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除偶用馬血清抗毒素治療破傷風、狂犬病、肉毒桿菌感染外,該病已甚
罕見。大多數此種反應是套用藥物而引起,稱為血清病樣反應。主要由青毒素、痢特靈、
磺胺、硫氧嘧啶、保太松、對氨基水楊酸鈉、鏈黴素、ACTH、胰島素、各種酶製劑、抗淋巴細胞血清等引起。
發病機理
為典型的由血循環中免疫複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ound,CIC)引起的第Ⅲ型變態反應機制所引起。抗原為異性血清蛋白或藥物的結合性抗原。抗體主要為IgG、IgM。當免疫原初次進入機的體後,要經1~3周的致敏潛伏期,包括後期已有小量抗體形成的時期。此期由於抗原的量大,抗原抗體的比例處在抗原顯著高於抗體的情況下,所形成的CIC甚小,能溶於血,但無結合補體的能力,因此不引起臨床症狀。此後,抗體產生的量逐漸增多,當達到比例為抗原中等度過量時,CIC即可達到中等度大小。此期的CIC既能溶於血中又具有結合補體的能力,同時又不能被網狀內皮系統很快地清除。因此,可較長時期地存在於血液循環內到達機體各處而具有廣泛性、強致病性的潛在能力。由於血液動力學及局部血管解剖學等因素的影響,CIC最易於沉積在血流湍急而具有分叉處的血管壁上,如皮膚毛細血管及靜脈、關節滑膜、葡萄膜、腎小球等處的血管壁。在一些介質的影響下,如組胺等,使內皮組織出現收縮,CIC隨之可沉積在內皮細胞下方與基底膜之間,並在該處結合併激活補體系統,引起具有活性的補體碎片的產生。C3b可將CIC粘在中性多核粒細胞及大吞噬細胞膜的特異性受體上,引起免疫性吞噬CIC的作用;C5a為中性粒細胞的強趨化性因子,可將炎性細胞匯集到有C5a的沉積之處;C3a、C5a為過敏性毒素,有使肥大細胞脫粒的作用,使之釋出多種介質,包括平滑肌痙攣及血管活性物質,如組胺、緩激肽、SRS-A(主要為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後者又再激活血小板釋放5-HT等。這些介質都有使血管擴張及內皮細胞收縮能力,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漿自內皮細胞間隙溢出。臨床上即可出現大片風團或水腫損害。中性粒細胞在進行免疫性吞噬的過程中可釋放出大量溶酶體酶,包括膠原蛋白酶、彈力蛋白酶、凝血激酶激活因子、陽離子蛋白、激肽激活因子等,導致局部血管組織的損傷,引起血管的出身及栓塞。臨床上即可出現血管炎的不同症狀。這些介質中,特別是三烯,為體內產生的熱原,可引起發燒。此後,若無抗原的繼續進入,則大部抗原已與抗體形成CIC而沉積在血管外,血流中抗原量已甚少。當繼續形成的抗體量達到與抗原量相等或顯著高於抗原量時,CIC的體積變得很大而自血中沉澱下來,很快可被網狀內皮系統清除。該時疾病的症狀與體徵即可逐步好轉而緩解。若再次套用致敏原時,則在12~35h之內可出現同樣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一)潛伏期 首次接觸異種血清7~12天,接觸致敏藥物1~3周后發病;再次接觸者,可在12~36h內發生反應。
(二)皮膚表現 主要為泛發全身性大片風團及(或)血管性損害,伴瘙癢。另外尚可有麻疹樣紅斑、丘疹及紫癜性損害。
(三)全身症狀 在發疹的同時或1~2天前可出現輕、中或重度發熱,四肢多發性關節痛或紅腫,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有時可出現支氣管哮喘、腹痛、末梢神經炎,偶有腎小球腎炎出現。病程1~3周。
實驗室檢查
早期可有白細胞總數增高,嗜酸粒細胞比例增高;晚期可減少。可有一過性蛋白尿及管型尿。
診斷
根據血清病有用藥或注射異種血清抗毒素史,初次接觸有一定潛伏期,全身性風團性損害並伴有發熱、關節炎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特點,即可予以診斷。
治療
(一)對輕型患者 如只有低熱、關節痛、蕁麻疹者,可給予H1受體抗組胺藥,如賽庚啶每次4mg,每日3次;或安他樂每次25mg,每日2次,50mg睡前服。阿司匹林有緩解關節疼痛的作用。
(二)中度以上全身反應者 對中度以上發熱,全身症狀較著或較嚴重的蕁麻疹時, 應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以強的松為例,1mg/kg?d,總量不超過60mg,或靜脈點滴氫化可的松,100~200mg於5%葡萄糖500~1000mg內,6~8h滴完。
(三)嚴重反應者 當出現喉頭水腫或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反應時,要立即皮下或肌內注射1:1000腎上腺素水劑0.3~0.5ml,進行搶救(詳見蕁麻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