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峰高獨石當頭起

《虞美人·峰高獨石當頭起》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一首詞作。上片寫景,表現了行途之艱辛。下片側重寫途中的思歸而不能歸的苦情。結尾處再用景語渲染烘托,更突出了這種懷歸的傷感。全篇輕靈樸質,真純自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虞美人·峰高獨石當頭起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 作品出處:《納蘭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虞美人
峰高獨石當頭起,影落雙溪水。馬嘶人語各西東。行到斷崖無路小橋通。
朔鴻過盡歸期杳,人向征鞍老。又將絲淚濕斜陽。回首十三陵樹暮雲黃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虞美人:詞牌名,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 “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②雙溪:以雙溪為名的溪流很多,此指北京昌平境內的一條小溪。
③馬嘶(sī):指馬的嘶鳴聲。
④朔鴻:從北方向南飛去的大雁。杳(yǎo):遙遠,遙不可知。
⑤向:跟隨著,伴隨著。征鞍:即征馬,指旅行者所乘的馬。
⑥絲淚:謂淚如雨絲。韋應物《擬古詩》:“年華逐絲淚,一落俱不收。”
⑦十三陵:明皇陵,在北京昌平天壽山,葬明代成祖到思宗十三個皇帝。

白話譯文

頭頂高高的山峰,巨大的石頭矗立。雙溪的水流已經結冰。隊伍分道揚鑣,人馬之聲不絕。行進到陡峭的山崖邊已無路,唯留一座小橋通向山的那一邊。
南飛的大雁過盡,仍未有家中的音信。離鄉在外,時光暗暗流逝。夕陽西下,我又獨自淚流不已。十三陵上多少樹木橫陳,雲彩黃色一片。

創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6年),22歲的納蘭容若隨聖上巡視昌平,行經十三陵時有感抒懷而作此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以寫景開始,通過描寫所見的景物,間接表露了行路的艱辛。“峰高獨石當頭起,影落雙溪水”,詞中寫道:正當天寒地凍時,眼前景象蕭索,山峰林立,巨石當道。“馬嘶人語各西東”,駿馬馳騁在那空曠的原野上,行人相遇還未說上幾句話就匆忙地各奔東西。“行到斷崖無路小橋通”,正當感慨旅途的孤苦與寂寞時,恰恰又走到了斷崖,唯有一條小橋可以通過,表現了行途之艱辛。
下片忽然睹物傷懷,“朔鴻過盡歸期杳,人向征鞍老”,此時鴻雁掠過天空,卻無法代傳書信,這樣的遭遇讓人萬分感慨,思鄉之情忽然湧上心頭。“又將絲淚濕斜陽,回首十三陵樹暮雲黃”,作者走在異鄉的路上,感覺青春年華早就像流水一樣失去了蹤影,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回首眺望,只見十三陵附近郡棵大如華蓋的高樹與雲彩一樣被夕陽染成了昏黃。結尾以兩句寫景之語進行更深一層的氣氛渲染,更加突出了這種思歸又不得歸的傷感。
人們常說“觸景傷情”,當納蘭“傷情”的原因再無從考證時,也有有把那一腔化不開的愁緒歸咎於蕭瑟斑駁的秋景了。全篇輕靈樸質,真純自然。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詞寫行役在外的心情和感受。上片寫行役途中之狀,下片寫思鄉之情。末句十三陵的意象給全詞增添幾許滄桑的色彩。”
現代作家侯清恆、李少輝《納蘭詞賞析》:“以旅途作為主題的詞並不少見,如果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表現了一種清愁,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更多地表達了一種惆帳,那么納蘭的這首《虞美人》則有著錐心的悲愴。這份痛楚不是歇斯底里的,而是綿綿無盡的。”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