。
袁世凱共和幣袁世凱共和幣

發行意義

對於袁世凱來說,“袁大頭"上的側像固然有利於提升他的威望,但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鑄造銀元,促進統一貨幣的推廣,進而發行紙幣是他獲得軍事經費的有效途徑,也是他復辟圖謀的重要措施。因此對於“袁大頭"銀元的流通和推。廣,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為了鼓勵各造幣廠加工趕鑄新幣,袁世凱甚至在1916年政府預算案中專門劃撥500萬元給造幣廠,其中二分之一為四個造幣廠員司花紅。然而當時幾個造幣廠鑄造能力畢竟有限,到1915年底新鑄“袁大頭”銀元也僅鑄有7100餘萬元,中國銀行發行的“袁大頭’’兌換券也只有3000餘萬元。當時中國、交通兩行實力充足,而且發行兌換券十分謹慎,有充分的現金準備,所以“袁大頭"兌換券的信譽也頗高,在財政部的積極推廣下逐步通行全國。後來袁世凱復辟帝制,梁士詒也主要依靠交通銀行為其發行兌換券墊款。復辟帝制失敗,紙幣信譽動搖,袁世凱政府下令停兌。191 6年4月,北京、上海、天津曾引發兌現風潮,而中國、交通兩行各省分行多數未遵循停兌令繼續兌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兩行紙幣信譽。

改革幣制

改革背景

張勛復辟失敗後,1917年7月,梁啓超又在段祺瑞內閣出任財政總長,提出“改革幣制,整頓金融"的八字方針。對於幣制改革,梁啓超仍堅持主張先在白銀的基礎上統一貨幣制度。為了推行幣制改革,梁啓超聽從熊希齡的建議,一面以緩付五年的庚子賠款發行5000萬元公債,一面兩次向日本借款1450多萬元,想徹底改革幣制,整頓金融,把北洋政府的財政引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然而,段祺瑞政府軍費開支急劇增加,每年緩付的1300萬元庚子賠款不得不拿來充作軍政開支,幣制改革無從進行,梁啓超上任不足四個月即悄悄離京,漫遊歐洲去了。
“袁大頭"銀元開始發行不久,幣制委員會鑒於新幣與《國幣條例》規定不符,建議修訂該條例,以確定新幣的國幣地位。同時,該委員會還認為《國幣條例》純粹採用銀本位,與金本位毫無關係,如果不設法做些準備,恐怕永遠不具備採用金本位的條件,所以主張試鑄金幣。1918年8月,財政總長曹汝霖負責制訂了《金券條例》,準備在日本的支持下發行金券,遭到全國上下和英、法、俄等國的聯合抵制,被迫取消。在《金券條例》取消後,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龔心湛、財政次長李思浩又提出幣制計畫大綱,擬通過借外債推行金本位制。1919年天津造幣總廠鑄造了袁世凱金幣,分為十元和二十元兩種,上有“民國八年"字樣,此外還有一種十元的袁世凱洪憲紀念金幣。因數量較少,時局動盪,袁世凱金幣的歷史作用十分有限。此後,以金匯兌本位制芍目標的幣制改革偃旗息鼓,暫告一段落。

銀元替代

1927年北伐勝利之後,國民政府下令停鑄“袁大頭”銀元,改鑄總理新幣,俗稱“孫頭"(或稱“船幣")o此後國內就通行“袁大頭"和“孫頭"兩種銀元,其成色基本相同,可以通用o“袁大頭"通行之後,生銀流通漸少,從百姓日常使用、完糧納稅,到官款出入都改為銀元。儘管如此,銀兩制度仍保留下來,內地各省尚有以銀兩為通用貨幣t 的,通商大埠商業往來還是習慣使用銀兩,國際收支更是如此。在上海錢莊和銀行匯集之區,每天清早可以見到行莊的老司務(即工役)背上負著一個黃藤笆斗,漆上了錢莊名稱的黑字,裡面盛著銀元,互相遞解,數目大的要用特製的鐵框厚木箱解款,寶銀多是裝成箱,大約60錠一箱,結算後用人力或車力運送。
袁世凱銀元袁世凱銀元

負面影響

銀元與銀兩的並存對社會經濟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在商業上,交易計算用銀兩,而實際收支用銀元,輾轉折合,貼水虧耗很大。既然生銀已經流通極少,各地平色分歧,自然多屬轉虛賬位,因此作為通用貨幣已無存在的意義o 1933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廢止銀兩制度,規定所有收付一律使用銀元,1935年11月又宣布實行法幣政策,禁止銀元在市面流通,白銀收歸國有,限令各金融機構和民間儲藏的白銀、銀元交由中央銀行收兌。至此,以“袁大頭"為代表的各類銀幣完成其歷史使命,開始退出市面,銀元逐漸為法幣取代。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政府濫發紙幣造成巨大通貨膨脹,久未見蹤影的“袁大頭’’銀元又在黑市出現,成為搶購對象。此後銀元黑市一直存在,直至解放後政府打擊黑市,收兌銀元,“袁大頭"才基本上從市面銷聲匿跡,如今已成為錢幣愛好者的收藏對象之一。

歷史影響

“袁大頭"在中國貨幣史上的出現,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多年鑄造,“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到1920年3月,天津造幣總廠及各分廠大約總計鑄成“袁大頭”銀元三億八千多萬元,另外還鑄成一些五角新銀輔幣。“袁大頭"銀元的通行將“鷹洋"、“龍洋”漸漸從市面擠出,促進了銀元的統一,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是我國近代貨幣史上劃時代的成就,在近代中國貨幣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