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蘭州城市學院文學院是
蘭州城市學院歷史較久、辦學規模最大、辦學實力最強的二級學院之一。 文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8年的蘭州師專中文科。其間,經歷了60年代的學校停辦,1978年的隨著學校恢復辦學而改名為中文系等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2006年蘭州師專升本為蘭州城市學院,中文系也正式開始本科層次辦學。2007年底,學校決定將中文系升格改建為文學院,設“三系一部”以及兩個研究所:即
漢語言文學系、
秘書學系、
對外漢語系和公共綜合教學部;
甘肅方言研究所和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文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學生1500餘人。文學院在全省高校文學院系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影響力和知名度日益擴大。回顧文學院50年的辦學歷史,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特色:
一是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風尚優、學歷層次高、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好、學科配置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近幾年,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文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突飛猛進:一方面積極引進緊缺專業的高學歷人才;另一方面,立足本院實際,鼓勵青年教師攻讀省外名校博士或碩士。本院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13人,其中博士後4人;碩士22人。研究生以上學歷占到近70%。
二是加強學科建設,努力形成自身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現代漢語與方言”、“中國古代小說戲劇”兩個學科首批進入校級重點學科;“
現代漢語”、“
中國現當代文學” 獲準列為省級精品課程,“
美學”、“
古代文學”、“
現代文學”也已成為校級精品課程。同時,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秉承“和德積中,英華發外”的“院訓”,突出本院的專業特色,鑄造本院的文化精神,使之成為培育人才的沃土。
三是立足於科研強系。全院教師共發表論文300餘篇,專著15部,主編或參編教材26部;科研立項包括國家級2項,省級16項,廳級23項;獲甘肅省成果社科獎10項,省高校社科成果獎14項。本院教師所從事的甘肅方言研究、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
陶淵明研究、
女性文學研究、
通識教育研究等多項專題研究已在省內外學術界引起反響和關注。同時,通過舉辦大型學術會議,加強交流,培訓人才,拓展學術視野和領域,擴大影響。僅2008年,就成功舉辦“西北方言與民俗國際學術研討會”和“《
方言》雜誌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均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揚,擴大了學校的對外影響,提升了本院的知名度。
兩個專業研究所的長足發展,更為文學院的騰飛插上了強健的翅膀。
甘肅方言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所長由學校引進的甘肅省首位語言學博士莫超教授擔任。“甘肅方言研究所”的研究填補了國內方言研究的空白,在白龍江流域方言、
蘭州方言、河州方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為國內外學界高度評價的成果。現已形成由多位年輕博士組成的學術梯隊,出版相關專著8部,在核心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所長由《
紅樓夢》研究專家
宋子俊教授擔任。“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在甘肅省及西北高校尚屬首家。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由
甘肅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國發行,現已出刊6輯,每輯25萬字;其中本院教師的論文占一半以上。《叢刊》的連續出版,已引起國內學術界廣泛關注。《叢刊》已進入全國中文期刊檢索網。
適應時代的發展,文學院積極轉變辦學觀念,確立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術科研為支柱,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辦學指導思想,經過全院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工作、學生素質教育及管理工作、校園文化活動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文學院全體師生決心在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勇於面對挑戰,搶抓機遇,迎難而上,以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精神,建設一流的、富於特色的院系,為學校的全面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下屬系部
秘書學系
秘書學系是文學院適應學校結構調整和功能轉型,創辦套用型專業而設定的教學系;其主幹專業為中英文高級文秘。該系是在原文學理論與寫作教研室基礎上整合組建而成。
文學理論與寫作教研室由
文藝學和寫作兩個學科組成,主要承擔中文專業主幹課程文學理論與寫作的教學工作,此外還兼有美學、
中國文學批評史、
邏輯學等教學任務。教研室現有成員13人,其中專職教師8人,兼課教師5人。現任系主任為當代先鋒評論家、
山東大學博士後、蘭州城市學院校聘教授
張懿紅。從職稱結構看,有兼職研究員1人,副教授3人,講師10人;從學歷結構看,有博士後1人,碩士9人;從歷史上看,甘肅省知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家梁天相、梁勝明教授曾任教席,其中
梁勝明先生至今還在擔任教學任務。
本教研室人員構成合理,學緣互補,梯隊互動,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已形成較為明顯的研究領域和方向,比較明顯的有葛正方老師的新詩教學與寫作,梁勝明老師的當代文藝理論、思潮研究,朱忠元老師的大眾文化批評、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范建剛、李映冰老師的
西方哲學、美學、文學理論研究,閆新艷老師
民俗文化理論研究,董沼、米文佐、李韶華、魯彩萍老師也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形成鮮明的特色。在《
蘭州大學學報》、《文學理論與批評》、《
當代文壇》、《
西北師大學報》、《
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發表詩歌等文學作品多篇(首),參編教材多部,出版專著一部;承擔地廳級項目2項,省級社科項目2項。在學有所長、學有所專的基礎上,多年來開設新詩寫作和大眾文化批評兩門選修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本教研室教師主講的《美學》課程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正在創造條件申報省級精品課程。
以葛正方老師為主指導的學生社團——“
激流文學社”、“大漠詩社”和社團所辦的文學刊物《
激流》、《
大漠》在省內高校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為活躍校園生活、提升校園文化,鍛鍊學生能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畢業的社員中有多人的創作在省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其中文學院2007界畢業生
苗恆是80後作家、國際華語作協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鄭州市作協會員、
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名譽副總編。出版《
青春的胴體》《
淚水飛揚》等書。
教研室
文學院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教研室集合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兩個學科的精兵強將,共有9名教師,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博士3名,高學歷和高職稱教師占到80%。
教研室還承擔了多項省級科研項目。如雷岩嶺教授主持的甘肅省教育廳項目《蕭紅創作的系列研究》(1995年)、《50-70年代女作家創作比較研究》(2003年)、《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城市表述與鄉村敘事的歷史文化脈絡探究》(2005年),甘肅省社科科學活動基金會項目《性別言說——架構在歷史、文化之間》;王驍勇副教授主持的教育廳研究生導師項目《中外文學視野中的小城文化》(2006年);張懿紅副教授主持的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鄉土文學、西部文明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2007年)。
此外,教研室開設的《中國現代文學》課,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國當代文學》被蘭州城市學院評為校級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