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璽

戰國格言璽是戰國璽印中的一類, 是研究戰國思想觀念的一項重要資料, 戰國璽印, 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但是其中有些格言璽的內容, 始終沒有得到深入的認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戰國格言璽
  • 所屬年代:戰國時期
戰國格言璽是戰國璽印中的一類, 是研究戰國思想觀念的一項重要資料, 戰國璽印, 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但是其中有些格言璽的內容, 始終沒有得到深入的認識。
以上格言璽的印文, 1. 為“青” 字, 2. 為“精” 字, 3. 為“中青” ( 或“青中” ) 二字, 4. 為 “中清” ( 或“清中” ) 和“中精” ( 或“精中” ) 二字, 5. 為 “中精” ( 或 “精中” ) 二字的變形之體,① 6. 為“中精外誠”四字, 7. 為“青明” ( 或“明青” ) 二字, 8. 為“中明” ( 或“明中” ) 二字。其中 6. 為秦印。因目前學術界對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印和秦代的印還很難區分, 故在此暫將其視為戰國時期秦國的印加以討論。其中1. 、 3. 、 7. 中的 “青” 字無疑應該讀為 “精” 或 “清” 。
關於 “中青” ( 或“青中” ) 和“中精” ( 或“精中” ) 璽, 以往學術界大都將其讀為 “中清 ” 、 “中精 ” 、 “沖青” 或 “精中 ” 、 “精忠” 。②其中 “精忠” 的讀法影響很大。其實“沖青” 一詞不見於先秦典籍,“精忠” 一詞也出現較晚, 目前已知最早見於《抱朴子》 一書, 在先秦似乎還沒有發現用例, 而且 “中青” 或 “中精” 的 “中” 是指人的內心, 並不用為動詞的“忠” , 這也是不能將其讀為“精忠” 的原因。王輝先生讀“中精外誠” 的“中精” 為“中清” , 謂“即本身廉潔無私” 。③蕭毅先生贊同這一說法。④由我指導的博士陳光田將“中精” 與 《管子·心術 》 “中不精者心不治” 的“中不精” 相聯繫, 也是富有啟發意義的一種意見。⑤
以上王輝和陳光田的兩種說法雖然很有啟發意義, 但是對這一古人的格言理解得還不夠完整深入。
我們認為以上的 “青 ” 、 “青中 ” 、 “精中” 應該讀為 “精 ” 、 “中精”或 “精中” 。但是問題遠沒有如此簡單, 將“青” 讀為“精” 只是從一個角度進行的理解, 而這一格言還可能蘊含著更為豐富的內容。對這一格言璽的理解 , “精” 字的訓釋是個關鍵。說到 “精” , 我們可以從 “精” 字的訓釋和通假習慣入手, 從幾個不同的角度談其蘊意。在稷下道家著作 《管子》 的 《心術》 上、 下和《內業》 篇裏 , “精”( 也稱 “精氣” ) 是被論述的一個綜合主題。裘錫圭先生在《稷下道家的精氣說的研究》 一文中, 對體現稷下道家思想的《管子》 中的《心術》 上、 下和 《內業》 三篇中所反映出的 “精氣” 思想進行了充分的考證。他在文中概括地綜述 《心術 》 、 《內業》 所代表的稷下道家精氣說的內容時說:
這些稷下道家認為天有一種特別精微的氣, 叫做精。物得到精氣纔能有生命, 人得到精氣纔能有思維。鬼神就是流動於天地間的精氣形成的, 人為了保持精氣, 並不斷得到新的精氣, 應該正靜寡慾, 不要過分用心, 不要為憂悲喜怒等情所擾, 飲食也要節制。這樣精氣纔會進入他的身體, 停留在他的心中, 他纔能健康聰明。精氣積累到某種程度, 就會成為其智若神而且不會遭逢天災人害的聖人。
裘錫圭先生還指出在上引典籍中 , “精” 字有時還與 “靈 ” 、 “靈氣” 、“神 ” 、 “道” 等相通, 有時甚至就是指“德” 。①典籍中“精” 字又訓為 “正 ” 、 “善 ” 、 “好” 、 “明” 、 “妙” 、 “神” 、 “精爽” 等偏於褒義的解釋, 可能都與 “精” 字又可用為“道” 、 “德” 等高等級正面含義的用法有關。在早期典籍中 , “精” 字在很多場合下用為指人心的狀態和人的品德, 也應該與“精” 最早多用為指藏於人心的“精氣” 之義, 在語詞用法上有著某種延續的因緣關係。
