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蟹

成蟹

稻田養蟹:稻田養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實踐說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蟹
  • 含義:經養殖後可以上市的蟹
  • 方法:稻田養蟹
  • 特點:個體增重迅速
成蟹稻田養殖,成蟹的生長發育的特點,成蟹病害防治,天然成蟹的捕撈方法,養殖成蟹的捕撈方法,捕撈方法,注意事項,成蟹的運輸,

成蟹稻田養殖

稻田養蟹:稻田養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實踐說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
稻田養蟹技術要點如下:
稻田養蟹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方便,保水力強,無污染和較規則的田塊為好。每塊稻田面積一般以2000-2500平方米為宜。
養蟹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固夯實,沿稻田四周的田埂要結實、寬大,一般埂面寬應在1-1.5米,高在50-60厘米左右。稻田四周要開挖環溝,以離開田埂1.5米左右為宜,以防河蟹直接將洞穴打在田埂上而造成田埂坍塌。溝深1米左右,寬2-3米,總的要求,溝渠水面面積不低於整塊稻田面積的15%,環溝內每隔2.5-3米挖條畦溝,溝深、溝寬與環溝基本相似。溝開成"田"字形,具體可根據大小,形狀而定。要求溝溝相通,根據稻田面積在稻田中部開挖一個至數個蟹塘,深1米以上,面積10平方米,蟹塘和溝相通,它作為夏季水溫高時河蟹的棲息場所,畦面積種栽水稻,種養面積為7:3左右。開溝面積以占面積的10%-20%為宜。
蟹苗种放養及管理,放苗前對蟹溝應暫養魚試水,檢驗蟹溝水藥性是否正消失。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2-4月份,水溫為5℃-10℃,選擇一個晴天放養稻田養蟹,一般以放養每千克為60-150隻的蟹種為宜。放養密度根據稻田情況靈活掌握,按總面積計,以666.66平方米放2.5-5千克為宜。同一塊田應放養同一規格的品種,稻田培育幼蟹以每667平方米放250克左右大眼幼體為宜,稻田養蟹的飼養管理可參照池塘養蟹管理方法。養蟹的稻田一般養蟹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千克左右,注意不要施碳銨和農藥,但可選用高效低毒農藥,用藥時改藥液噴灑為噴霧,改高濃度噴霧為低濃度噴霧,以減少對河蟹的危害。
要做好防逃工作。河蟹很善於攀爬逃跑,可通過選擇或模擬適合河蟹生活的生態條件,投入足夠的適口餌料,加強水質管理,使河蟹安下家來,但也不能忽視防逃設施的建設,防逃設施種類很多,主要有塑膠薄膜,玻璃鋼板,玻璃板,水泥板等,其中以玻璃鋼板防逃效果最佳,防逃牆一般以高60厘米左右為宜。

成蟹的生長發育的特點

成蟹養殖系指二齡蟹的養殖,即蟹苗經暫養(幼蟹培育) 和-齡蟹種的培育至翌年的驚蟄後便進入二齡蟹的培育,直至河蟹捕撈上市。本階段河蟹的生長發育有如下特點:
①個體增重迅速,絕對生長量大。河蟹通過一齡飼養,時經9個月左右,體重增加8000-10000倍,但這時體重也不過50g左右,絕對增重約5Og。而成蟹飼養階段,歷時7個月左右,體重雖僅增加了3-6倍,達150-300g(個別的可達 400-500g),但絕對增重卻達100-250g,甚至更高。
②蛻殼次數減少,一般春、夏、秋各1次。
③成蟹取食量大,對餌料質量要求較高。
④性腺逐漸發育成熟

成蟹病害防治

褐斑病:患蟹甲殼初有白色斑點,以後斑點中間內凹並蝕成小洞,肉眼可見其殼組織在步足,胸部腹甲上有潰病斑點,病蟹最終因蛻殼困難而死亡。
防治: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兌水後全池潑灑,每周一次,連施2-3次。在夏季多加注新水。
爛肢病:病灶部位在步足上。其中有類似褐斑病的情況,步足甲殼潰瘍,也有步足指節潰爛,造成患蟹行動困難。
防治:避免河蟹受傷,以免細菌感染。可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兌水潑灑,或用0.5-1毫克/升呋喃西林潑灑全池。
黑鰓病:由細菌或真菌大量繁殖侵害所致,多發生7-9月的高溫期,患蟹鰓絲呈灰色或黑色,嚴重時也發生爛鰓現象,影響呼吸。
防治:放養前清淤,平時注意改善水質條件,及時更換新水,可使用15-20毫克/升石灰稀釋成漿水潑灑。
蟹奴寄生病:一般寄生於雌蟹腹部,體呈扁棗狀,白色,蟹奴幼蟲鑽到腹部就生出根狀物,遍布蟹體外部並蔓延到內部器官,吸收體液,影響河蟹生長和性腺發育,發病季節為7-10月,9月為高峰期。
防治:清除淤泥,用漂白粉消毒,殺滅蟹奴幼蟲,用0.7毫克/升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
蛻殼不遂症:病蟹頭胸甲後緣與腹部交界處出現裂口,但終因不能蛻出舊殼而死亡。此病多發生在幼蟹階段,乾旱的成蟹易患此病,病蟹一般周身發黑。
防治:定期潑灑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和1-2毫克/升的過磷酸鈣,以增加池塘中的鈣質;飼料中適量添加蛻殼素、貝殼粉、骨粉。

