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AA-6 空空飛彈

俄AA-6 空空飛彈

AA—6 “毒辣”也是一種可互換紅外和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的中距空對空飛彈。該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但其主操縱面不是鴨翼而是後彈翼。大後掠角梯形彈翼的後緣設有 4個操縱舵面,用以控制飛彈的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AA-6 空空飛彈
  • 全彈質量:467千克
  • 飛行速度:3500千米/時的目標
  • 可攻擊高度:30000米
  • 俄文名:K-40(R-40)
概述,基本情況,技術性能,

概述

70年代初,“三角旗”飛彈設計局和比斯諾瓦特總設計師共同研製出專門用於攔截高空目標的Р-40II中程空-空飛彈(西方國家稱之為AA-6“毒辣”)。
後來,Р-40II1發展了兩種 改型:裝有半自主式雷達制導系統的Р-40PII1和裝有紅外尋的制導系統的Р-40TII1。1970年開始服役,主要用於裝備米格-25及米格-31飛機。其配用的導引頭有半主動雷達和紅外兩種,可在地面互換。

基本情況

俄AA-6 空空飛彈
該彈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國土防空截擊機的第二種遠距雷達型空空飛彈,屬於第二代遠距空空飛彈,載機為蘇聯的新一代遠程國土防空截擊機——米格-25П,用來攔擊美國的B-70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和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由馬圖斯.比斯諾瓦特領導的第4試驗設計局,即現在的“閃電”(Молния)機械製造設計局,於1962年2月開始配套研製一種新型遠程空空飛彈,取代現役的P-4飛彈,給出的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К-40(K-40)和Изд.46(Izd.46)。
該彈1969年投入批生產,1970年開始裝備米格-25П,在空軍服役的使用代號為:半主動雷達型Р-40Р(R-40R)和被動紅外型Р-40Т(R-40T)。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6“毒辣”(Acrid)。該彈於1991年停產,至今仍在俄羅斯和各出口國家的空/海軍服役。
結構和性能特點 該彈採用與К-5和К-8相同的鴨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裝在彈頭後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彈翼裝在彈體後部,4片彈翼後緣各帶有1個橫滾穩定片。兩對彈翼和舵面分別位於相互垂直的兩個平面內,呈X-X配置。該彈在結構上亦採用艙段布局,從前到後為:導引頭,舵機和能源,戰鬥部和引信,主發動機,助推發動機和指令接受裝置。這種模組化艙段布局使該彈在艙段結構上具有互換性,通過雷達/紅外導引頭等不同部件的互換,形成一個能滿足不同作戰使用要求的空空飛彈系列。

俄AA-6 空空飛彈
該彈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兩級式固體火箭發動機,主發動機在前,兩個排氣噴口位於發動機艙後部的彈體兩側,與相鄰彈翼的後緣平齊;助推發動機艙位於彈體後部,用於飛彈發射時使之加速。受當時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這種結構特點使該飛彈成為前蘇聯/俄羅斯的空空飛彈武庫中飛彈長度之最(長6.3m),比其後繼型Р-33(長4.15m)遠距空空飛彈和正在研製的Р-37(長4.232m)和Р-72(長5.60m)超遠距空空飛彈都長。這種有利於彈道穩定的細長彈體,加上有利於重心穩定的發動機噴口在彈體兩側配置,使該飛彈特別適宜於高空高速攔截攻擊。
該彈在制導系統結構上的特點,是首次採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加慣性制導作為中制導、半主動雷達或被動紅外製導作為末制導的複合制導技術,兩個大的邊條形無線電接收天線裝在彈翼正前方的彈體兩側,一個後視無線電接收天線裝在飛彈的流線型尾部的正下方。該彈在引信配置上的特點,是同時採用主動雷達引信和主動雷射引信,前者的兩對小的收發天線分別安裝在兩個大的邊條形無線電接收天線的兩側,後者的4個引信視窗分別處於舵機艙段彈體兩側。

技術性能

俄AA-6 空空飛彈
最大射程:50km(Р-40P) 80km(Р-40РД) 20km(Р-40Т) 50km(Р-40ТД)
最小射程:2000m
最大速度:M2.2
制導系統:無線電指令修正加慣性中制導和半主動雷達末制導(Р-40Р/РД)
無線電指令修正加慣性中制導和被動紅外末制導(Р-40Т/ТД)
引 信: 主動雷達引信和主動雷射引信(Р-40Р/РД、P-40Т/ТД)
戰 斗 部: 高爆炸藥,重40kg
動力裝置: 兩級式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4 75kg(Р-40Р) 500kg(Р-40РД) 475kg(Р-40Т/ТД)
彈 長:6.3m(Р-40Р/РД) 5.8m((Р-40Т/ТД)
彈 徑: 310mm
翼 展:475kg(Р-40Р) 500kg(Р-40РД) 475kg(Р-40Т/Т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