典籍 “精” 字可訓為“誠” 。“精誠” 一詞為同意複合詞 。《荀子·解蔽 》 “則挫其精” 楊倞注 : “精, 精誠也。 ”① 《管子·心術下》“中不精者心不治” 尹知章注 : “精, 誠至之謂也。 ”② 而“誠” 乃誠實、 老實之意。因此 “中精” 或 “精中” 就是內心誠實的意思 , “中精外誠” 就是表裏如一, 真心誠意的意思。
典籍 “精” 與“情” 字相通 。“精” 、 “情” 皆從“青” 聲, 自可通假 。《管子·水地 》 “瑕適皆見, 精也” , 郭沫若 《集校》 引孫星衍雲:“ 《事類賦》 注九引‘精’ 作‘情’ 。 ”③ 《呂氏春秋·察賢》 “弊生事精” ,④ 《潛夫論·德化》 “心精苟正則奸匿無所生” , 汪繼培箋:“ ‘精 ’ , 《治要》 作‘情’ 。 ”⑤ 《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 “弊生事精” , 俞樾按 : “生與性、 精與情, 古字並通。 ”⑥ 《荀子·修身》 “術順墨而精雜污” 楊倞注 : “ ‘精’ 當為‘情’ 。 ”⑦ 而“情” 字古代正有“實情、 真實、 誠” 的意思, 如 《墨子·非攻上 》 : “情不知其不義也, 故書其言以遺後世。 ” 孫詒讓《閒詁》 引王念孫曰 : “情、 誠通用。 ”⑧ 《讀書雜誌》 卷五之七 《精也》 : “瑕適皆見, 精也。 ” 王念孫案 : “精與情同, 情之言誠也。 ”⑨ 如此“中精外誠” 中的“精” 既訓為“誠” , 又通為 “情” , 而 “誠 ” 、 “情” 意義又相近相涵, 正可互證。
典籍“精” 字又通為“靜” , “精” 從“青” 聲 , “靜” 為雙聲字,“青 ” 、 “爭” 皆聲, 故“精” 可通“靜” 。《易·文言》 “純粹精也” ,《易·繫辭上 》 “精氣為物 ” 、 “非天下之至精, 其孰能與於此” , 《繫辭下 》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 焦循《章句》 皆謂 : “精、 靜也。 ” 又謂:“靜猶定也。 ”① 《白虎通·性情 》 : “精神者, 何謂也? 精者, 靜也, 太陰施化之氣也。 ”② 古代道家講究虛靜正定, 如《老子》 第十六章:“致虛極, 守靜篤。 ”③ 《管子·心術上》 : “動則失位, 靜乃自得, 道不遠而難極也。 ” “紛乎其若亂, 靜之而自治。 ” “位者, 謂其所立也, 人主者立於陰, 陰者靜。故曰動則失位。陰則能制陽矣, 靜則能制動矣, 故曰靜乃自得。 ” “世人之所職者精也, 去欲則宣〈寡〉 , 宣〈寡〉 則靜矣, 靜則精, 精則獨立矣。 ” “天之道虛, 地之道靜, 虛則不屈, 靜則不變, 不變則無過, 故曰不伐。 ” 《管子·心術下》 : “人能正靜者, 筋肕而骨強。能戴大圓者, 體乎大方。鏡大清者, 視乎大明。正靜不失, 日新其德, 昭知天下, 通於四極。 ”《管子·內業》 : “凡道無所, 善心安愛, 心靜氣理, 道乃可止。 ”“被道之情, 惡音與聲。脩心靜音, 道乃可得。 ” “天主正, 地主平,人主安靜。……能正能靜, 然後能定。定心在中, 耳目聰明, 四枝堅固, 可以為精舍。 ” “形不正, 德不來。中不靜( 《心術下》 作“精” ) , 心不治。 ” “凡人之生也, 必以其歡, 憂則失紀, 怒則失端,憂悲喜怒, 道乃無處, 愛欲靜之, 遇亂正之。勿引勿推, 福將自歸。彼道自來, 可藉與謀。靜則得之, 躁則失之, 靈氣在心, 一來一逝。其細無內, 其大無外, 所以失之, 以躁為害, 心能執靜, 道將自定。 ”④ 馬王堆帛書《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道法》 : “至正者靜, 至靜者  ( 聖) 。 ”① 馬王堆帛書《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正亂 》 : “上人正一, 下人靜之, 正以侍( 待) 天, 靜以須人。 ”② 其中《白虎通》 的“精者, 靜也” 和《管子·內業》 的“中不靜( 《心術下》 作“精” ) , 心不治” , 正可說明 “精” 與 “靜” 的關係。
