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狀態實驗診斷

血栓前狀態實驗診斷

血栓前狀態實驗診斷是指通過實驗室檢查發現血栓前狀態。血栓前狀態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統失調的一種病理狀態,具有易導致血栓形成的多種血液學變化。通過實驗室相關檢查,可診斷血栓前狀態,對血液學變化的處理及防治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常用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管壁檢查、血小板檢查、凝血系統檢查、抗凝系統檢查和纖溶系統檢查等,因其涉及檢查眾多,臨床可依據循證醫學原則進行組合最佳化以方便檢查和診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栓前狀態實驗診斷
  • 檢查內容:篩選試驗、常用試驗、特殊試驗
檢查內容,臨床意義,

檢查內容

1.篩選試驗
篩選試驗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較差,用於篩查。
(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或)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可能縮短。可用凝固法進行測定。
(2)纖維蛋白原(Fg):含量可能升高。可用Clauss法進行測定。
(3)血小板凝集試驗(PAgT):聚集率可升高。可用比濁法進行測定。
(4)血液黏度測定:多升高。可用毛細管黏度測定法測定。
2.常用試驗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升高,提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可用ELISA法檢測。
(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
(3)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複合物(sFMC):升高,提示凝血酶生成增多。可用ELISA法檢測。
(4)抗凝血酶活性(AT:A):降低,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強。可用發色底物法進行檢測。
(5)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減少,提示纖溶酶活性降低。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6)D-二聚體(D-D):減少,提示纖溶酶活性下降。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3.特殊試驗
(1)凝血酶調節蛋白(TM):升高,提示血管內皮受損。
(2)血管內皮素-1(ET-1):升高,提示有血管內皮損傷。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3)P-選擇素: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可用免疫放射法進行檢測。
(4)11-去氫-血栓素(11-DH-TXB2):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可用酶標法進行檢測。
(5)凝血酶原片段1+2(F1+2):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強。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6)纖維蛋白肽(FPA):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強。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7)凝血酶-抗凝血酶複合物(TAT):升高,提示凝血酶活性增強。可用ELISA法檢測。
(8)組織因子(TF):升高,提示外源凝血系統的凝血活性增強。可用ELISA法進行檢測。
(9)纖溶酶-抗纖溶酶複合物(PAP):減少,反應纖溶酶活性下降。可用ELISA法檢測。

臨床意義

血栓前狀態是由於遺傳性或獲得性的原因導致體內生物化學和血液流變學發生某些變化而有利於血栓發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其涉及的實驗室檢查內容繁多,而實驗診斷可依循證醫學的原則對其進行最佳化組合,方便臨床診斷。由於血栓前狀態可無臨床症狀,而又易發生血栓,因此血栓前狀態實驗診斷有助於及時發現血栓前狀態,通過治療糾正血栓前狀態可減少或避免血栓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