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蚶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雙殼綱
  • :蚶目
  • :蚶科
  • :1、毛蚶屬2、泥蚶屬3、毛蚶屬
  • :1、魁蚶2、泥蚶3、毛蚶
  • 分布區域:我國沿海
  • 用量:10-3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補氣養血,溫中健胃。

主治

用於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禁忌

不可多食;內有濕熱者慎服。

採集加工

捕得後,洗淨,沸水略煮,去殼取肉用。

形態特徵

1、魁蚶:貝殼斜卵圓形,堅厚,一般殼長80-104mm,高62-85mm,大者長可達122mm,高102mm。兩殼合抱,左殼比右殼稍大,極膨脹,殼頂突出,向內彎曲,稍超過韌帶面。韌帶梭形,具黑褐色角質厚皮。背部兩側略呈鈍角,殼前緣及膚緣均呈圓形;後緣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寬,平滑整齊,無明顯結節,約42-48條,以43-44條較多見,生長輪脈明顯,殼面白色,。被棕褐色絨毛狀殼皮,殼頂部殼皮常脫落,使殼頂呈白色。殼內面白色,鉸合部直,鉸合齒60-70枚,中間者細小直立,兩端漸大而外斜。閉殼肌痕明顯,前痕小,卵形;後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顯,鰓黃赤色。殼邊緣厚,有與放射肋溝相應的齒狀突起。
2、泥蚶:貝殼卵圓形,極堅厚,殼長43mm左右,高36mm左右,兩殼相當膨脹,寬度略小於高度。兩殼頂間的距離較遠,殼表放射肋發達,共18-21條,肋上具有極顯著的斷續顆粒狀結節,此結節在殼邊緣部分不甚明顯,殼內面灰白色,邊緣具有與殼面放射肋相應的深溝。鉸合部直,鉸合齒約40個。前閉殼肌痕較小,呈三角形;後閉殼肌痕大,近方形。
3、毛蚶:貝殼長卵圓形,質堅厚,殼長54mm左右,高46mm左右,兩殼極膨脹,寬為高的3/4-4/5,右殼比左殼稍小,背側兩端略有稜角,殼頂稍偏前方,兩殼頂間的距離中等。殼表放射肋30-35條,肋凸較密,呈方形小結節,左殼上較明顯。殼表面被有棕褐色絨毛狀殼皮,外皮常易磨損脫落,使殼面常有白色。殼內面白色或灰黃色,邊緣具有與殼面放射肋相應的齒和溝。鉸合部直,鉸合齒約50個,中間小而密;兩側大而疏。前閉殼肌痕小略呈馬蹄形;後閉殼肌痕為卵圓形。

生長環境

1、魁蚶:生活於潮下帶5m至10-30m深的軟泥或泥沙質海底。我國沿海均有分布,以遼寧、山東產量最多。
2、泥蚶:生活於潮濕帶中、下區軟泥海灘,潛棲泥內深約70mm。我國廣布於沿海。
3、毛蚶:生活於潮間帶至水深4-20m的泥沙質海底,喜稍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我國廣布於沿海,尤以渤海灣產量最大。

性狀鑑別

1、魁蚶:貝殼呈斜卵圓形,左右兩殼形狀相同,左殼稍大於右殼。長約8cm,寬約6cm。背面隆起,有42-48條直楞(放射肋)如瓦壟狀,由頂端向周圍放射,楞紋明顯,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間而成,無明顯結節,被棕色細毛。殼內面乳白色,光滑,上端邊緣有與肋紋相應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鋸齒約70枚(鉸合齒)。質堅硬,能砸碎,斷面白色。氣無,味淡。
2、泥蚶:貝殼較小,長2-4.5cm,寬1.5-4cm,放射肋18-20條,由斷續的粒狀突起構成。鉸合齒約40枚。
3、毛蚶:貝殼較短而寬,長2-4.5cm,寬1.5-4cm,放射肋30-34條,肋上有小結節,表面被有帶毛的殼皮。鉸合齒約50枚。

相關論述

《本草經疏》:“蚶,味甘,氣溫,性亦無毒。《經》曰:里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甘溫能益氣而補中,則五臟安,胃氣健,心腹腰脊風冷俱瘳矣,胃健則食自消,髒暖則陽自起,氣充則血自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