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光學超光譜成像技術研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於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衍射光學超光譜成像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于斌
- 依託單位:深圳大學
- 申請代碼:F0501
- 批准號:60707002
- 支持經費:7(萬元)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8-01-01 至 2008-12-31
《衍射光學超光譜成像技術研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於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衍射光學超光譜成像技術研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於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本項目研究基於衍射光學系統的可見、近紅外波段超光譜成像方法與技術,其中包括:放大率恆定的衍射光學色散及成像系統的設計;衍射透鏡...
《新型光譜成像衍射器件的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何慶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 根據耦合波理論利用布拉格選擇性最佳化設計光譜為線性分布的消像差波分復用器件。基於單波長布拉格補償多重存儲原理,在整個譜寬範圍內分解為若干消像差濾波成像單元,採用高分子光聚合物材料製作成複合型多功能器件,具有衍射...
高光譜成像技術 光柵分光原理 在經典物理學中,光波穿過狹縫、小孔或者圓盤之類的障礙物時,不同波長的光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散傳播,再通過光柵進行衍射分光,形成一條條譜帶。也就是說:空間中的一維信息通過鏡頭和狹縫後,不同波長的光按照不同程度的彎散傳播,這一維圖像上的每個點,再通過光柵進行衍射分光,...
物理學主要科學裝置有:腫瘤治療用介質壁質子加速器、抗爆容器研製技術、液晶多光譜成像技術、超光譜成像技術、抗輻照X光CCD相機、高速攝影、PET配套質子回旋加速器、全光纖雷射干涉測速技術、特種電源、脈衝X光機等。力學與數學主要科學裝置有:超重環境模擬試驗裝置等。化學與材料主要科學裝置有:飛行時間模式極化中子反射...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於2024年6月5日與埃及航天局、巴林國家空間科學局簽署《嫦娥七號月表物質超光譜成像儀科學技術合作契約》。嫦娥七號確認在軌道器上搭載埃及航天局和巴林國家空間科學局聯合研製的月表物質超光譜成像儀,該載荷將開展月表物質成像與分析。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1964年12月10日至2007年12月10日,研究...
《實時多次取樣的超快太赫茲感測/成像技術研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徐世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太赫茲時間域光譜(THz-TDS)感測/成像技術因其泵浦-探針特性迄今還未涉足實時連續多次成像/感測領域。本項目首次提出發展實時多次取樣的超快太赫茲成像/感測技術。基於約二十年在超快(非線性)光學和太赫茲電光...
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通常指的是基於遠場光學顯微鏡的超分辨成像技術,主要包括兩種實現途徑:一種是基於特殊強度分布照明光場的超分辨成像方法(如STED)。另一種是基於單分子成像和定位的方法(如PALM)。1.受激發射損耗顯微鏡技術(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 簡稱STED)該成像理論來源於愛因斯坦的受激輻射...
《套用於超光譜成像的單晶體二次聲光可調濾波技術研究》是依託福建師範大學,由張春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超光譜成像是國際光學領域研究的前沿課題之一。利用超光譜成像,可以獲得被測目標豐富的圖像信息和光譜信息,因而在眾多領域具有廣闊套用前景。分光技術是超光譜成像領域的研究核心之一。...
黃煜,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2017-09~現在, 空間一部, 紫外光譜及成像技術研究室主任 中科院特聘研究員 2009-09~2014-06,空間一部, 副研究員 2007-09~2009-07,套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光學工程博士後 2002-09--2007-07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 光學博士 1998-09--2002...
《基於浸入式光柵的偏振超光譜成像技術研究》是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唐茜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在科學遙感探測領域中,光譜儀的套用十分廣泛。其中基於浸入式光柵的光譜設備以其克服了小體積與超高光譜分辨本領之間矛盾的特性,成為目前國際上的研究熱點,而國內尚未見相關報導。同時,將浸入式...
實驗室主要開展微納光學及亞波長光學、微光學與微系統、微納加工技術及裝備、高分辨成像及光譜技術四個方向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亞波長人工結構材料、超衍射光學、視光學波前工程、微納光學、微細加工技術及裝備、MEMS技術、193nm光刻、輕量化高分辨成像等。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是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雷射專業研究所,成立於1964年,已發展成為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套用基礎前沿研究、發展大型雷射工程技術並開拓雷射與光電子高技術套用為重點的綜合性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所重點學科領域為:強雷射技術、強場物...
戴慶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的學業導師。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戴慶在納米尺度上限制和操控光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For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confining and manipulating light at the nanosca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smon-enhanced infrared spectroscopy)。(美國光學學會評)戴慶帶領...
利用在雷射技術、超快寬譜弱光探測技術和微製作及微光學技術等各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重點解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下所發展起來的同時時間和光譜分辨的多焦點多光子顯微成像技術在儀器化方面存在的技術問題。研究採用腔倒空器作為飛秒雷射器的脈衝提取裝置,並利用衍射分光元件代替微透鏡陣列,以提高激發光的...
利用二元光學技術可對焦點進行分束實現並行探測,提高成像速度與掃描範圍,進一步推動基於量子點的光學納米解析度成像在細胞影像研究中的套用。將這些研究成果有機結合,可從新的解析度上揭示RNA在蛋白合成中的作用等重大問題。結題摘要 突破衍射極限的光學活細胞顯微目前已經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然而,與有機染料不同的是...
拉曼光譜是由分子的極化率的變化造成的。近場光學技術 近場光學技術最早是 H Synge 在1928 年提出的一種近場成像概念設計:入射光透過 10nm 的小孔 ,照射相距 10nm 的樣品,以 10nm 步長掃描,同時收集微小照明區的光學信號,這樣就能夠克服衍射極限 ,獲得超高光學解析度。如圖1所示。在近場光學顯微鏡 (或稱掃描...