天然成蟹的捕撈方法

10至11月份是河蟹捕撈銷售的黃金季節。其捕撈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流水捕撈法:10至11月份是河蟹生殖回遊季節,此時絕大多數的河蟹離開洞穴,到池中活動。在蟹池出水口布置張網或陷阱,再緩慢排放池水,便可捕到大量的河蟹。
燈光誘捕法:抽出一定量的池水,並保留30百米左右水深,當夜晚河蟹紛紛上岸活動時,在池塘四角點上燈,燈下埋一隻缸,用燈光誘集,使河蟹掉入缸內。
設毛竹活動蟹窩捕捉法:用直徑9至10厘米的毛竹,截成每段1米長,把竹節打通並要求光滑,然後每7至9段紮成一捆,綑紮要緊,每綑紮繩延伸上岸,作提取用。設定時按一定的間距,將毛竹捆均勻布放池底,以小竹樁固定並標誌蟹窩位置。利用河蟹白天隱蔽穴居的習性,可隨時提取,倒出潛伏在內的河蟹。
捕撈時間

養殖成蟹的捕撈方法

池塘商品蟹的捕撈時間一般比天然水面要晚,通常可在11月中旬至12月份進行。

捕撈方法

常用的捕撈方法有四種:
⑴放水捕蟹。利用河蟹生殖洄游和順水爬行的習性,在蟹池出水口裝上蟹網,通過放水進行捕捉。
⑵徒手捕捉。利用河蟹夜晚上岸活動覓食的習性,組織好人力,備好電筒、蟹簍、蛇皮袋等,在蟹池岸邊捕捉,通常在夜晚11時左右進行。
⑶乾池捕蟹。將池水放乾,夜晚當河蟹全部出來後進行捕捉。
⑷工具捕蟹。如養殖池塘較大,則可在蟹池內安裝蟹籪、地籠等工具進行捕捉。

注意事項

⑴要適時捕撈,一般應在池水封凍前進行,如過晚,遇上寒潮來臨,河蟹常會鑽入池底或洞內,給捕撈帶來很大困難。
⑵要全部捕撈。據有關資料介紹,河蟹壽命一般只有2年~3年,到時不捕,特別是性腺成熟的蟹,即使規格較小,來年開春後仍有大批死亡。因此,凡是飼養2年左右、性腺成熟的蟹都應全部起捕上市。
⑶要搞好商品蟹的暫養。養殖戶對一時銷不出去的商品蟹,可採用水泥池、土池、竹籠等工具進行集中暫養。商品蟹暫養期間要堅持投餌,且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並保持水質新鮮,防止相互爭鬥,提高暫養成活率,促進增重。

成蟹的運輸

運輸方法是否恰當,對成蟹成活率的高低有著密切的關係,具體要掌握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嚴格分級:收穫或收購河蟹時,要做到“四分開”。第一大小要分開,不能混放,否則小蟹易死亡;第二強弱要分開,殼腳粗壯的蟹生命力強,適於較長時間貯運;第三健殘要分開,肢腳殘缺的只適用於當地銷售或短途運輸;第四肥瘦要分開。
搞好包裝:河蟹分等以後,準備外運的必須認真搞好包裝。短途運輸包裝可以簡單一些。長途運輸目前大部分用筐籠包裝,筐內先襯以蒲包,再把河蟹裝入,力求把河蟹放平,裝滿加蓋紮緊,使河蟹下能爬動,否則易損傷和斷肢。每筐裝15至25公斤,也可裝50公斤左右。
及時運輸:包裝完畢的河蟹,要抓緊時間運輸,時間不能拖得太長,一般情況下3至5天內死亡較少,超過5天,死亡就逐漸增多。
加強管理:運輸途中要防止日曬、風吹、雨淋,尤其要防高溫。為此,運輸車、船要有棚蓋,時間過長要灑水降溫。長途運輸有條件的可採取降溫措施,促使其冬眠,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