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由前蘇聯於60年代中期研製,7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的R—23空對空飛彈是米格—33戰鬥機的標準攔射武器,該彈的北約編號為AA—7,綽號“尖頂”。羅馬尼亞曾專利仿製生產,代號為 A—911。R—23的導引頭也有半主動雷達和紅外製導兩種。後來的改進型稱之為R—24,但R—24在外形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AA-7空空飛彈
  •  最大射程:35km
  • 最小射程:4000m 
  • 最大速度:M2
基本資料,主要數據,設計特點,建造背景,兩種改型,

基本資料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由前蘇聯於60年代中期研製,7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的R—23空對空飛彈是米格—33戰鬥機的標準攔射武器,該彈的北約編號為AA—7,綽號“尖頂”。羅馬尼亞曾專利仿製生產,代號為 A—911。R—23的導引頭也有半主動雷達和紅外製導兩種。後來的改進型稱之為R—24,但R—24在外形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主要數據

最大射程:35km(Р-23Р)25km(Р-23Т)25km(Р-24Р)35km(Р-24Т)  最小射程:4000m  最大速度:M2  制導系統: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半主動雷達末制導(Р-23Р/24Р)  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被動紅外末制導(Р-23Т/24Т)  引信:主動雷達引信和主動雷射引信(Р-40Р/РД、Р-40Т/ТД)   戰鬥部:高爆炸藥,重25kg  動力裝置: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223kg(Р-23Р);217kg(Р-23Т);250kg(Р-24Р);248km(Р-24Т)  彈長:4.46m(Р-23Р);4.18m((Р-23Т);4.8m(Р-24Р/Т)  彈徑:200mm(Р-23Р/Т)230mm(Р-24Р/Т)  翼展:1000mm(Р-23Р/Т)972mm(Р-24Р);1000mm(Р-24Т)、
 最大射程:35km(Р-23Р)25km(Р-23Т)25km(Р-24Р)35km(Р-24Т)  最小射程:4000m  最大速度:M2  制導系統: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半主動雷達末制導(Р-23Р/24Р)  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被動紅外末制導(Р-23Т/24Т)  引信:主動雷達引信和主動雷射引信(Р-40Р/РД、Р-40Т/ТД)
戰鬥部:高爆炸藥,重25kg  動力裝置: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223kg(Р-23Р);217kg(Р-23Т);250kg(Р-24Р);248km(Р-24Т)  彈長:4.46m(Р-23Р);4.18m((Р-23Т);4.8m(Р-24Р/Т)  彈徑:200mm(Р-23Р/Т)230mm(Р-24Р/Т)  翼展:1000mm(Р-23Р/Т)972mm(Р-24Р);1000mm(Р-24Т)、
最大射程:35km(Р-23Р)25km(Р-23Т)25km(Р-24Р)35km(Р-24Т)
最小射程:4000m
最大速度:M2
制導系統: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半主動雷達末制導(Р-23Р/24Р)
無線電指令中制導和被動紅外末制導(Р-23Т/24Т)
引信:主動雷達引信和主動雷射引信(Р-40Р/РД、Р-40Т/ТД)
動力裝置: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223kg(Р-23Р);217kg(Р-23Т);250kg(Р-24Р);248km(Р-24Т)
彈長:4.46m(Р-23Р);4.18m((Р-23Т);4.8m(Р-24Р/Т)
彈徑:200mm(Р-23Р/Т)230mm(Р-24Р/Т)
翼展:1000mm(Р-23Р/Т)972mm(Р-24Р);1000mm(Р-24Т)、

設計特點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首次採用帶固定式小前翼的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即4片小的切梢三角形安定面裝在彈體前部,4片大的切梢三角形彈翼固定安裝在彈體中部,4片小的後斜切梢舵面裝在彈體尾部。這種獨特的氣動外形布局,使該彈獲得較大的橫向過載,有利於提高末端攻擊時的機動性;此外,舵面可差動偏轉,起橫滾穩定作用。由於該彈是專門為俄羅斯前線戰術空軍戰鬥機與敵戰鬥機實現中距空戰而設計的,因此與專門為攔擊敵轟炸機而設計的雷達型中距空空飛彈有顯著區別,既要求體積小、重量輕,還要求過載大、穩定性好。

建造背景

蘇聯AA-7空空飛彈
該彈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前線戰術空軍殲擊機的第一種中距雷達型空空飛彈,屬於第二代中距空空飛彈,載機為蘇聯的新一代殲擊機——米格-23。研製單位是由伊凡.托羅波夫領導的第134試驗設計局,即現在的“三角旗”機械製造設計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蘇聯軍工設計局體制再次調整時改為現名。
1961年,安德烈.利亞平取代伊凡.托羅波夫,任該設計局總設計師。該彈於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К-23和Изд.340,1969年進入蘇聯前線戰術空軍服役,空軍使用代號為Р-23Р。
1973年,“三角旗”飛彈設計局推出了P-23(西方國家稱之為AA-7“尖頂”)中程空-空飛彈。這種飛彈後來發展了兩種改型:裝有紅外尋的制導系統的P-23T和裝有半自主式雷達尋的制導系統的P-23P。P-23P飛彈的雷達尋的制導系統是在用脈衝方法對信息進行累計-等差處理基礎上,採用都卜勒截獲原理。P-23P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俄羅斯在中程空-空飛彈方面超過了西方。1978年以後,英國才遲遲推出裝有單脈衝雷達尋的制導系統的中程空-空飛彈。
隨後,“三角旗”飛彈設計局在進一步提高P-23飛彈功重比和抗干擾能力的基礎上又推出了P-24(西方國家仍稱之為AA-7“尖頂”)飛彈。P-24後來發展了兩種改型:裝有紅外尋的制導系統的P-24T和裝有半自主式雷達尋的制導系統的P-24P。

兩種改型

蘇聯AA-7空空飛彈
該彈有多種改進型,70年代末發展的改進型Р-24Р/Т(R-24R/T),於1981年開始服役。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7“尖頂”。該系列飛彈曾大量出口,並在中東戰場使用,2008年仍在俄羅斯和各出口國家的空/海軍服役。
在改進研製過程中,曾與1971年完成仿製的美國“麻雀”空空飛彈的樣彈——代號為К-25,進行數次競爭性對比試射,表明其總體性能居於優勢,即機動性更好、射程更遠、抗干擾性更好,因而獲準投入批生產,放棄了仿製的美國“麻雀”空空飛彈的樣彈К-25。在研製К-23/24上所積累的經驗,如閉環液壓舵機、活動式舵面等,為後來研製新一代中距空空飛彈Р-27提供了技術儲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