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約建於北宋初年.建村時因有古廟留下的銅鐘,故原名大銅鐘屯.元末此地人煙稀少.明初有浙江紹興大批移民到此宿營,其中有裘,康,饒,李,張等姓留此定居,其餘人仍繼續北遷.為永志分別心情,改名為行別營.
1958年成立紅星公社,1961年改稱
行別營公社,1984年改鄉。行別營為電纜之鄉,耐熱玻璃生產基地,汽車配件基地。
村莊代碼
130984210:~201
行別營村 ~202
榮良莊村 ~203 前張寺營村 ~204 後張寺營村 ~205 小史村 ~206 前修羅村 ~207 後修羅村 ~208 前小漢村 ~209 後
小漢村 ~210 東
大漢村 ~211 西大漢村 ~212 雙樹村 ~213
前楊官營村 ~214
後楊官營村 ~215 南大史村 ~216 北大史村 ~217 小黃務村 ~218 黑佛頭村 ~219
東張村 ~220 西張村 ~221 前各莊村 ~222
西莊村 ~223
東文莊村 ~224 西文莊村 ~225 東張莊村 ~226 東柳窪村 ~227 韓別村
行政區劃
行別營鄉轄
行別營、東柳窪、東張莊、前修羅、後修羅、西莊、東文莊、西文莊、韓別、前張寺營、後張寺營、榮良莊、北大史、南大史、前各莊、小史、後小漢、前楊官營、後楊官營、小黃務、黑佛頭、前小漢、西大漢、東大漢、
東張村、雙樹、西張村共27個行政村。
人口數據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37258人。
2000年11月行別營鄉
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6960
|
男
| 18652
|
女
| 18308
|
家庭戶戶數
| 982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6880
|
家庭戶男
| 18622
|
家庭戶女
| 18258
|
0-14歲(總)
| 9134
|
0-14歲男
| 4725
|
0-14歲女
| 4409
|
15-64歲(總)
| 25187
|
15-64歲男
| 12695
|
15-64歲女
| 12492
|
65歲及以上(總)
| 2639
|
65歲及以上男
| 1232
|
65歲及以上女
| 140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6394
|
自然資源
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酵母工程,推進
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鄉共發展示範戶306戶、壯大規模戶47戶、培植了以苗木、家禽養殖、
水蜜桃、
吊瓜,無公害蔬菜為特色的專業村7個,農業逐
步形成了苗木、蔬菜、高效經果林、茶葉、水蜜桃、家禽養殖等特色
農產品基地。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加快園區建設步伐,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工業已成為行別營鄉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到2005年全鄉有工業212家,其中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12家,機械製造、建材、建築、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擁有河北省“明星企業”—南亞集團、河北省最大空心磚基地—
蕪湖譽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金田集團、元豐集團等一批大中型企業。觀光農業正悄然興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境內有中學7所,國小29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兩基”基本達標,有衛生醫療服務機構7家。
基礎建設
地理位置優越。行米路、本齋路縱貫南北,滄保路橫穿東西。北距
朔黃鐵路貨運站2公里,西距市區20公里。
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該鄉共有深淺機井215眼,能滿足工農業生產用水。35萬千伏變電站一座,兩線整改結束,保證了供電質量。該鄉實現了“村村通”道路建設。通訊信號塔2座,信號穩定,通訊便捷。
產業結構
行別營鄉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已形成
肉牛、
肉雞、蛋雞、肉鴨、肉豬、大棚菜、速生楊為主的六大產業鏈條。發展蛋雞基地兩個:位於行別經濟開發區,投資394 萬元,占地13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小史蛋雞養殖基地,有高標準雞舍65個,飼料加工廠2 家,存欄13萬隻,年創利潤170萬元。位於行別營鄉西南部,行米路西側,投資660萬元,占地110畝的後小漢蛋雞養殖基地,有高標準雞舍78個,
育雛雞舍2個,飼料加工車間1個,存欄25萬隻,年創利潤300萬元;肉雞大棚88個,年出欄85萬隻;肉鴨養殖戶125戶,年出欄70萬隻;養豬場6個,存欄2200頭;養牛場3個,存欄124頭;養羊戶347戶,存欄1543隻。
綠化苗木800畝,速生林10500畝,
蔬菜大棚384個,種植面積425畝,2002年
農業總產值為7577萬元,作為主導產業的畜牧養殖業和棚菜種植業占全鄉農業總產值的54.3%。
經濟情況
2005年全鄉農牧業生產總值2478萬元,鄉鎮
企業總產值1.13億元,
財政收入完成37萬元,
牲畜存欄15461頭(只),年育肥60000頭(只),人均純收入2522元。經濟總量中一產占48%,二三產占52%。財政收入來源主要是
契稅占74%。經濟發展思路:高舉
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
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縣委的總體部署和工作安排,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發展
城郊畜牧業、特色林果優質牧草業、農畜產品加工 業和旅遊餐飲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提高城鎮化水平,加快小康建設步伐,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題,依託城郊優勢,以畜牧富民、民企強鎮、旅遊壯村為奮鬥目標,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把
特克斯鎮建設成為文明富強鄉鎮。
