蠣岈山

蠣岈山

蠣岈山,江蘇省海門市東灶港蠣岈山位於東經121度33分以西,北緯32度10分以南,在海門市東灶港東北方向4海里的黃海中,是一個天然兩棲生物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蠣岈山
  • 地理位置:江蘇省海門港新區
  • 占地面積:3.5平方千米
  • 著名景點:蠣岈山國家級海洋公園
  • 屬性:兩棲生物島
  • 別名:沉浮山
主要景點,黃海奇景,美食源頭,科普聖地,三大傳說,傳說一,傳說二,傳說三,地圖信息,

主要景點

黃海奇景

蠣岈山地處南黃海沿岸,位於海門市東灶港東北約4公里,距今已有1690年歷史,因盛產牡蠣而聞名。蠣岈山東西長1.43海里,南北寬0.9海里,占地面積6600畝,處在南黃海潮間帶,由牡蠣活體和各種海洋生物構成。海門蠣岈山的神秘之處在於入水為出水為山,被當地人稱為“沉浮山”,山影猶如碧波叢中托出一盤“海龜聽潮”的盆景。千百年來,當地的漁民一直稱牡蠣為蠣岈,蠣岈山的“蠣”就是牡蠣的蠣,“岈”字是形容蠣岈山地形的峻峭,因此而得名“蠣岈山”。江蘇省海門市位於長江與黃海的交匯之處,正是長江注入大海時所帶來的大量泥沙築成近海處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牡蠣灘——蠣岈山,至今它的成因還是一個謎。
蠣岈山
蠣岈山又稱蠣岈堆,其整體是由許多牡蠣貝殼經若干年生化反應而形成的貝殼礁體,表面又布滿著活體牡蠣。它似山非山、似島非島,由黃泥灶、泓西堆、大馬鞍、扁擔頭、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30餘個牡蠣堆坨積而成,整體呈東西走向,東西長1.43海里,南北寬0.9海里,6600多畝。島上生物資源特別豐富,別有一番天地,除盛產有“神賜魔食,海中牛奶”之稱的牡蠣外,還生長有海葵海螺泥螺梭子蟹竹節蝦以及各種近海魚類。
蠣岈山似山非山,似島非島。它潮落時露出海面為島,重重貝山賞不盡;潮漲時隱入海水成礁,浩瀚大海連天涌。有楹聯頌其曰:“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撲面來;有島無島汐 漲離島海上壯觀踏浪去”。蠣岈山其實就是千萬年來牡蠣堆積而成。一代代的漁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蠣取肉,留下一半貝殼,上邊又長蠣岈,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復一年,日積月累,貝殼不斷長高而成山。山頂綠藻茵茵,山 腳貝林迭迭,山間溪水潺潺百川歸海。海浪衝擊陳舊的貝殼,又變幻成一片片一條條貝殼場、貝殼道。

美食源頭

從蠣岈山上取來鮮嫩的蠣岈肉,拌和著麵粉放進油鍋,煎成透黃髮亮的蠣岈餅,是一道營養滋補藥膳。島上還有沙參(海葵),是動物又像植物, 加工後雪白粉嫩,煮成奶色湯奇鮮。此外,島上還可見到一種奇特動物“關公蟹”,其面目好似關公臉譜,有四條大腿,四條退化如 須的小腿,被稱為“人面蟹體”,奇妙無比。
中國科學院和海洋研究所專家上蠣岈山實地 考察後稱:蠣岈山生物礁體十分罕見,它是在一大片淤泥中出現的牡蠣礁,而生物礁體一般都是長在石頭上的,這種淤泥中出現的礁體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在相關科技文獻中也未見記載。特殊海洋景觀,為測定近兩萬年以來中緯 度海洋變化提供了難得的材料,給世人留下很多懸念,為古代海洋地質、氣候、生物變化的綜合性研究以及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信息資源寶庫。
蠣岈山