典籍中 “誠” 又訓為 “一” 或“專一 ” 。《說苑·反質》 : “在我能因自深結其意於一, 故一心可以事百君, 百心不可以事一君, 是故誠不遠也。夫誠者, 一也。一者, 質也。君子雖有外文, 必不離內質矣。 ”③ 《呂氏春秋·精通 》 : “伯樂學相馬, 所見無非馬者, 誠乎馬也。 ”④ 賈誼 《新書·道術》 : “志操精果謂之誠, 反誠為殆。 ” ⑤ 以上兩例 “誠” 字皆 “專一” 之意。典籍有 “誠壹” 一詞 , “誠” 亦“壹” 也。《史記·貨殖列傳》 : “賣漿, 小業也, 而張氏千萬。灑削, 薄技也,而郅氏鼎食……此皆誠壹之所致。 ”⑥
從這個角度考量 , “中精” 或“精中” 又可以讀為“中靜” 或“靜中 ” , “中精外誠” 又可以理解成“內心靜定, 外事專一” 。此猶《管子·內業》 所謂 “血氣既靜, 一意摶( 專) 心” 。
典籍中 “精” 也可訓為“專” 或“純粹” 、 “純至” 。《書·大禹謨 》 :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 孔傳 : “危則難安, 微則難明, 故戒以精一, 信執其中。 ”⑦ “精一” 連言 , “精” 亦“一” 也 。《淮南子·脩務訓》 “心意不精” 高誘注 : “精, 專也。 ”⑧
《素問·靈蘭秘典論 》 “余聞精光之道” 和 《素問·八正神明論 》 “血氣始精” 中的 “精” ,① 舊注有的就訓為“純粹” 、 “純至” 。“純粹” 、“純至” 也就是 “專” 。古漢語中有“淳精” 一詞, 意為純粹不雜; 又有 “精念” 一詞, 意為“一心不變亂” , 也是“精” 可訓為“專” 的旁證。上文講過 “誠” 可訓為 “一” 或“專一” , 從這個角度看 , “中精”又可以理解為“內心專一” , “中精外誠” 也可以理解為專精誠摯,表裏如一。而 “專一” 即 “慎獨” ( 見下文) 。
典籍 “精” 字又訓為“明” , 故上引格言璽 7. 之“青明” 就應讀為 “精明” , 以往讀為 “明清” 是不對的 。“精明” 本指“五臟之精神見於聲色也” ,② 即精力旺盛, 耳目聰明。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 : “是故身精明, 難衰而堅固, 壽考無忒, 此天地之道也。 ”③後由指人身體擴展到用來指人品德上的“明潔至誠” 或“聰明純潔 ” 。《禮記·祭統》 : “是故君子之齊也, 專致其精明之德也……齊者, 精明之至也, 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 ”④ 《白虎通·雜錄》 : “齋者, 言己之意念專一精明也。 ”⑤ 馬王堆帛書《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 《道原》 有 “前知大古, 後( 後) □精明” 句,⑥ “精明” 似也用於形容品德。從這個角度考慮 , “中精” 也可以理解為“內心聰明純潔” 。上揭格言璽 8 為 “中明 ” , “中明” 與 “中精” 寓意相同。
典籍 “精” 又通為“清” 或“潔” , “精” 、 “清” 皆從“青” 聲, 自然可以相通 。“清” 與 “潔” 意本相因, 所以“中精” 當然可以讀為“中清 ” 。《楚辭·哀時命 》 : “形體白而質素兮, 中皎潔而淑清。”① “中皎潔而淑清” 就是 “中清” 。《呂氏春秋·論人》 : “離世自樂, 中情潔白, 不可量( 墨) 也。 ”② “中情潔白” 也就是 “中清” 。
馬王堆帛書《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 中有“ 【強生威,威】 生惠( 慧) , 惠( 慧) 生正 , 【正】 生靜。靜則平, 平則寧, 寧則素,素則精, 精則神” 的說法,③ 其中的 “靜、 素、 精、 神” 皆與上文的論述有關, 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窺見這些不同概念間的關係。
