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R-27是三角旗設計局於1970年代中期主導發展的中長程空對空
飛彈,有很強抗干擾能力的(
西方國家稱之為AA-10“阿摩拉”)。這種飛彈後來發展了多種種改型,以配備在MiG一29、 Su-27等戰鬥機上。
設計特點
俄羅斯曾宣稱還有型號R-27EE的最新型飛彈在發展中,它是一種專門對付空中
預警管制機的反輻射空對空飛彈,據說有效射程高達100公里以上。由於R一77系列也在發展相同用途的系統,缺乏經費的俄羅斯極可能會停止R-27EE的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
R-27的外形極具特色,彈體中段的4片大型倒梯形彈翼構成主要的控制面,褡配尋標頭段的4片梯形穩定翼和彈體未段的4片固定式雙三角尾翼。雖然基本氣動布局相同,但R-27的增程型為延伸射程,後段彈體換裝了直徑和長度略增的固態火箭發動機,使飛彈全長至少增加了0.7公尺。各型R-27均裝有一個重量39公斤的延伸桿狀彈頭和主動無線電近發引信,其中R-27EM為了提高對低空目標的獵殺能力,引信位置改在控制
翼的後方。
建造背景
AA-10為前
蘇聯“服役旗”設計局研製的中程空空飛彈系列,蘇聯的代號是P-27,英文表示為R-27,初始型AA-10A於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主要載機是米格-21CM、米格-29、蘇-27等飛機。AA-10A空空飛彈採用無線電修正+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裝一個39公斤重的桿式殺傷彈頭。第一種改進型AA-10B飛彈彈長縮短到3.8米,發射重量245公斤,射程0.5~70公里,其餘性能與A型相同。C型彈體加長到4.78米,發射重量增加到350公斤,制導和彈頭與A型相同,射程為0.5~130公里,1985~1986年裝備部隊,主要載機是米格-29C/K/M、蘇-27K、蘇-35、雅克-141等。D型採用紅外尋的制導,也於1985~1986年開始服役。1990~1992年一種代號P-27AЭ的新型AA-10飛彈開始裝備,該型彈長4.78米,彈徑0.26米,翼展0.8米,起飛重量350公斤,射程0.5~130公里,採用無線電修正+主動雷達尋的制導。1992~1994年又一種代號為P-27ЭM的新型AA-10飛彈開始裝備部隊,該型號與P-27AЭ飛彈尺寸和重量相同,制導改為半主動雷達尋的,射程為0.5~170公里。幾種改進型AA-10空空飛彈已經成為
俄羅斯戰鬥機的主要空戰
武器。
多種改型
與先前的蘇制飛彈相同,R-27有雷達導引型和紅外線導引型兩大系統,自1982年量產以來至少已推出7種型號,分別是:
R-27T :中程慣性指揮修正暨紅外線導引型,最大射程約40公里。
R-27PS :供MiG-27D/K攻擊機使用的特種短程紅外線導引型,最大射程不詳。
R-27R:中程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50公里。
R-27ET: R-27T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70公里。
R-27ER: R-27R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75公里。
R-27AE:長程慣性指揮修正暨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80公里,具有較佳的低空目標攻擊能力和電子反反制能力。
R-27EM:長程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110公里,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