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融血
- 中醫病名:新生兒ABO溶血症
- 就診科室:兒科
- 多發群體:新生兒
- 常見發病部位:血液
- 常見病因:母親與嬰兒血型不合
- 常見症狀:水腫、黃疸、貧血和肝脾腫大
- 傳染性:不傳染
名稱定義,性狀簡介,
名稱定義
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血型不合。 已知的人類的血型有26種,最重要的是ABO系統,在ABO血型系統中,A型血的人紅細胞上有A抗原,B型血的人的紅細胞上有B抗原,AB型血的人的紅細胞上有A和B抗原,而O型血的人的紅細胞上沒有抗原。而血清中含有非自我抗原類型的抗體。當抗原與對抗自己的抗體相遇時(如A型血和B型血放在一起)便會發生溶血。
性狀簡介
孕婦一般情況不會出現溶血,也並非所有的胎兒都會出現溶血,只有在母子血型不合時才會造成新生兒溶血症,主要是母親為O型血,子女為A型或B型血的緣故。在正常情況下,母體與胎兒的血液在胎盤中被一層天然屏障——胎盤的一層膜隔開,通過這層膜進行物質交換,保證胎兒的營養和代謝物質的出入,但母體和胎兒的血液並不是相通流動的。譬如,母親是O型,胎兒是A型,由於某種原因,胎盤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壞,胎兒有少量的血液流入母體,這就等於胎兒給母親輸血。由於母子血型不一樣,胎兒的血刺激母體產生抗體。 母親的這種抗體會通過胎盤帶給胎兒,進而與胎兒紅細胞發生作用,尤其在有較多的抗體進入胎兒體內是,便會破壞紅血球,這就造成新生兒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症。除了ABO溶血症外,還可發生其他血型系統的溶血症,但在中國以ABO溶血症最為常見。 新生兒溶血症,輕者表現為黃疸、貧血和水腫等;重者發生核黃疸,使腦神經核受損,出現抽風、智力障礙症狀;更為嚴重者,胎兒可在母體內死亡。 新生兒溶血病只要能及時發現,儘早給予光療,藥物治療,療效是令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