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側向擴散(protein lateral diffusion)是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出自《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蛋白質側向擴散
- 外文名:protein lateral diffusion
- 所屬學科:生物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蛋白質側向擴散(protein lateral diffusion)是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出自《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蛋白質側向擴散(protein lateral diffusion)是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出自《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定義膜蛋白在二維膜平面內的平移運動。其速率的大小用側向擴散常數...
膜蛋白擴散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膜蛋白分子在膜平面中進行移動的過程。主要有兩種擴散方式:①轉動擴散,即垂直於膜平面繞自身主軸而旋轉;②側向擴散,多數膜蛋白能在膜內側向移動,其平均移動距離s(cm)=(4Dt)1/2,D為擴散係數(cm2 /s),t為移動時間。不同的膜蛋白分子,其側向擴散...
事實上細胞的物質轉運過程中,透過脂雙層的簡單擴散現象很少,絕大多數情況下,物質是通過載體或者通道來轉運的。離子、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質有的是通過質膜上的運輸蛋白的協助,按濃度梯度擴散進入質膜的,有的則是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行轉運。門通道 配體門通道(ligand gated channel)、電位門通道(voltage gated ...
通道蛋白是一類橫跨細胞膜,能使適宜大小的分子及帶電荷的分子通過簡單的自由擴散運動, 從質膜的一側轉運到另一側的蛋白質。分類 水通道蛋白和離子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可以是單體蛋白,也可以是多亞基組成的蛋白,它們都是通過疏水的胺基酸鏈進行重排,形成水性通道。通道蛋白本身並不直接與小的帶電荷的分子相互作用, 這些小...
被動運動是由於蛋白質分子在細胞內外和膜內濃度的不同引起的擴散;主動運動則是蛋白質分子通過水解ATP提供能量逆濃度梯度的運動,如蛋白質分子在信號轉導通路上被蛋白激酶或磷酸酶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引起的與其他蛋白質的結合或解離,肌球蛋白沿微絲和驅動蛋白沿微管的定向移動。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物質才能擴散進出細胞。此載體管制物質進出有其專一性,即某一種載體只攜帶某一種特定物質進出細胞。以上所述三種物質擴散作用(即單純擴散、藉通道蛋白質擴散作用和藉載體蛋白質擴散作用),均不需要能量ATP的供給,一般稱為「被動運輸(或輸送)」(Passive absorption或passive transport)。
《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溶液環境對蛋白質構象的影響》是依託南京師範大學,由衛海燕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水在蛋白質結構和功能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蛋白質發揮功能不僅僅是通過改變自身構象和運動性實現,還可以通過影響周圍的溶劑環境實現。研究溶液環境對蛋白質的影響,理解蛋白質與溶液的相互...
普通細菌孔道蛋白是一類存在於革蘭氏陰性菌外膜上的蛋白質。普通細菌孔道蛋白這類蛋白充當了對親水性物質的分子過濾器,在外膜上起著“分子篩”的作用。這些蛋白生成的裝滿水的通道可讓親水性物質進入周質空間中。部分孔道蛋白生成的擴散通路可允許大小小於排阻極限的溶質通過,而另一些則在孔道內有特異性的結合位點,...
用酶蛋白部分或全部替代魚粉,蛋雞生產性能、體重、雞蛋品質等與不替代差異均不顯著,還能補充酶系及有益微生物,降低試雞死亡率,經濟效益明顯。簡介 產品圖片 構成 1、脫輔基酶蛋白 在由複合蛋白質構成的酶中,特別是能利用透析和其它方法可逆地解離其低分子成分時,稱蛋白部分為脫輔基酶蛋白,低分子部分為輔酶,...
載體蛋白,是多迴旋摺疊的跨膜蛋白質,它與被傳遞的分子特異結合使其越過質膜。其機制是載體蛋白分子的構象可逆地變化,與被轉運分子的親和力隨之改變而將分子傳遞過去。載體蛋白需要同被運輸的離子和分子結合,然後通過自身的構型變化或移動完成物質運輸的膜蛋白。載體蛋白促進擴散時同樣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其上有結合點...
CDZ 中蛋白質過飽和度遠比母液中低,蛋白質分子被晶核捕獲需要更高能量和更長時間 ,致使晶體生長速率變慢。由於浮力驅動的對流和沉降被消除或減弱,溶質分子的傳輸僅靠緩慢的擴散過程 ,大約為 10~ 10 cm²/s ,因此 ,蛋白質分子有充足的時間在晶格表面正確定位 ,有利於晶格的有序排列 ,從而可獲得高質量的晶體...
每個成人3L左右的血漿中約含有200g蛋白質,它們起著營養貯備的功能。雖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質,吸收的是胺基酸,但是,體內的某些細胞,特別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吞飲完整的血漿蛋白,然後由細胞內的酶類將吞入細胞的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這樣生成的胺基酸擴散進入血液,隨時可供其它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之用。2、...
離子交換色譜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根據物質的酸鹼度、極性和分子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離的技術,通常包括吸附、吸收、擴散、穿透、靜電引力等複雜的物理化學過程。自然界的包括蛋白質在內的生物大分子都帶有電荷,當所需分離的物質通過離子交換色譜柱時,由於所帶電荷、分子量等不同,有些被固定相靠靜電...