以上將 “精” 字訓為 “誠” , 訓為 “專” 、 訓為“明” , 通為“情” , 通為 “靜” , 通為 “清” , 這諸多義訓和通假都輾轉相因, 意義相關, 反映出圍繞著以 “精” 為中心, 古人相關思想觀念的豐富與精深。
上揭格言璽印文原釋為 “白中” , 放在格言璽部分。這方璽印還不能完全排除有是私璽的可能。但是目前戰國古璽中似乎尚未發現有 “白” 姓, 故在此仍將此璽視為格言璽。我們認為印文釋為 “白中” 或“中白” 皆可 。“中白” 的“中” 仍然是指內心, 所以“中白” 或“白中” 就是“白心” 。《管子》 有《白心》 篇, 學術界或認為屬於宋鈃、 尹文學派的著作, 或認為屬於慎到、 田駢學派的著作。裘錫圭先生認為都嫌證據不足, 而是同意蒙文通先生將其稱為 “黃老派學說” 的說法。但裘錫圭先生本人則將 《白心 》 、 《心術》 上下和 《內業》 篇的作者稱為 “稷下道家” 。①
關於 “白心” 一詞, 近年由於新出土資料的啟發, 有許多學者作過深入的考證。如周鳳武先生指出《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 三 ) 《彭祖》 中的“遠慮用素, 心白身澤( 懌) ” 中的“心白” 與《管子·白心》 有關, 又指出 《郭店楚墓竹簡》 之 《性自命出》 簡六三“貌欲莊而毋拔, 欲柔齊而泊” 中下一“欲” 字上或可補“心” 字, 讀作“心欲柔齊而泊 ” , “心泊” 即“心白” , 似與“白心” 之說有關。②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在近年對《管子·白心》 篇和“白心” 一詞的考證中, 林志鵬先生的研究最為深入。他指出 : “白心” 意為人應守心不昧, 拋棄智巧而純任本心 , “白” 可引申為“空素之意” 。③《說文解字·糸部 》 : “素, 白致( 致) 繒也。 ” 引申為實物之本然 , 《莊子·刻意》 雲 : “素也者, 謂其無所與雜也。 ”④
“白心” 就是 “使心白” , 也就是學者們指出的 《國語·周語上》的 “是故祓除其心, 以和惠民” 中的“祓除其心” 。⑤“白” 就是“素” , 就是 “虛” , 也就是 “精 ” 、 “靜 ” 、 “清” , 指讓心去除雜念, 質素虛靜, 意念專一。古人認為人心在這種狀態中, 纔能排除干擾, 更為清楚準確地認識外界外物 。《管子·心術上》 說“虛其欲, 神將入舍。掃除不絜, 神乃留處” 。“絜其宮, 開其門, 去私毋言, 神明若存” 。① “掃除不絜” 和 “絜其宮” 就是指 “使心白” 。“使心白” 就是讓心空虛白素, 即如《楚辭·哀時命》 : “形體白而質素兮, 中晈潔而淑清。 ” 王逸注 : “言己自念形體潔白, 表裏如素, 心中晈潔, 內有善性, 清明之質也。 ”② 又《管子·心術上》 : “故曰: 君子恬愉無為, 去智與故, 言虛素也。 ”③ 《呂氏春秋·分職》 : “夫君也者, 處虛服素而無智, 故能使眾智也。 ”④
要使內心空虛白素, 就要排除雜念, 驅逐機心 。《莊子·天地》 :“吾聞之吾師,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 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 則純白不備; 純白不備, 則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載也。 ”⑤ 《淮南子·精神訓 》 : “治其內不識其外, 明白太素, 無為復朴,體本抱神, 以游於天地之樊, 芒然仿佯於塵垢之外, 而消搖於無事之業。浩浩蕩蕩乎, 機械之巧弗載於心。 ”⑥ 《原道訓 》 : “故機械之心藏於胸中, 則純白不粹, 神德不全, 在身者不知, 何遠之所能懷?”⑦ 《抱朴子外篇·詰鮑 》 : “純白在胷, 機心不生。 ”⑧ 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古人常用 “玉” 來形容人之品質或心之狀態, 因 “玉” 所含之 “精氣” 較多, 且溫潤潔淨, 內外如一, 故常常用來形容君子之德和君子之心。如 《楚辭·七諫·怨思 》 : “厭白玉以為面兮, 懷琬琰以為心。 ”王逸注 : “言己施行清白, 心面若玉, 內外相副。 ”① 又如《太平經》 卷七一 “真道九首得失文訣第一百七” 說 : “其二為虛無自然者, 守形洞虛自然, 無有奇也; 身中照白, 上下若玉, 無有瑕也。 ”② “懷琬琰以為心” 和 “身中照白, 上下若玉” 都可以看作“白心” 的另一類說法。