1、ICF用大口徑高效率衍射光學元件相關理論及製作工藝中檢/監測理論及技術研究;2、超快超強雷射系統光束診斷用大口徑低效率線性採樣光柵相關理論及製作工藝技術研究;3、大口徑脈衝壓縮光柵拼接技術研究;4、利用像差補償實現大口徑低像差脈衝壓縮光柵技術研究;5、基於離子刻蝕凹面光柵高解析度攜帶型平場光譜儀研製;6...
主要主持863計畫、省重大成果轉化專項等課題。吳建宏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大口徑衍射光學器件、光譜檢測儀器和離子刻蝕技術的研究。主要主持863計畫等課題。唐敏學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薄膜成像器件、精密成像光譜技術等領域的研製。主要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
3.1.7 三維衍射層析顯微儀器的工程化儀器研製進一步開展 113 3.1.8 光學極端三維納米光刻技術將進一步發展 114 3.1.9 空間碎片光學探測維度進一步擴展 114 3.1.10 進一步提高光學成像解析度,開展多種不同原理、不同方法超解析度成像技術研究 115 3.1.11 面向全天時遙感需求,弱光觀測能力將不斷加強 116 3....
包括在超快成像速度下保持高信噪比以及超高軸向解析度下的色散消除等問題;如何方便、高效、快速的得到複數干涉光譜信號從而實現SD一OCT系統的全量程成像;如何提高海量數據的處理速度同時研究三維圖像算法;如何改善SD一OCT系統的靈敏度隨成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如何將SD一OCT系統與其他光學成像技術結合得到多維信息。
利用該效應進行成像,可實現非常高的空間解析度(nm量級),從而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利用FRET技術即可以研究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研究單分子內兩亞基之間的結合或分子構象的改變等。在實際套用中,FRET技術結合前面提到的SDCM、TIRFM等技術,可用於活細胞內單分子螢光成像的研究。圖4. 分子間(上)和分子內(...
.本項目提出一種利用近場超級透鏡結構來實現超衍射極限的納米光刻方法,並研究解決其關鍵技術。項目的研究內容包括近場超級透鏡結構超衍射極限成像的物理機制、超級透鏡結構的設計與製作、建立光刻實驗系統探索近場光刻的實驗工藝等。重點解決的關鍵技術是近場超級透鏡結構的光學傳遞函式、超級透鏡結構膜層均勻性的製作工藝...
11.基於XX的多光譜成像原型系統(基礎加強), 主持, 國家級, 2021-08--2025-12 研究方向 空間光學遙感器光機集成分析與設計 微納光學遙感衛星總體技術 微納衛星光學載荷技術 自由曲面光學元件3D列印製造技術 發表論文 1.交叉簧片柔性鉸鏈設計, Design of Cross-spring Flexure Hinges, 中國機械工程, 2022, 第 2 ...
1821年,約瑟夫·夫琅禾費利用相似的裝置(每厘米127線)證明了托馬斯·楊關於衍射的公式{φ10-φ20=2π/λ*(R1-R2)},並對衍射進行了許多重要研究。1867年,劉易斯·盧瑟福(Lewis Morris Rutherfurd)採用水輪機作為動力進行刻線、製作光柵。後來的亨利·奧古斯塔斯·羅蘭 改良了光柵的刻劃技術,並在1882年發明...
本項目計畫依託項目申請人及合作者在太陽高分辨觀測研究、原子濾光器研製,以及光學與光譜觀測儀器系統研製與套用的工作基礎與條件,開展基於Na、K原子濾光的太陽都卜勒成像系統的研究。在項目研究中,將採用具有特色的系統技術方案,在突破大間距、高透射雙峰原子濾光器和原子濾光-光學選支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完成...
大景深、嚴苛環境參數控制等測量問題,然後研究微米尺度下時間序列分析、低相干頻閃,以及干涉顯微都卜勒等動態微納米實驗力學檢測技術和方法;其次,在超越光學衍射極限,即亞微米至數十納米範圍,研究基於掃描顯微平台的圖像輪廓和標記線展寬動態變形測量技術、像襯對比時變測量方法和光譜分析技術等。
《單分子遠場三維納米成像技術》是依託江蘇師範大學,由蓋宏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提高光學影像的解析度一直是單分子分析和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研究目標之一。遠場納米成像技術是一類能夠突破衍射極限的遠場光學成像方法。與近場掃描光學顯微鏡相比,遠場方法避免了實體探針對樣品的干擾,可實現無損檢測及...
傅立葉光學”“高等光學(傅立葉光學)”“衍射光 學”等 。培養成果 指導學生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周常河在衍射光學及光柵器件等領域均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光學學會評)周常河在達曼光柵、深刻蝕石英光柵、光柵泰伯效應、皮米光學測量技術、光計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上海理工大學光子芯 片研究院評)
胡以華教授是安徽省懷寧縣人,十多年前開始創造性地開展雷射探測成像技術研究,並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報導)胡以華創建了解放軍第一個航天電子對抗專業,填補了解放軍該領域人才培養的空白;率先在全軍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作戰訓練套用研究,為電磁環境套用理論形成和高效干擾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晶體結構可以通過高解析度透射電子顯微鏡來研究,這種技術也被稱為相襯顯微技術。當使用場發射電子源的時候,觀測圖像通過由電子與樣品相互作用導致的電子波相位的差別重構得出。然而由於圖像還依賴於射在螢幕上的電子的數量,對相襯圖像的識別更加複雜。然而,這種成像方法的優勢在於可以提供有關樣品的更多信息。衍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