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1)〈文〉[動]鼻出血[nosebleeding]
(2)[動] 泛指人體各部位的出血[bleed]
如:耳衄;齒衄
(3)〈文〉[動] 畏縮,退縮[shrink]
(4)〈文〉[動] 挫折;挫傷;失敗[be defeated]
卿宜務忠實以革欺誕,施威信以戢潰衄,廣惠愛以撫流移。——《續資治通鑑·宋理宗淳祐二年》
又如:
衄折(失敗,挫敗);
衄挫(衄折);衄痍(創傷);衄銳(挫其鋒銳)
(5)〈文〉[動]指敗血
《
韓非子·說林上》:“夫死者,始死而血,已血而衄,已衄而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無可為者矣。”
陳奇猷集釋:“衄謂敗血,此言人見殺則見血,血變為衄,衄變為灰,灰變為土,即無可為矣。”
(6)〈文〉[動] 指打敗
宋姜夔《鐃歌吹曲》序:「衄人之軍,屠人之國,以得土疆,乃矜厥能。」
(7)〈文〉[動]侮辱
古籍記載
說文解字
【卷五】【血部】衄 nǜ 女六切
鼻出血也。從血醜聲。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鼻出血也〗
素問曰。鼻衄。又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按諸書用挫衄者、縮朒字之假借也。縮朒者、退卻之意也。
〖從血,醜聲〗
女六切。三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血部】 衄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忸。《說文》鼻出血也。《素問》鼻衄。
又脾移𤍠於肝,則為驚衄。
又《廣韻》挫也。《綱目集覽》敗北曰衄。《曹植·求自試表》師徒小衄。《風俗通》且有強兵良謀,雜襲繼踵,每輒挫衄。
又《魏志·裴松之注》焦先竄於河渚閒,有竊問見今討吳何如。先不肯應,而謬歌曰:祝衄祝衄,非魚非肉,更相追逐。
又《集韻》而六切,音肉。義同。 或作𧗗,俗作䘐。
相關詞語
音韻參考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肉 | 如六 | 日 | 屋三 |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njuk/ruk | nʑĭu |
廣韻目次:入一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