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外痔摘除術

血栓性外痔摘除術適用於發病在1~3d內,疼痛劇烈,腫塊沒有縮小趨勢者。若發病在3~4d以後者,疼痛輕微,往往不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血栓性外痔摘除術

別名

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血栓外痔摘除術;血栓性痔瘡清除術

分類

普通外科/肛管、直腸手術/肛門、肛管的手術/痔手術

ICD編碼

49.4701

概述

痔是直腸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痔靜脈叢瘀血、擴張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痔的病因並不完全了解,有靜脈曲張學說、肛管狹窄學說及肛管襯墊下移學說,但以後者較盛行。多數學者認為痔是位於肛管和直腸的一種組織墊,稱為肛管血管墊,簡稱“肛墊”,系出生後就存在的解剖現象,當肛墊鬆弛、肥大、出血或脫垂時,即產生痔的症狀。肛墊由三部分組成:①靜脈,或稱靜脈竇;②結締組織;③附著肛管黏膜於肌肉壁上的平滑肌(又稱Treitz肌)。結締組織和平滑肌構成靜脈竇的支持組織。正常情況下,肛墊疏鬆地附著在肌肉壁上,排便後借其自身的纖維收縮作用,縮回肛管。當肛墊充血或肥大時,即易受傷而出血,並可脫出於肛管外,肛墊充血的程度除受肛管壓力影響(如便秘、妊娠等)外,還與激素、生化因素及情緒有關。
痔根據其所在部位不同分為三類:①內痔:表面有黏膜覆蓋,位於齒線上方,由痔內靜脈叢形成。常見於左側正中、右前及右後三處,稱原發性內痔(母痔)。繼發性內痔有1~4個,常與右後及左正中母痔相連。右前母痔處靜脈多不再分支,故常為單個發生,而無子痔並發。②外痔:表面由皮膚覆蓋,位於齒線下方,由痔外靜脈叢形成。常見的有血栓性外痔、結締組織外痔(皮贅)、靜脈曲張外痔及炎性外痔。③混合痔:在齒線附近,為皮膚黏膜交界組織覆蓋,由痔內靜脈和痔外靜脈叢之間彼此吻合相通的靜脈所形成。有內痔和外痔兩種特性。
內痔分4期。第1期:無明顯自覺症狀,僅於排便時出現帶血、滴血或噴血現象,出血較多。痔塊不脫出肛門外。肛門鏡檢查,在齒線上是直腸柱擴大,呈結節狀突起。第2期:排便時間歇性帶血,滴血或噴血,出血中等。排便時痔塊脫出肛門外,排便後自行還納。第3期:排便時內痔脫出,或在勞累後、步行過久、咳嗽時脫出。內痔脫出後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入或臥床休息後方可還納。出血少。第4期:痔塊長期在肛門外,不能還納或還納後又立即脫出。痔發展到後三期多成混合痔,因脫出痔塊較大,已涉及痔內、外靜脈叢並表面為直腸黏膜和肛管皮膚所覆蓋。因此,混合痔是痔不斷加重的後果。
手術相關解剖見圖1.8.2.4.6-1,1.8.2.4.6-2。

適應症

血栓性外痔摘除術適用於發病在1~3d內,疼痛劇烈,腫塊沒有縮小趨勢者。若發病在3~4d以後者,疼痛輕微,往往不需要手術治療。

術前準備

不需特殊準備。

麻醉和體位

局麻。側臥位或俯臥位。

手術步驟

1.在血栓所在處,做放射狀切口,切開皮膚後,見紫紅色血塊,用大拇指和示指,從血栓的底部向切口方向,用力將全部凝血塊擠出,創口內填以凡士林紗布,或填以蘸有止血粉和苯佐卡因粉的小棉球。創面不縫合,任其逐漸癒合。
2.如血栓周圍已有粘連,用小彎剪刀做銳性分離,將血栓完整地摘除。
3.如仍遇有困難,改用刮匙分塊清除。

術中注意要點

1.血栓如不能完整地摘除,在創口內仍遺留部分血栓,術後疼痛、腫脹等症狀往往不能緩解。故術中要仔細檢查創口,看血栓是否取淨。
2.如血栓較大,皮膚過多,可切除部分皮膚,以免術後遺留皮贅。

術後處理

血栓性外痔摘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術後第1天複診,觀察創口有無淤血或殘留血栓。如有淤血即將創口分開,讓淤血流出:如有血栓則需在局麻下再行摘除。
2.飲食照常。
3.術後行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日2或3次,包括便後1次,以減少局部水腫。

併發症

一般無嚴重併發症,只須注意有無感染及滲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