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豬

蘭嶼豬

蘭嶼豬(Lanyu pig):是哺乳綱豬科的人工培育的偶蹄動物。成熟個體體重平均不超過80千克,耳小豎立,鼻鏡黑色,鼻孔大。四肢粗短強健,毛色黝黑且具光澤,其頸部至背部長有剛毛,背部些許凹背。後肢與地垂直。乳頭6對。

原產於中國台灣島蘭嶼小體型的小耳豬種,最早起源自達悟人先民馴化的歐亞野豬,為國家級保種族群。過去因具高經濟效益之外來品種興起而一度被忽略,直至1975年台灣大學畜牧系(現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引進保種,並選育為實驗用豬種才逐漸受到重視。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主要價值,

物種學史

蘭嶼豬屬歐亞野豬物種,起源於六十萬年前,在冰河時期從島嶼東南亞播遷來到中國台灣島,大約一萬年前被人類馴化。後因海水上漲而遭地理隔離,保留了遺傳獨特性。故此除台灣以外,世界各地尚未尋獲與蘭嶼豬基因相似的野豬或家豬種。
蘭嶼豬為中國台灣島小體型的小耳豬種,五月齡體重不及20千克,成熟體重少70千克的迷你豬種,為蘭嶼原住民生活中最貼切的家畜,飼養在居家旁。在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占領台灣以前,台灣地區已有所謂紅毛小耳豬,該豬種後來與來自中國大陸之中國豬種交配,生產黑色小耳豬,當地人稱為“生番種”。此種豬雖馴養年代已久,但性情仍較粗暴且當地居民大多采放牧方式飼養,外表特徵為耳尖且直立,故當時又名小耳種。然自台灣地區開始飼養高經濟效益之外來品種後,即逐漸被淘汰。直到1975年台灣大學畜牧系李登元教授自離島蘭雨引進當地小型黑色豬種,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用小型豬的選育工作,與藍瑞斯雜交後培育成李宋系實驗用豬種,小耳豬才被生物醫學界重視。由於蘭嶼地區的迅速開發,民生改善,及當地人對食肉品質需求提高,蘭島民開始引進洋種豬並混雜飼養,使純種蘭嶼豬不易在蘭嶼被保留下來。因此在1980年6月由台灣農業發展委員會中央加速農村建設“迷你豬採種計畫”經費補助下,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自蘭嶼引進4公16母,做為繁殖種群,建立醫學研究用迷你豬基礎族群(台東種畜繁殖場,1996)。但因圈養在一個坡林地,自成為一個逢機配種的豬群,每年維持15公45母的一歲齡以上的種豬,在1987年被納入國家級保種種原族群,並繁殖推廣給台灣地區之小養豬戶或供醫學試驗研究用。

形態特徵

蘭嶼豬軀幹呈長方形,體型短小,頭長嘴尖,顏面平整,少皺紋,兩眼中間有少許川形皺紋。耳小豎立,鼻鏡黑色,鼻孔大。四肢粗短強健,毛色黝黑且具光澤,其頸部至背部長有剛毛,背部些許凹背。後肢與地垂直。乳頭6對。
皮膚毛色為黑色具光澤,毛質短而黑。體軀呈長方形,體型較小;頸部起至背部有剛毛,背部些許凹背。公豬睪丸緊接臀部。四肢粗短強健,腳呈X字形腳掌貼地,蹄部緊密著地,後腳與地垂直。尾巴常不停的擺動,像似趕蒼蠅。一般而言,依體型上可概略分為精肉型與肥肉型兩種:精肉型之顏面長,鼻孔寬圓,四肢高而瘦長,頭部細長,耳朵稍大前傾,前胸狹窄;而肥肉型則鼻孔稍尖,體型短,頭部豐滿,四肢矮短細小,耳朵較小,豎立,前胸寬度厚些。
成年豬體長(84.1±3.99)厘米,體高(50.5±2.48)厘米,頭長(27.9±1.60)厘米,頭寬(10.9±0.51)厘米。肋骨14對(第10-14對為假肋)。

生活習性

適應亞熱帶濕熱氣候,耐粗飼、抗病力強。蘭嶼豬母豬妊娠期(114±3)天,出生產仔總頭數約為 7 頭。初生窩產仔數(8.10±2.87)頭;窩產活仔數(7.09±2.74)頭;3周齡活仔數(6.03±2.73)頭;8周齡活仔數(5.70±2.31)頭。育肥性能蘭嶼豬料重比為3.18。
仔豬初生個體重(0.67±0.13)千克;4周齡體重(3.23±0.75)千克;8周齡體重(5.49±1.85)千克;6月齡體重(19.38±7.74)千克;12月齡體重(45.62±10.45)千克。

主要價值

傳統上中國台灣蘭嶼縣人家家戶戶都會養豬,對中國台灣島達悟人島民而言,豬是財富的象徵,地位甚至比狗更高。豬在蘭嶼的歲時祭儀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每年飛魚季開始的招魚祭,豬是獻祭海神的牲禮。
其後由蘭嶼地區對食肉品質需求提高,當地居民引進外來豬種混雜飼養,使純種蘭嶼豬難以原地保存。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畜試所台東場)在中央經費補助下,於1980年6月自蘭嶼引進4公16母作為繁殖種群,並繁殖推廣給台灣地區之小養豬戶或供醫學試驗研究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