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分布
中國當前僅知200多種,估計約有500種以上,其中
紡織娘為人所熟知。分布幾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數種類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棲息於叢林、草間,亦有少數種類棲息於穴內、樹洞及石下等環境中。多棲息於草叢、矮樹、灌木叢中。
生活習性
食性
成蟲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雜食種類,植食性種類多對農林牧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種類除在柞蠶區內可對養蠶業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區則可作為害蟲的天敵加以利用。
鳴叫
螽斯善於跳躍不易捕捉。有時捉住了它的一條腿,它會毫不猶豫地“丟足保身”,斷腿逃竄。雄蟲脫皮後3~10天開始鳴叫。螽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鳴叫,是昆蟲“音樂家”中的佼佼者。其鳴聲各異,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宛轉,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風驟雨,聲調或高或低,聲音或清或啞,給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夏日炎炎,常聽到其引吭高歌,鏗鏘有力。天氣越熱,叫得越歡。諺語說:“蟈蟈叫,夏天到。”在中國的南北方均有它們的“聲”和“影”。在民間飼養廣泛,深得愛好者的青睞。
雄蟲通過發出自己獨特的鳴聲(聲音通訊),藉以尋找配偶,吸引同種雌蟲前來交配,進行生殖活動。以此為目的鳴叫是一種多音節或單音節構成的唧唧聲,稱作“婚戀曲”,雄蟲往往能連續唱很長時間,並常會有幾頭雄蟲同時高歌,雌蟲聞訊趕來,一般選中歌聲洪亮者作為自己的“戀人”。聲音除了用來吸引異性外,還能起到自衛和報警的作用,當兩隻雄蟲相遇時,便高唱“戰歌”,面對面擺好架式,搖動著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雙方只有後撤才會相安無事。如果周圍出現異常或危險,螽斯便發出“警報”,警告其他螽斯。
螽斯的叫聲具有金屬的感覺,比蟋蟀的更響亮、尖銳而更加刺耳。有的可以傳一兩百米遠,螽斯的個頭與鳴聲也不盡相同,體型亦有差異,有瘦長的紡織娘,也有短胖的蟈蟈。棲息於樹上的種類常為綠色,無翅的地棲種類通常色暗。
特徵
觸角
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蟲,別稱蟈蟈、螽斯兒,看稍仔細便可以發覺,它們的身甲遠不比蝗蟲那樣堅硬,更重要的是,它們有著細如絲,長過其自身的觸角。而蝗蟲類的觸角又粗又短。
腿部
雄蟲的翅脈近於網狀,其觸鬚細長如絲狀,黃褐色,可長達80毫米,後腿長而大,健壯有力,其彈力很強,可將身體彈起,向遠處跳躍。
聽器
能夠發出聲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啞巴”,但雌性有聽器,可以聽到雄蟲的呼喚。
鳴器
雄蟲的翅脈近於網狀,有2片透明的發聲器,螽斯發出的各種美妙的聲音,是靠一對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它們的“樂器”長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區具一略呈圓形的發音銼,銼
周緣圍以較強而彎曲的
翅脈,中間橫貫一條加粗的翅脈作為音銼,音銼上有許多小齒;右覆翅上具邊緣硬化的刮器,音銼與刮器相互摩擦,即可產生聲音來,由於不同種類音銼的大小、齒數、齒間距都不相同,因而發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此外,翅的薄厚和振動速度也影響鳴聲的節奏和高低。品種不同,發聲的頻率也不一樣。頻率通常在870赫~9 000赫之間。整個夏天它摩擦前翅5 000萬~6 000萬次。
蟈蟈的鳴器
雄蟈蟈的鳴器是用兩葉前翅摩擦發出醇美響亮的叫聲,這種鳴聲作用於吸引異性、呼喚同性、驚叫敵人。雄蟈蟈的鳴器前翅在背區,前寬後窄而扁,前翅背呈黃褐色,前翅側區多呈綠色,多翅脈網紋,翅背很厚,翅側較薄。一般雄蟲前翅長為14—18mm,也有少數的大翅者,長度可以達到20—30mm。雌蟲前翅短,一般在6—8mm左右。雄蟲前翅一般為左搭翅,即左翅蓋於右翅之上。鳴叫發聲時兩前翅斜豎起,來回摩擦,從而發出巨大的音響。兩翅愈發達(翅大且厚),摩擦就越強勁有力,叫聲愈大。
翅膀
蟈蟈膀與蟋蟀膀是不同的:1、蟈蟈膀一般翅短且厚,革質化程度較強。
2.蟈蟈膀都是左膀在上,右膀在下,都是左搭翅,沒有右搭翅。也只有左搭翅才能叫的響,摩擦出聲。
3、蟈蟈的左右膀在構造上不同,左膀下面有摩擦脈與刮片,摩擦脈末端處有刷毛;右膀上面有凸起的摩擦脈,更為明顯的有透明的發音鏡,在發音鏡的左側邊緣有特別厚的凸起新月形的摩擦邊。
4.蟈蟈的前翅側區寬大厚長,特別發達,大多呈翠綠色,與革質化的黃褐色前翅背區、臀區相連線,構成了一個直角,組成芒鳴的音箱。故雙翅磨擦鳴叫聲音響亮,音量大大超過蟋蟀,但蟈蟈的後翅已完全退化了。
民間傳說
螽斯偽裝能力強,白天很難發現,晚上受燈光引誘飛到居民家才會被發現,所以,在南方
客家地區,一般將螽斯認為是
蚱蜢,名“鬼蜢”,客家人認為“鬼蜢”是已故親友的魂魄,所以當晚上有“鬼蜢”飛進家裡,人們都會將其抓住並餵其米飯然後放出野外。
蟈蟈自殺之謎
自然界中的蟈蟈等支翅目昆蟲經常因為無法忍受身上一種叫線蟲的寄生蟲而跳水“自殺”。研究人員長期以來對其中的具體原因並不清楚。法國發展研究所的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答案。
據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發布的公報介紹,當線蟲還在幼蟲時期,會藏身
蛐蛐或蟈蟈等支翅目
昆蟲的體內。然而,當線蟲幼蟲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就必須生活在水中,以度過其成年階段,並在水中進行
繁殖。於是,線蟲幼蟲會“迫使”寄主離開自己生活的環境縱身跳入水中。
線蟲幼蟲對寄主如此驚人的控制能力引起了科學家的好奇。
法國發展研究所的戴維·比龍等人研究了有寄生線蟲的蟈蟈以及沒有寄生蟲的
蟈蟈的細胞中蛋白表達的差異,還研究了蟈蟈跳水“自殺”前與“自殺”後細胞蛋白的表達差異,結果解開了蟈蟈等跳水“自殺”之謎。
科學家們首先發現,控制
蟈蟈中樞神經細胞生長的特定蛋白,可以控制蟈蟈晝夜更替的節奏感和神經活動等。他們進一步研究後還發現,線蟲可以分泌化學元素,這些元素可以在結構上模仿蟈蟈等寄主的特定蛋白。如此生成的假
蛋白能夠嚴重破壞寄主的
中樞神經,從而使
蟈蟈等失常,並被假蛋白“誘導”而跳水“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