《上博簡》 ( 七 ) 《凡物流形》 篇中有“人白為識。奚以知其白?終身自若” 一段。③不知 “人白” 與 “白心” 是否有關, 存以待考。形容 “心” 之狀態和人之品德, 古人還用 “精白” 一詞 。“精白”最初應該是指人身體中的“精氣” 一類的物質 。《老子想爾注》 :“魄, 白也, 故精白, 與元〔炁〕 同色。身為精車, 精落故當載營之。神成氣耒( 來) , 載營人身。 ” 又“精白與元炁同, 同色, 黑, 太陰中也。於人在賢( 腎) , 精藏之。安如不用為守黑, 天下常法式也。 ”④《老子想爾注》 一書的時代雖然並不很早, 但是其中對“精白” 含義的解釋, 應該來自很早的觀念。
馬王堆帛書 《二三子問》 有如下一段:
孔 = ( 孔子) 曰 : “ ‘根( 艮) 亓( 其) 北( 背) ’ 者, 言任事也。‘不獲亓( 其) 身’ 者, 精白【□□】【33上】 □也。敬宮〈官〉 任事,身【□】 □者鮮矣。亓( 其) 占曰 : ‘能精能白, 必為上客; 能白能精, 必為古( ?) 正。 ’ 以精白長眾者, 難得也,【33下】 故曰‘ 【行】亓( 其) 庭, 不見亓( 其) 人。 ’ ”①
此處之 “精白” 是對 “長眾” 的 “上客” 和“古( ?) 正” 管理“眾” 之品德的評價 。“精白” 一詞已經由指人身體中的“精氣” 開始用為指人心之狀態和人之品德 。“精白” 在這一段中, 不外乎應是“真誠 ” 、 “專一” 或 “清白” 的意思 。《漢書·賈山傳》 曰 : “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 ” 顏師古注 : “厲精而為潔白也。 ”② 《鹽鐵論·訟賢 》 : “文學曰 : ‘二公懷精白之心, 行忠正之道, 直己以事上, 竭力以徇公, 奉法推理, 不避強御, 不阿所親, 不貴妻子之養, 不顧私家之業。 ”③ 馬王堆帛書 《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君正》 有“精公無私而賞罰信, 所以治也” 一句,④ 其中“精” 字的用法可資比較。又漢代鏡銘有 “絜精白而事君” 句,⑤ “絜精白” 也就是 “潔清白” 。
馬王堆帛書 《老子》 卷前古佚書《道法》 有“故能至素至精, 悎( 浩) 彌無刑( 形) , 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的話,⑥ “至素至精” 中的“素” 和 “精” 其實就是 “精白” , 正可以與上引馬王堆帛書《二三子問》 中的 “能精能白, 必為上客; 能白能精, 必為古( ?) 正” 相比照。
以上對 “白中” 或 “中白” 璽的考釋, 可以發現其與本文第一條“中精” 璽的內容互相參照。既然 “精” 就是“素” , 也就是“白” , 因此從某個角度說 , “中精” 也是“中白” , “中白” 也就是“中精” , 兩者內容一樣可視作相涵相因, 意義接近。
上揭四方格言璽都是秦印, 印文 1. 為“中壹” 二字, 2. 為“壹心慎事” 四字 。“中壹” 的“中” 仍然是指內心 。“壹” 字古通為“一” ,“中壹” 即專心一意, 或一心一意之意 。“壹心慎事” 的 “壹心” 也是專心致志, 一心一意之意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 曰 : “高子問晏……心壹與( 歟) , 夫子之心三與( 歟) ?’ 晏子曰 : ‘善  ( 哉) !問事君。嬰聞之, 一心可以事百君, 三心不可事……嬰心非三也。 ”① 文中 “心壹” 即 “心一” , 也就是 “中壹” 。
