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出自《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虛壹而靜
- 別名:虛一而靜
- 代表作品:《荀子·解蔽》
- 拼音:xuyierjing
又名“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出自《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虛一而靜出自《荀子·解蔽》篇又作”虛壹而靜“。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解釋:“虛”,指虛心,不以已有的認識妨礙再去...
又名“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出自《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作之,則將須道之,虛則人;將事道者之壹則盡,將思道者。靜則察。知道察,知道行,體道者也。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
上一條中說過, 古人認為人心在“虛壹而靜” 的情況下, 即讓心去除雜念, 質素虛靜, 意念專一的狀態下, 纔能排除干擾, 更為清楚準確地認識外界外物。關於這...
荀子認為人在認識上的最大隱患在於“蔽於一曲而誾於大理”,要形成正確的認識就需要“解蔽”。而“解蔽”的方法就是靠“心”的“虛壹而靜”。所謂“虛”就是...
《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一般以為形成於東漢時期...
清明,節氣,清明節的簡稱,原為二十四節氣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第五個節氣,後來兼併了寒食的習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見《荀子·解蔽》:“虛壹而靜,謂之大...
澄懷昧象是南朝宋宗炳的美學觀點.意指只有懷著虛靜的心,才能很好體會審美對象...深受老子“滌除玄鑒”、莊子“心齋”、“坐忘”以及苟子“虛壹而靜”說的影響...
所謂大人(以下俱見《解蔽》篇),需要虛、一、靜合於身並施於行。虛,有所臧謂之虛,志者,臧也,有志即有所臧,有志稱為虛;人有私,亦臧之,不以己之臧私而...
――莊子虛靜說之一 (二)超功利與純粹知覺 ――莊子虛靜說之二 (三)“虛壹而靜”與認知心理 ――儒法虛靜論初識 (四)莊子虛靜說的影響 二、抽象藝術與...
12虛壹而靜13辨證論治14法勢術並用15雜糅融匯六 學海奇芭1《易》2《詩》3《書》4《禮》5《春秋》6《孝經》7《老子》8《儒書》...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壹而靜 有求道之心不滯於偏見曲說則是虛壹而(漢)班固 《漢武帝內傳》(明正統道藏本) : 靡錯炁既...
(《荀子·解蔽篇》)“虛”,然後“壹”,然後“靜”,然後而知“道”。本書緩緩講述著的孩子們的故事,均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教師澄心靜慮之作,其間流淌著他們...
荀子比較詳細地討論了知識來源與認識方法的問題,既肯定認識來源於感官經驗,又肯定思維的能動作用,提出“虛壹而靜”的認識方法,強調“解蔽”的必要。他的認識論是...
一、“虛壹而靜”與“美善相樂”二、“明道”與“言志”第二章 道家思想與中國藝術精神第一節 老、莊思想的“潛美學”特點一、“道”與中國藝術精神...
《謀略縱橫系列·荀子謀略:隆禮重法》[1] 是“謀略縱橫系列”之一,書中擷取...36.虛壹而靜 37.沉默猶言 38.貴其所貴 修身篇 39.溫溫恭人 40.可貴...
“一”是指禪定中心境專一境界,這與中國道教把“道”解釋為“虛一而靜”是同樣意思,“安”是指佛教中超世脫俗,元煩惱的身心狀態,‘不安”是指俗的煩惱,所以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