科普聖地

為了保護蠣岈山資源,2006年國家海洋局在此設立了海洋特別保護區,蠣岈山成為江蘇省首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同時為了擴大蠣岈山的知名度,當地政府設立了海洋生態旅遊區,蠣岈山成為環境優美、生態自然的旅遊勝地。經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有關科研單位實地考察論證,認為蠣岈山是中國惟一、世界罕見的海洋奇觀,具有極高的科學考察和旅遊開發價值。
據科學家實地觀測,大量在淤泥中平原海灘出現牡蠣這種非石的貝礁體,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十分罕見,整個蠣岈山奇景引人入勝,不睹不快,可謂“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奇景撲面來,有島無島汐漲離島海上壯觀踏浪去”。
蘇北沿海,啟海一帶上了年紀的出海漁民,大都聽到過關於蠣岈山的種種神話傳說: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幾次駕臨此山,黑暗中登在鋒利的 蠣岈殼上,為漁船指航撥道,解救大難;觀音菩薩身邊的麻魚精,常年在十米多的深潭裡不操別事,一心念經拜佛,禱告海上平安; 每年古歷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這天,各路神仙,四海龍王都聚集到蠣岈山頂禮膜拜。有趣的是,連東洋大海里的鯨魚,年年六月十八至二十(按潮水變化)必定趕來燒香磕頭。據說從古到今從未間斷。
蠣岈山上佛光普照,紫氣繚繞。幾百條大小鯨魚成群結隊、前呼後擁游向蠣岈山。水面下黑壓壓的魚群,列成一字形長隊,拍打著浪花,浩浩蕩蕩向蠣岈 山而去。千把斤重的小鯨魚跳上跳下,轟隆轟隆在前開道,六七噸重的大鯨尾隨其後,一起一伏博浪前行。引人注目的是大 鯨魚背上張開的銀白色魚翅,好像漁船上揚起的大蓬帆。頭頂上噴出的海水清泉一般騰空向上,在海風裡又紛紛落下,足有五、六層 樓房高。此時的大海浪柱百仗,遮天蔽日,其景色蔚為壯觀。鯨魚游蠣岈山之謎,恐怕只有依靠地 質考古和海洋學家來解答了。
蠣岈山

三大傳說

無數專家學者、文人墨客、觀光之士曾慕名而至,讚嘆蠣岈山為天造之機巧。曾有一位文人學者來此遊玩時留下華麗詩篇:
潮平灘隱間,風正一帆懸,
潮湧而勢起,興大業之舉;
風正勁,借風揚帆,啟動新航;
蠣岈山,千里極目,萬物榮欣。
關於蠣岈山的形成,至今仍是一個謎。不管是“沉船”說、沉島”說,還是“隕石”說,都未能解開謎底。正是它撲朔迷離的成因說,更是給蠣岈山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給世人留下無數美麗的神話傳說。

傳說一

相傳千年前,蚝將與蟹將在龍宮同朝為官,黃海龍王有一公主,自幼與蚝將習文弄武,隨著年齡的增長,公主更是喜歡蚝將文才武略,並以身相許,與之私訂終身。而蟹將也自幼跟隨龍王,雖驕橫拔扈,但深得龍王歡心,老龍王意欲嫁女給蟹將,眼見婚期已近,公主被迫不得不與蚝將乘八月初三大潮逃婚於此,便在此建將軍閣成婚。後蟹將得知此事,幾次尋來侵襲將軍閣,欲奪回公主。
因蚝將派兵相互攀附,嚴加防範,以備蟹將報復,日久天長,便在將軍閣外形成這一大片的牡蠣礁,因此牡蠣和蟹也結下仇敵,牡蠣見幼蟹食之,成蟹見幼蠣食之,相互戳殺。當年蟹將前來挑戰,因一直未能如願耿耿於懷,一直伺機報復不願離去。據趕海的老漁民傳說,那蟹將現已成精,身居蠣岈山老長堆兩側的深泓中的洞穴內,每年的八月初三它都會現身,浮出海面。
蠣岈山

