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皮生長抑制因子對造血幹細胞生物學作用的研究

《血管內皮生長抑制因子對造血幹細胞生物學作用的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張智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管內皮生長抑制因子對造血幹細胞生物學作用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智松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依託於生物學理論,採用或針對生物活性分子對腫瘤進行藥物治療,已經成為醫學界與生物學界的研究熱點。我們發現,血管內皮生長抑制因子(VEGI)在動物模型水平對異種移植腫瘤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但由於學界對VEGI的研究尚處起步階段,除去已知VEGI抑制血管新生以外,對該分子的完整生物學功能尚不明確。最近我們發現VEGI能夠顯著抑制來源於骨髓的內皮祖細胞(EPC)的分化,並促進免疫細胞的成熟。造血幹細胞(HSC)是EPC及免疫細胞的早期來源,我們推測,VEGI通過影響HSC分布及活力、調節HSC向內皮及免疫細胞的分化能力,抑制腫瘤生長。我們將使用重組VEGI蛋白刺激成瘤小鼠,檢測HSC的數量、分布、活力、表面受體表達及相關信號通路激活情況,並研究VEGI對HSC分化,尤其是向內皮和免疫細胞分化能力的影響,希望為將VEGI開發成抗腫瘤藥物提供完備的理論基礎。

結題摘要

我們經過三年的工作,按計畫完成了項目預期任務,圍繞VEGI(現稱TNFSF15)對HSC細胞的體內外分化情況,尤其是其分化為內皮祖細胞後參與體內血管新生的機制進行了探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了TNFSF15通過協同調節內皮祖細胞中VEGF受體1(VEGFR1)的兩種異構體(分別是膜結合形式的mFlt1和分泌型的sFlt1)的比例,快速顯著的影響VEGF引起的EPC支持的血管新生過程,這一發現在腫瘤血管新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隨後探討了這一過程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為將TNFSF15在抗腫瘤或血管畸形類疾病臨床套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該部分工作發表於著名自然科學綜合性雜誌PNAS,並被細胞信號轉導領域重要期刊Science Signaling作為當期編輯推薦論文進行了摘要介紹,充分說明該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我們同時對腫瘤血管新生密切相關的TNFSF15誘發內皮細胞凋亡的機制進行了探討,發現了Death Receptor 3(DR3)作為受體介導TNFSF15的作用,並確定了TNFSF15/DR3信號對在重要凋亡誘導劑TNFa引起內皮細胞凋亡過程中的作用,為確立TNFSF15在凋亡信號通路中作為重要中間分子提供了事實依據,據此開展的抗腫瘤藥物機制深化研究也有了新的切入點。該部分工作發表於生物化學重要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通過對TNFSF15生物學功能的探討,我們總結已有工作成果,在國際腫瘤微環境學會(ICMS)會刊Cancer Microenvironment上綜述了TNFSF15在血管新生、腫瘤及炎症方面的作用機理。除了上述已發表成果,我們正在對TNFSF15影響人HSC的機理進行研究,初步結果顯示,TNFSF15可以在體外培養條件下顯著富集HSC細胞,並且富集後的HSC細胞有正常的多向分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該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分化過程實現的。這一發現很可能為TNFSF15在血液類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過程中的套用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