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公共運輸

蘇州市公共運輸

蘇州城市公交由蘇州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統一管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蘇州市城市公交營運線路只有11條,營運車輛111輛,年行駛總里程為407.4萬公里,僅市公交公司獨家經營,停車場1個,修理保養場2個。公交集團化後大力推進公交線路等資源最佳化整合,公交首末站、專用道、保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有力推進,公交運力供給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14年實現市區夏季公車空調全覆蓋目標。蘇州是全國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城市之一。

到2018年10月,蘇州已擁有常規公交線路389條,營運車輛4887輛,公共運輸機動化分擔率達61.5%,軌道交通最高日客運量達125萬人次。公交線網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地級市第一。主幹道公交專用道覆蓋率100%。在2018年圓滿完成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驗收評審,驗收組專家給出高度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公共運輸
  • 外文名:Suzhou public transport
  • 管理部門:蘇州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
  • 公交營運車輛:4887輛(2018年10月)
  • 公交線網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2018年10月)
  • 公交線路:389條(2018年10月)
公交公司,站牌與規格,站牌讀法,常見排版一,常見排版二,常見規格三,快線站牌,假日專線站牌,好行站牌,社巴站牌,新惠站牌,交通常識,番號及線路,線路番號命名規則,常規線路,區間線路,長線,社區巴士,快線公交,大站車,高峰線,環線,單向循環線和環形折返線,旅遊線路,專線,夜間線路,支線,臨時線,城際公交,蘇州好行,公車輛,單層車輛,雙層車輛,機動車及代車,蘇州市公共汽車乘車規則,軌道交通,蘇州市軌道交通乘車規則,有軌電車,線路概要,蘇州市有軌電車乘車規則,計程車,慢行系統,發展歷史,歷史上的公交公司,85年市區公共汽車線路情況,59年與85年市區公交對比,其它,車輛自編號,票價,乘車注意,相關政府網站,備註,

公交公司

公交:
序號
公司名稱
公司簡稱
1
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蘇州公交/市公交
2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園區公交
3
蘇州高新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高新區公交/新區公交
4
蘇州市吳中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吳中公交
5
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相城公交
6
蘇州好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好行旅遊
7
蘇州工業園區新惠巴士有限公司
新惠巴士
捷運:
9.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有軌電車:
10.蘇州高新有軌電車有限公司

    站牌與規格

    以下是蘇州的公交站牌大致分類。目錄“一”“二”“三”等僅作排序用,不代表定義,排序不分先後。站牌規格僅供參考。
    除好行旅遊初期的公交站牌以外,線路停靠站點一般依次從右往左讀。

    站牌讀法

    如右圖排版的站牌:
    站牌讀法說明站牌讀法說明
    框1:公交線路番號;
    框2:本站站名;
    框3:下一站(終點站無)
    框4:該線路走向開始執行時間(部分站牌可能無)
    框5:線路走向表,其中標紅字型指本站;
    框6:被標註站點附近有捷運站;
    [2017年客管處對換乘標誌重新設計,增加了捷運線路信息,如6A;重新設計前的標誌如6B;全線無捷運換乘的會有一個倒三角指在當前站上,如6C]
    框7:線路開往方向;
    框8:線路運營信息;
    框9:線路運營公司;
    框10:票價信息;
    框11:一個向左指的箭頭,表示線路停靠站點應依次從右往左讀;
    框12:司標(運營公司標誌);
    框13:“今日蘇州公交”公眾號;
    [2017年1月1日後起執行的站牌上增加“今日蘇州公交”碼,如13A;2017年2月22日後起執行的園區公交站牌使用“園區公交”碼替代“今日蘇州公交”碼,如13B,其最早在258路站牌上開始使用]
    框14:線路支持金融IC卡(閃付)支付。
    框1中字型的顏色及框11中箭頭的顏色與其運營公司有關,其對應關係見下表:
    公司名稱
    顏色
    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蘇州高新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蘇州市吳中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蘇州好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 -
    蘇州工業園區新惠巴士有限公司
    - -
    蘇州交通旅遊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已被整合)
    蘇州巴士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已被整合)

    常見排版一

    長:約60厘米/38厘米 等;
    常見排版一常見排版一
    寬:約30厘米/19厘米 等。

    常見排版二

    長:約105厘米/100厘米/80厘米 等;
    常見排版二常見排版二
    寬:約15厘米/12厘米/17厘米 等。
    (狹長)

    常見規格三

    長:約60厘米 等;
    寬:約15厘米 等。
    常見規格三-1常見規格三-1
    常見規格三-2常見規格三-2
    (略狹長)

    快線站牌

    此類站牌未說明線路運營公司及司標。站牌底色均為藍色和白色,不代表運營公司。
    快3站牌快3站牌
    規格三快線8號站牌規格三快線8號站牌
    (可以是上述任何規格)