傳說二

明代航海家和外交家鄭和於1405年冬至1407年10月首次下西洋,率船隊百餘艘,其寵大的船隊從劉家港出發沿海岸航行,行至長江入海口,突遇大風暴,其中一支船隊偏航,漂泊於此沉沒,後只有六十二艘寶船成功渡洋。
而這些沉船船身被泥沙沖積穩固,適合了牡蠣生長的習性,許多牡蠣便攀附在船身等外,逐年生長,日積月累,並形成了這淤泥質海塗上的奇觀,牡蠣質貝礁——蠣岈山。

傳說三

還有一種美麗的愛情神話:很早以前,黃海龍宮中有個叫蠣岈的歌女,她歌聲清脆,舞姿優美,深得龍王的寵愛。龍王欲納她為妃,怎奈龍母娘娘作梗,以貴賤不配為由而拒之門外,並瞞著龍王將她偷偷地打入蟾宮中使用,不許她到水晶宮內拋頭露面。
蠣岈為人心地善良,溫柔和藹,左右關係都好,雖龍母百般刁難,可龜相鱉仕、蝦兵蟹將、魚精蚌怪對她仍一如既往。不過,蠣岈自己總感到在龍宮這小天地生活枯乏無味。
一天,龍宮大會,眾水族兵將全去朝拜,無緣參會的蠣岈更覺寂寞,她就利用這一空隙,悄悄露出海面,守衛的巡海夜叉裝作視而不見。於是,她順利地溜出了海面。
到人間一看,真是另一番天地,山青水秀,春光明媚,桃紅柳綠,鶯歌燕舞,頓覺心曠神怡。尤其看到人世間對對雙雙夫唱婦隨的幸福景象,更覺自己單身隻影的“紅顏薄命”,在潸然淚下中寄希望於今後能找個如意郎君與其在花前月下、同享那人間歡樂。
在這黃海邊住著一個父母雙亡,無兄弟姐妹的李娃,他以下海捉泥螺、挖蟛蜞為生,家徒四壁故無家小。那天欲下海,開門卻見門前有一陌生的窈窕少女,頓覺一楞。問後方知她自蓬萊到通州尋親未遇而迷途至此。
眼下銀空肚餓人疲乏,實在無法------正說到此時,一班下海的鄉鄰路過這裡看熱鬧,你一言他一語地叫李娃收她為妻,姑娘是含情脈脈,笑而不語。更有人大膽提出:我們都去下海,捕些魚蝦回來為他倆辦菜,今晚就洞房花燭拜堂成親,姑娘贊同並願同去下海。這天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多功夫就滿載而歸,他們怎知這是蠣岈精作的法。
這晚他們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自此,他倆是潮退下海、汐至人歸,出門一對,回家一雙,未幾雙添了一對兒女,真是享盡了人間的樂趣與幸福,可是好景不長。
一天,龍母被王母娘娘邀去瑤池,龍王想起了蠣岈。當他知道蠣岈已在人間安了家便大發其怒,立即命蝦兵蟹將捉拿。他倆不忍心拆散這對鴛鴦,假意與蠣岈過了幾招便退回了宮;魚精蚌怪二次奉命前去,亦佯敗回宮;第三次,龍王親自披掛上陣,到海邊要蠣岈回海,蠣岈與丈夫、兒女和眾多鄉鄰紛紛跪下求情,可是龍王不聽,還伸出龍爪一個掌心雷將在場的人打得粉身碎骨,血肉橫飛,幸好龍母回宮路過,怕內的龍王丟下蠣岈等人就走。龍母見是蠣岈頓時醋性發作,她袍袖一抖,把蠣岈等到全部葬身海底。
過了好長一陣,蠣岈醒來,見此慘狀,心如刀絞,幸好他們雖已粉身碎骨,但心還未死。於是,她把這些血肉與共的家人及眾鄉親,緊緊地融合在一起,用最後一點法力把他們救活,以讓他們能生生不息地繁衍生長,將來為人們提供一些財富。
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的過去,他們就這樣在海底父傳子、子傳孫、子孫相傳,日長夜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而凝聚成一座小山,人們就稱他為“蠣岈山”。

地圖信息

地址:港東一路東首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