“一” 本來即道家所謂 “道” 之別稱 , 《老子》 三十九章 :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② 《上博簡》 ( 七) 《凡物流形》 有“守一以為天地旨” 的話,③ 馬王堆帛書 《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書 《成法》 說 : “黃帝曰: 一者一而已乎? 其亦有長乎? 力黑曰: 一者, 道其本也, 胡為而無長? □□所失, 莫能守一。一之解, 察於天地。一之理, 施於四海。……罷( 彼) 必正人也, 乃能操正以正奇, 握一以知多, 除民之所害, 而寺( 持) 民之所宜。  〈總〉 凡守一, 與天地同極, 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 ”① 早期典籍常見“執一” 、 “守一” 、“抱一” 的說法, 有時是指道家養生的一種手段, 如《管子·內業》 :“大心而敢, 寬氣而廣, 其形安而不移, 能守一而棄萬苛。 ”② 這一點也被後世的道教所繼承, 如《太平經》 卷一三七至一五三壬部曰:“古今要道, 皆言守一, 可長存而不老。人知守一, 名為無極之道。人有一身, 與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 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 去則凶。無精神則死, 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一, 可以長存也。常患精神離散, 不聚於身中, 反令使隨人念而遊行也。故聖人教其守一, 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 精神自來, 莫不相應, 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③
古人常將 “知” 和 “思” 與“一” 的關係加以聯繫, 如《管子·內業 》 : “精也者, 氣之精者也。氣, 道乃生, 生乃思, 思乃知, 知乃止矣。凡心之形, 過知失生。一物能化謂之神, 一事能變謂之智, 化不易氣, 變不易智, 惟執一之君子能為此乎! 執一不失, 能君萬物。君子使物, 不為物使。 ”④ 又“摶氣如神, 萬物備存。能摶乎? 能一乎? 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 能止乎? 能已乎? 能勿求諸人而之己乎? 思之思之, 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 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 精氣之極也。四體既正, 血氣既靜, 一意摶心, 耳目不淫, 雖遠若近。 ”⑤
上一條中說過, 古人認為人心在“虛壹而靜” 的情況下, 即讓心去除雜念, 質素虛靜, 意念專一的狀態下, 纔能排除干擾, 更為清楚準確地認識外界外物。關於這一點 , 《荀子·解蔽》 有很長一段話說得很清楚:
人何以知道? 曰: 心。心何以知? 曰: 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 然而有所謂虛; 心未嘗不滿( 兩) 也, 然而有所謂一; 心未嘗不動也, 然而有所謂靜。人生而有知, 知而有志; 志也者, 臧也; 然而有所謂虛; 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心生而有知, 知而有異; 異也者, 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 兩也, 然而有所謂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心, 臥則夢, 偷則自行, 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 然而有所謂靜, 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未得道而求道者, 謂之虛壹而靜。作之, 則將須道者之虛則人, 將事道者之壹則盡, 盡將思道者靜則察。知道察, 知道行, 體道者也。虛壹而靜, 謂之大清明。……故曰: 心枝則無知, 傾則不精, 貳則疑惑。以贊稽之, 萬物可兼知也。身盡其故則美, 類不可兩也, 故知者擇一而壹焉。①