    假日專線站牌

    (可以是上述任何規格)
    假日專線站牌假日專線站牌

    好行站牌

    好行站牌排版有多種相似版本,其初期有的站牌停靠站點從左往右讀,後統一為從右往左。
    好行站牌好行站牌
    (可以是上述任何規格)

    社巴站牌

    9005路站牌9005路站牌
    除新區公交早期社巴站牌和新惠巴士站牌以外均為橙色,不代表運營公司。
    (可以是上述任何規格)

    新惠站牌

    (可以是上述任何規格)

    交通常識

    1.蘇州市吳中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和 蘇州市吳江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是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2.公交線路新辟和調整由公交企業提出,行業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相關手續(詳見備註第4條)。
    3.當線路遇到嚴重堵車等突發情況時為緩解道路壓力,滿足線路沿途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線路的正常運營,公交線路會啟動應急預案,臨時繞行相關路段,待道路通暢後即刻恢復原線路站點停靠。可能會影響部分站點停靠,但由於發生突發情況的時間不確定,持續時間也不確定,因此無法提前公示。
    4.我市公交線路總體上分為幹線、次幹線和支線。(詳見“線路番號命名規則”)
    5.定時班車一般班次較少,按站牌上公布的時刻表發車,發車時間不隨高峰平峰改變(站牌有特殊說明的除外)。
    6.蘇州城市公交、軌道交通、有軌電車等逢重大節日或事件時可能會臨時調整運營時間,詳見相關公告。

    番號及線路

    近年來,蘇州的公交發展日新月異,最原始的普通線路很難滿意乘客的多元化需求。為此,我市已先後開行了快線公交、旅遊公交、公交專線(掃墓專線)、社區巴士、區間公交、大站公交等創新的公交模式。公交線網功能明確、等級分明、層次清晰、銜接順暢,市區內線路與骨幹線網共同構成二級公交線網體系,以軌道交通為主通道,客流集散地為節點,城市高架環路周邊換乘樞紐為轉換,覆蓋全區區域的公交線網逐漸成熟發展。
    2008年底蘇州市區完成村村通工程,率先在全省實現全市範圍鎮村公交開通率100%。智慧型調度系統已覆蓋所有公交線路,公交出行服務信息查詢覆蓋所有公交站點,公共運輸無線支付覆蓋所有公車輛。

    線路番號命名規則

    蘇州公交線路番號命名主要有分層級命名和區域命名兩種方式。
    分層級命名:
    主幹線線路編號原則上為個位數,南北向為奇數,東西向為偶數,個位數額度用完後,啟用兩位數。
    次幹線線路編號原則上為二位數,南北向為奇數,東西向為偶數,兩位數額度用完後,啟用三位數。
    支線線路編號原則上為三位數。
    區域命名:跨區線路原則上為兩位數或三位數,優先使用兩位數。行政區內部線路原則上為三位數,三位數額度使用完後啟用四位數(四位數原則上套用於微型公交)。一些線路的歷史很悠久,在當時開闢的時候是主幹線、次幹線功能,後來隨著更多的道路建設、線路調整新辟和軌道交通的開通,線路功能也發生了轉變,為了保證線路番號的延續性和乘車方便,番號一般不作調整(如1路、101路等)。
    區域命名
    主要服務園區
    1*、2*
    園區內部
    1**、2**
    園區社區巴士
    1***
    主要服務新區
    3*、4*
    新區內部
    3**、4**
    新區社區巴士
    3***
    主要服務吳中區
    5*、6*
    吳中區內部
    5**、6**
    吳中區社區巴士
    5***
    主要服務相城區
    8*
    相城區內部
    8**
    相城區社區巴士
    8***
    市區內部
    9**
    市區社區巴士
    9***
    吳江區-市區線路
    9*
    吳江區-其他區(園區、吳中區等)線路
    7*
    吳江區內部
    7**、7***
    註:A*指二位數,A**指三位數,A***指四位數。
    (為精簡詞條有刪改,詳見參考資料。)

    常規線路

    如1、32、406等由一至三位數組成的番號(線路)。
    415415

    區間線路

    區間線路即只運行整條公交線路中部分路段的線路。開行區間車可以緩解運力緊張,滿足短途客流的需要。區間線路不一定與原線線路完全複線。
    快11、快11區站牌快11、快11區站牌
    如快線11號區間(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胥香園首末站)、336區間(陽山花苑四區-科技城醫院南)、336高峰區間(陽山花苑四區-達善國小)、441區間(金市-華通首末站)等。
    336區間336區間
    32站牌(含區間)32站牌(含區間)
    存在部分區間線路無站牌的情況,如303路區間(陽山花苑四區-高新國際汽車城)等。乘車時需注意車頭放置的紙牌。

