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紋伯勞

虎紋伯勞

虎紋伯勞(學名:Lanius tigrinus):全長165毫米左右。雄性成鳥:額基、眼先和寬闊的貫眼紋黑色;前額、頭頂至後頸藍灰色;上體餘部包括肩羽及翅上覆羽栗紅褐色,雜以黑色波狀橫斑;飛羽暗褐色,外翻具棕褐色羽緣;尾羽棕褐色,具不明顯的褐色橫斑,外側尾羽端緣棕白色;下體純白色,兩脅略沾藍灰色;覆腿羽白雜以黑斑。雌性成鳥羽色與雄鳥相似,但前額基部黑色較小,眼先及過眼黑紋沾褐,頭頂灰色及背羽的栗褐色均不如雄鳥鮮艷;脅部綴以黑褐色鱗狀橫斑。

一般棲息於樹林、分布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喜棲於疏林邊緣以及巢址選在帶荊棘的灌木洋槐等闊葉樹。性格兇猛,常停棲在固定場所,尋覓和抓捕獵物。主要食物是昆蟲,特別是蝗蟲、蟋蟀、甲蟲、臭蟲、蝴蝶和飛蛾,也吃小鳥和蜥蜴。分布於亞洲多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鳥,頭頂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額基部、眼先向後,經頭側過眼達於耳區,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內側翅覆羽為栗褐色,各羽具數條黑色鱗狀斑,使整體顯現密集的黑色橫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寬約1.5毫米的暗褐色隱橫紋,橫紋之間的間隔約1.5-2厘米,外側尾羽具淺淡色端;飛羽暗褐色,各羽外緣染以棕紅,內側飛羽更為顯著,最內側數枚飛羽(三級飛羽)的內、外均染棕紅,並有類似尾羽的暗褐色隱橫紋。下體幾全部為純白色,僅脅部顯有暗灰色澤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鱗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橫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額基黑色斑較小;眼先和眉紋暗灰白色;胸側及兩脅白色,雜有黑褐色橫斑;餘部與雄鳥相似,但羽色不及雄鳥鮮亮。
幼鳥,頭頂與背羽均為栗褐色,滿布黑褐色橫斑,過眼紋褐色或不顯著,下體的胸、脅部滿布黑褐色鱗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趾和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3-29g,♀24-28g;體長♂154-190mm,♀147-192mm;嘴峰♂12-18mm,♀12-18mm;翅♂80-119mm,♀77-94mm;尾♂65-95mm,♀65-90mm;跗蹠♂21-27mm,♀21-2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地海拔300-2100米。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森林和林緣地帶,尤以開闊的次生闊葉林、灌木林和林緣灌叢地帶較常見。也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從低山(例如山東省煙臺崑嵛山的海拔100米處)至中山(例如北京延慶縣山區的海拔900米處),均採到過它的巢。分布雖然較廣泛,但種群密度較低,而且多分布在紅尾伯勞較少的地區,受到後者的排擠。喜棲息在疏林邊緣,帶荊棘的灌本以及洋槐等闊葉樹,是經常選用的巢址。

生活習性

多見停息在灌木、喬木的頂端或電線上。 四處張望,尋找食物,當發現空中或地面的獵物後往往急飛捕食,捕食後多返回原棲息處取食或轉往別處。性較兇猛,不僅捕食昆蟲,有時也會襲擊小鳥。
典型的伯勞習性,喜在多林地帶,不如紅尾伯勞顯眼,多藏身於林中。性兇猛,不僅捕蟲為食,還會襲擊小鳥和鼠類。食物中絕大部分是害蟲,如熊蜂、蝗蟲、松毛蟲、蠅類及各種昆蟲。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取食少量植物。鳥胃內昆蟲及蟲卵占取食頻次的81.9%,植物性食物桑椹和雜草種子占18.1%。

分布範圍

原產地: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馬來西亞、緬甸、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泰國、越南。
旅鳥:中國台灣和香港、菲律賓。
虎紋伯勞分布圖虎紋伯勞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滿窩卵4-7枚,以4枚者較普遍。卵淡青色至淡粉紅色,上具淡灰藍及暗褐色斑點,在鈍端較集中。卵重3.0-3.8克,日產1卵。孵卵由雌鳥擔任,孵化期13-15天。雌鳥在孵卵時,雄鳥擔任警戒並常銜蟲飼餵雌鳥。由兩性共同育雛,平均每小時餵雛17-24次。雛鳥留巢期13-15天。破殼雛重約2克,5日齡時睜眼,離巢前體重24.5-26.7克。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