文中 “心未嘗不滿( 兩) 也, 然而有所謂一” , “然而有所謂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 , “類不可兩也, 故知者擇一而壹焉。 ” 皆可作為格言璽 “中壹” 的註腳。“中壹” 又與古代“慎獨” 觀念有關, 所謂專心致志, 一心一意其實也就是 “慎獨” 。林志鵬先生在校理《管子·心術》 “靜則精,精則獨矣” 一句時說:
張舜徽謂 “獨與一同義” , 並引《韓非子·揚榷》 : “道無雙, 故曰一, 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 為說。鵬按, 郭店楚簡《五行》 第 16 簡引 《詩·曹風·鳲鳩》 “淑人君子, 其儀一也” , 並謂 “能為一, 然後能為君子, 君子慎其獨也” , 亦可證“獨” 與“一” 同義 。《廣雅·釋詁》 : “蜀, 弌也 。 ” 《方言》 : “一, 蜀也。南楚謂之獨。 ” 錢繹《疏證》 : “ 《管子·形勢篇》 雲‘抱蜀不言,而廟堂既修。 ’ 惠氏定宇雲 : ‘抱蜀’ 即《老子 》 ‘抱一’ 也 。 ” “慎獨” 及 “精則獨” 之“獨” 皆訓為純一, 皆指內心的專一及真實狀態, 與 “誠” 相通。①
他在論述 “一” 與 “獨” 的關係時又說:宋鈃論心之修為往往以“一” 說之, 見於《白心》 者如“內固之一, 可以久長” 。又如“和以反中, 形性相葆( 抱) 。一以無貳, 是謂知道。將欲服之, 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 。所謂“一” 皆專一、 純一不雜之意, 實與儒家子思一派“慎獨” 之“獨” 相通 。……《禮記·中庸》 、 《大學》 皆見“慎其獨” 。戴君仁指出, 此語又見《荀子·不苟》 、 《禮記·禮器》 , 鄭玄注:“少其牲物, 致誠愨 。 ” “致誠愨” 正解“慎獨” 。《說苑·反質 》 : “誠者, 一也。 ” 一即是獨。戴氏進一步說 : “慎訓誠, 乃動詞之誠; 獨即誠體, 純一不雜, 乃名詞之誠。慎其獨即誠其誠,亦即致其誠。 ” 他並認為 《大學 》 、 《中庸》 即荀子所言之 “慎獨”應當都作 “致誠” 講, 並認為荀子及 《大學》 所說之 “慎獨” 乃受道家的影響( 舉 《莊子大宗師 》 “見獨” 為例) , 而改變道家所使用術語的意義, 使趨於平實。鵬按 , “慎獨” 與“致誠” 內涵相通, 戴氏說是。……
學者對儒家 “慎獨” 之義頗有爭論, 筆者以為梁濤所論最近實, 他說 : “ 《大學》 、 《中庸》 的慎獨是對‘誠’ 而言, 而《五行》 則是對 ‘仁義禮智聖’ , 但根據 《五行》 的規定 , ‘德之行五,和為之德 ’ 、 ‘形於內’ 的五行也就是一種內心之德, 它與‘誠’在精神實質上仍是一致的。……所以根據《大學》 、 《中庸》 、《五行》 等篇的內容, 慎獨的‘獨’ 應理解為內心的專一, 內心的真實狀態, 慎獨即不論在獨處時還是在大庭廣眾下, 均要戒慎地保持內心的專一, 保持內心的誠。 ” 所論正與戴君仁說相合。①
這些解釋我們認為都非常精到。
上文第一節說過“誠” 可訓為“一” 或“專一” , 因此“中精” 又可以理解為 “內心專一” , “中精外誠” 也可以理解為專精誠摯, 表裏如一。這樣看來 “中精” 和“中精外誠” 與“中壹” 也可以互相印證。
以上討論的幾組戰國格言璽, 其思想觀念大都與“稷下道家”或稱黃老思想有關。近年來隨著出土文獻中關涉黃老思想的內容越來越多, 學術界重新掀起研究黃老思想的熱潮。相信本文的探討會對這一研究有所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