酶(enzyme)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賴於酶分子的一級結構及空間結構的完整。若酶分子變性或亞基解聚均可導致酶活性喪失。酶屬生物大分子,分子質量至少在1萬以上,大的可達百萬。 酶是一類極為重要的生物催化劑(biocatalyst)。由於酶的作用,生物體內的化...
④ 翻轉擴散(transverse diffusion), 又稱為翻轉(flip-flop);⑤ 左右擺動;⑥ 旋轉異構運動。膜蛋白的流動性 細胞膜中的蛋白質也能以側向擴散等方式運動。人們通過實驗已充分證實了膜蛋白的流動性。David Frye和 Michael Edidin利用螢光抗體免疫標記來測定細胞表面抗原的分布。 首先用綠色螢光標記的抗體處理培養的...
⑤脂雙層中嵌入的蛋白質越多,膜流動性越小 除以上因素外,細胞膜磷脂分子與膜蛋白的結合方式、環境中的離子強度、pH值等都會影響細胞膜磷脂分子的流動性。膜脂的流動是造成細胞膜流動的主要因素,概括起來,膜脂的運動方式主要有四種。① 側向擴散(lateral diffusion);② 旋轉運動(rotation);③ 伸縮運動(flex...
6.8.1 膜脂的側向運動134 6.8.2 相變溫度135 6.8.3 膜蛋白的側向擴散136 6.9 跨膜轉運137 6.9.1 被動轉運(易化擴散)137 6.9.1.1 膜孔蛋白和通道蛋白137 6.9.1.2 載體蛋白139 6.9.1.3 離子載體140 6.9.2 主動轉運141 6.10 脂類的提取、分離和分析143 6.10.1 ...
7.8.2膜蛋白的側向擴散 7.9跨膜轉運 7.9.1被動轉運 7.9.2主動轉運 7.9.3胞吞和胞吐 7.10信號轉導 7.10.1激素 7.10.2腺苷酸環化酶信號轉導途徑 7.10.3肌醇磷脂信號轉導途徑 7.10.4受體酪氨酸激酶 小結 習題 8核酸 8.1核苷酸和核酸一級結構 8.1.1鹼基 8.1.2核苷和核苷酸 8.1.3核酸一...
如為了研究細胞膜上的脂和蛋白分子的側向擴散運動而設計的螢光漂白恢復技術(FPR)等。3.2生物物理學研究的現狀 (1)分子生物物理學是整個生物物理學的基礎,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占主導地位(占1/3)(2)膜與細胞生物物理學是把分子生物物理學原理套用到生物活體系的第一個目標,即用分子的語言描述膜與細胞的...
大多數哺乳類動物細胞膜上都含有協助葡萄糖從血液擴散到細胞內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GLUT), 以易化擴散方式將能萄糖轉運人細胞,如人紅細胞膜上約有5萬個葡萄糖轉運蛋白,其數量相當於膜蛋白質總量的5%,最大轉運速度約為每秒轉運180個葡萄糖分子。葡萄糖轉運蛋白家族包括GLUT1-GLUT14,均參與葡萄...
膜轉運 膜轉運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蛋白質以及小分子溶質通過生物膜運輸的一種類型,由結合在膜上的轉運蛋白將它們直接跨越膜運達細胞不同的拓撲空間。穿膜轉運的蛋白質通常是不摺疊的。出處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質膜上的載體蛋白將離子、營養物和代謝物等逆電化學梯度從低濃度側向高濃度側的耗能運輸。所耗能量由具ATP酶活性的膜蛋白分解ATP提供。例如正常生理條件下,人紅細胞內K+的濃度相當於血漿中的30倍,但K+仍能從血漿進入紅細胞內,Na+濃度比血漿中低很多,但Na+仍由紅細胞向血漿透出...
印跡轉移蛋白質從凝膠轉移到膜上的過程中同時保持它們的相對位置和解析度,這被稱為印跡。印跡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實現:簡單擴散:將膜放在凝膠上,同時放一沓乾濾紙在乾膜上,並在濾紙上放置重物以加快擴散過程。這種方法可用於將蛋白質從一塊凝膠上轉移到多個膜上,同一凝膠可得到幾個印跡膜。擴散法的主要缺點是...
如果已經到達等電點位置的蛋白質擴散到pH值較低的區域,那么它仍將會被質子化,並在電場的作用下向陰極遷移。相反,如果它擴散到高於其等電點的pH區域,蛋白質將帶負電荷,並會向陽極驅動。這樣一來,具有不同等電點的蛋白質最終都聚焦在各自的等電點pH處,並形成一個個清晰的區帶。這種“濃縮”或稱“聚焦”...
大分子的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核孔對大分子的進入是有選擇性的,如mRNA分子的前體在核內產生後,只有經過加工成為mRNA並與蛋白形成複合物後才能通過。大分子憑藉自身的核定位信號和核孔複合體上的受體蛋白結合而實現的“主動轉運”過程。一般的,小分子物質(<30-60kDa)可以通過被動擴散的方式通過核孔複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