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滯,道家思想,不凝滯簡稱。指思想、神形不受任何滯郁、阻滯;心思不局限於某個範圍;不拘泥;不粘滯;不停止流動;無所不通、無所不導。
列舉,解釋,解釋一,解釋二,解釋三,相關,
列舉
(春秋戰國)管仲 《管子》(四部叢刊景宋本) 管子卷第十一 : 和 圓謂君道也圓而不滯必運而無礙通者必暢故
(春秋戰國)韓非 《韓非子》(四部叢刊景清景宋鈔校本) 卷四 : 家之勞 於公有勞者不滯其功賞 禁遊宦之民
(春秋戰國)列禦寇 《列子》(四部叢刊景北宋本) 卷四 : 通無閡者能惟變所適不滯一方 吾始知詩書禮樂
(春秋戰國)列禦寇 《列子》(四部叢刊景北宋本) 卷四 : 形全矣故耳不惑聲目不滯色口不擇言心不用知內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二 : 事有疑則能辨之通者不滯之謂也 不下比以闇上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九 : 知其末也待之無常謂不滯於一隅也委曲皆成制度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成積舊習也言其所用不滯於眾人舊習故能功業如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陳萬物而中縣衡焉 不滯於一隅但當其中而縣衡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受謂之虛 見善則遷不滯於積習也○己所臧元刻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一害此一謂之壹 旣不滯於一隅物雖輻湊而至盡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五 : 壹而靜 有求道之心不滯於偏見曲說則是虛壹而
(漢)班固 《漢武帝內傳》(明正統道藏本) : 靡錯炁既隨冝則魂魄不滯若使理合其分炁甄 居
(漢)蔡邕 《蔡中郎集》(四部叢刊景明活字本) 文集卷四 : 而不華實而不朴靜而不滯動而不躁緫天地之中和
(漢)董仲舒 《春秋繁露》(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春秋繁露卷十六 : 氣於足天之氣常動而不滯是故道者亦不宛氣苟不
(漢)劉安 《淮南鴻烈解》(四部叢刊景鈔北宋本) 淮南鴻烈解卷第一 : 浹通也 不留於心志不滯於五藏故從外入者無主
(漢)劉安 《淮南鴻烈解》(四部叢刊景鈔北宋本) 淮南鴻烈解卷第五 : 銳利也挫折也 流而不滯 流行也滯止也 易而
(漢)荀悅 《申鑒》(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卷一 : 不安則食之 食之則不滯 不驅之驅驅之至者也
(漢)嚴遵 《道德指歸論》(明津逮秘書本) 卷三 : 下可損可益若得根夲不滯有無是故天地人物含心
(漢)趙岐 《三輔決録》(清二酉堂叢書本) 卷二 : 避雨雨方甚而嫗衣履不滯比干異之延入座須臾雨
(漢)鄭玄 《禮記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本) 附釋音禮記註疏卷第十五 : 凡助出四隙之微氣令不滯伏於下也○ ○始雨水
(三國)嵇康 《嵇中散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卷二 : 嫿慧疾而不速留而不滯翩緜飄邈微音迅逝逺而
(三國)嵇康 《嵇中散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卷八 : 故命有制也知命者則不滯於俗矣若許之相條侯
(三國)嵇康 《嵇中散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卷九 : 若此乃一途得通本論不滯耳吾適以信順為難則便
(三國)王弼 《周易註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本) 周易兼義上經需傳卷第二 : 天則行不失時矣剛健不滯文明不犯應天則大時行
(三國)王弼 《周易註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本) 周易兼義上經需傳卷第二 : 故云是以元亨注剛健不滯至是以元亨○正義曰剛
(三國)王弼 《周易註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本) 周易兼義上經需傳卷第二 : 以元亨○正義曰剛健不滯者剛健則物不擁滯也文
(三國)王弼 《周易註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本) 周易兼義卷第八 : 待可動之時而興動亦不滯礙而括結也語成器而後
(三國)王弼 《周易》(四部叢刊景宋本) 卷二 : 天則行不失時矣剛健不滯文明不犯應天則大時行
解釋
解釋一
1 [stagnate]
2停留不動;不靈活
淹回水而凝滯。——《楚辭·屈原·涉江》
3心思局限於某個範圍;拘泥;粘滯;停止流動。
③ 隋唐前《天隱子》:“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則成功矣。”
④唐李邕《鶻賦》:“彼俊異之英決,豈凝滯於嫌猜?”
⑤宋太宗《逍遙詠注》:“聖人之御理也,不凝滯於物,不封執於教。”
⑥宋陳善《捫虱新話·劉道原能自攻其過》:“況古非今,不達時變,凝滯少斷,勞而無功。”
⑦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一》:“自是磊磊落落,軒豁呈露,無秋毫凝滯。”《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五年》:“ 從信 嘗游 楚 泗 間,見糧運停阻者,良由舟人乏食,日曆州縣勘給,故多凝滯。”
解釋二
猶困阻。指疑難。
〖示例〗①《南史·謝靈運傳》:“ 幾卿 詳悉故實,僕射徐勉每有凝滯,多詢訪之。”
② 唐劉知幾《史通·論贊》:“夫論者所以辯疑惑,釋凝滯。”
解釋三
聚結。
〖示例〗①《淮南子·俶真訓》:“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踴躍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其中地而凝滯,亦有以象於物者矣。”
③楊朔《風暴》:“百姓都不做聲,眼睛直盯著 喪鬥神 ,面部凝滯著不可捉摸的表情:恐怖?憤怒?仇恨?”
相關
道家鑄造並掌握有一把能夠打開延年益壽甚至能“得道登仙”之門的“金鑰匙”,這便是指道家修持者們必須天天誦念、時時持行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用通俗的話來解釋經名,就是:“太上老君”教導世人要經常保持清靜的心性。從字面上解釋,“清”,水澄澈之意,與“濁”相對。《詩·鄭風·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又,純潔無穢,明鑑不雜。《苟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淮南子·精神訓》:“耳目清,聽視達,謂之明。”《本際經》:“無染無穢,是名清淨。”《戰國策·齊四》:“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靜”,古文“夠”,《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諍。又《韻會·正韻》音淨義同。(見《康熙字典》)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本字作“諍”,注作“靜”。意即心地寧靜、不受外物干擾,安定不煩。“清”與“靜”組合成為理念詞語,便形了一個涵蘊豐湛的哲理範疇。其中便包含著“神”與“心”、“心”與“物”、“性”與“情”、“清”與“濁”、“淨”與“毒”、“靜”與“欲”、“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鬥爭;能夠以“神”(指人身中之神)制“心”、以“心”制“物”、以“性”制“情”、以“清”制“濁”、以“淨”制“毒”、以“靜”制“欲”、以“善”制“惡”,也便能夠從矛盾紛擾、功利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常清常靜,與“道”合真的境界。
考,“清靜”一說,在我國古籍哲著中最早見之於《老子》,如: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①
致虛極,守靜篤。②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③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④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⑤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⑥
老子提出:“清靜”是世人修身處世的準則。“清靜”可以消除渾濁,可以戰勝躁熱,可以遣除貪慾,可以避免煩擾之事;進而使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的“清靜”之說,為後世建樹了修身處世規範,同時也是為後人開拓了一條保健心身、益壽延年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