2000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鎮”這一主題,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緊密結合何灣實際,凝心聚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抓經濟。 2003年全鄉共實現
農業總產值 16738萬元,鄉鎮企業
總產值37196萬元,其中
工業總產值18296萬元,
工業增加值2590萬元;企業實交稅金338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4568萬元,完成內資4195萬元人民幣、
實際利用外資10.46萬美元,集鎮區新建住宅建築面積12000m 。鎮內主要工業企業有倉威
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蕪湖百善食品有限公司,
七星河食品廠,張家山煤礦,大全水泥廠,陵銅礦業集團,何灣水泥廠,永勝輪窯廠等。特色產業主要有廣善酥、百善貢酥、大王沖佛香、中藥材種植、
花卉盆景、倉威中藥飲片、菸草種植等。
工業發展
工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縣擁有各類工業
企業10家,從業人員1000多人,完成
工業總產值(現行價)1.21億元,工業總產值占
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
利稅總額147多萬元。骨幹企業成長壯大,
產品銷售收入超2000萬元的企業1家,超1000萬元2家,其餘的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均在90萬元以上。
優勢產業培育初見成效,特色工業框架基本形成。農畜產品、冶煉、建材、
水能等已成為該縣工業的重點行業,尤其是重點培育的民營工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達到90%,農畜產品
加工業快速
增長,已成為拉動全縣工業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 工業園區建設取得進展。全縣的高載能和綠色食品兩大工業園區已形成雛形,現正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招商引資(企)工作;
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
2006年上半年,全縣共完成
工業總產值7531.8萬元,
同比增長42.7%,完成年計畫的25.53%;其中:縣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857.5萬元,同比增長22.43%。
工業增加值完成1295.6萬元,同比增長69.7%,完成年計畫的14.6%。
鄉黨委、政府切實把招商引資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出台有關優惠政策,在稅收和土地轉讓等方面給予外商大力支持。本著“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廣開引資渠道,樹立全新的招商理念,高舉“你投資我歡迎,你發展我服務,你發財我高興”的引資旗號,大力招商引資。已編制且具有一定優勢的引資項目主要有:年產 5000萬瓶礦泉水、純淨水廠建設,
石灰石開發,年產500噸佛香生產線,丹皮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方解石礦開發。
特色產業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及參與意識,根據民眾自願的原則於2002年12月在原“行別營鄉蔬菜研究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行別營鄉無公害蔬菜協會”,鄉政府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領導組和技術服務組,制定了《行別營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管理辦法》等各種管理辦法以及各種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對蔬菜生產農戶進行了技術培訓,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擋案,購買
防蟲網8萬平方米,建立
田頭窖309座,998
立方米,購買滅蟲燈15盞,利用物理手段防治
病蟲害,嚴格禁止劇毒、高殘留和“三致”農藥的使用。
在蔬菜建設中,重點堅持“四個統一”,即統一環境條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技術保障、統一服務規程。委託縣無公害
農產品檢測中心做好產品檢測和監督,從
農田到餐桌全程實行質量安全監控,使生產的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不合格產品嚴禁上市。2003年在縣城荊龍市場開設了無公害蔬菜專銷區,在專銷區內銷售的蔬菜由縣
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在前3天在田頭採樣,將檢測結果公示,協會組織專人掛牌銷售,無公害蔬菜銷售實行“一品、一檢、一公示”制度,絕不允許不合格的蔬菜進入無公害銷售區。
城鎮發展
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原來
交通較為落後,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結構單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九十年代以來,交通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加強,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結合移民建鎮項目實施,集鎮規模迅速擴張,面貌煥然一新,整體功能得到加強,先後建設了灣西公路、西太路、保紅路、寒西路、
珩琅山旅遊公路,分別與蕪屯公路、205公路、318公路、 灣石公路相連;東西河大橋的建成、村級道路的修建和“三荻”公路的建設使對外交通更為發達,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促進了城鄉物流和本地經濟發展。
全鄉現有初級中學3所,中心學校3所。經過“兩基”達標和危房改造,各校基本上消除了危房。現在校校有
圖書室、
電教設備,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育人環境不斷最佳化,“兩基”得到進一步鞏固。三所衛生院均新建了門診樓,村村都有醫療點。鄉有
調頻發射廣播和
有線電視轉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