    長線

    如游4路長線等。長線作為對原線路的延長和補充,通常是定時班車,其與原線相比和區間線路一樣仍處於次要地位。因此“長線和原線的關係”與“原線和區間的關係”有一定區別。
    游4及312(含長線)站牌游4及312(含長線)站牌

    社區巴士

    蘇州於2015年首次推出了番號有四位數的社區巴士。截至2018年10月,已有50條社區巴士,平均線路長度7.3公里,所有社區巴士可與公交幹線同站換乘,80%以上的社區巴士與軌道交通換乘距離在200米內。四位數番號的公交線路都是社區巴士,但社區巴士番號不一定是四位數。
    3002路站牌3002路站牌
    9004社區巴士9004社區巴士
    已開通的社區巴士:
    姑蘇區
    360、922、925、928、9001、9002、9003、9004、9005、9006、9007、9008、9009、9010、9011、9012、9013路
    工業園區
    1001路等新惠巴士線路,256路
    吳中區
    560、5001、5002、5003、5005、5006、5007路
    新區
    3001、3002(市公交)、3003、3005、3005臨時支線、3006路
    園區新惠巴士(微巴):
    2018年8月20日,蘇州園區新惠巴士首批三條由原園區公交既有改造最佳化而來的線路開始運營。新惠巴士線路番號均採用四位數,屬於社區巴士範疇。所有線路均採用車長僅6.5米的微巴,採用“高峰高頻化,平峰時刻化”的運營模式。園區新惠巴士主要解決軌道站點和公交幹線接駁,溝通學校、鄰里中心等百姓生活服務熱點地區,滿足乘客 “最後一公里”出行需求。根據規劃,微型巴士線路的總體規模在50條左右。

    快線公交

    暫有快線1號、快線2號、快線3號、快線5號、快線6號、快線7號、快線8號、快8支線、快線9號、快線10號、快線11號和快11區間。
    快8及快8支線站牌快8及快8支線站牌
    線路名稱
    首末站
    運營公司
    快線1號
    木瀆公交換乘樞紐站-星塘公交中心
    市公交
    快線2號
    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獨墅湖高教區首末站
    園區公交
    快線3號
    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太湖濕地公園
    新區公交
    快線5號
    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黃婁首末站西
    相城公交
    快線6號
    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麗灣國際
    市公交
    快線7號
    京滬高鐵蘇州北站-鳳凰城首末站
    園區公交
    快線8號
    汽車北站-越溪首末站南
    吳中公交
    快8支線
    招商小石城首末站-招商小石城首末站
    吳中公交
    快線9號
    平海路首末站東-園區綜合保稅區東區首末站
    園區公交
    快線10號
    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東山首末站
    市公交
    快線11號
    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石公山首末站
    吳中公交
    快11區間
    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胥香園首末站
    吳中公交

    大站車

    大站車即在尖峰時段不再設定眾多停靠站點,僅選擇大站、乘客集中的站點停靠。
    大站停靠公交的優勢在於大大縮短運行時間,提高線路運行效率,方便沿途主要站點乘客的快捷出行;有效緩解尖峰時段公車車廂內的擁擠,使乘車舒適度明顯得到改善。
    有大站車的線路暫有27路、85路、(310路)。
    85站牌85站牌
    註:310路的“大站車”為“高峰區間大站停靠”。
    有少部分區間線路、支線等也會採用大站停靠的模式運營,如161路區間、65路支線等。

    高峰線

    如高峰1號、高峰8號等,只在尖峰時段運行。部分高峰線路周末、節假日及寒暑假停運。
    高峰14號站牌高峰14號站牌
    部分番號3-4位數的線路或部分支線、專線、區間線等也採用高峰運營的模式,乘車時請注意站牌上標註的運營時間,如1053路、1077路、快8支線、斜塘專線、336高峰區間等。
    按時段停靠(xx路高峰):
    即線路會按時段停靠或撤出(取消停靠)部分站點。如54路、505路、611路等。具體情況可見站牌。

    環線

    環線的主要特點是公交路線呈環形。
    900環線北線站牌900環線北線站牌
    在蘇州,環線分為南線/北線、東線/西線,是根據雙向線路從首末站開出後首先分開時偏向哪個方向確定的。
    車輛運營時會在車頭放置相關提示紙牌或在電子顯示屏上顯示,乘客乘車時應留意。環線番號以“0”結尾(僅適用於常規番號線路)。

    單向循環線和環形折返線

    圖例圖例
    8路站牌8路站牌
    單向循環線路與環線相同之處在於其首末站只有一個,但只按一個固定的循環方向行駛,如9010路等。
    環形折返線又稱燈泡線,屬於單向循環線一種。但燈泡線線路形狀與燈泡比較相似(如圖例)。燈泡線存在一段路用以換向折返而非直接掉頭(將掉頭過程取代為區間運行),於是在該折返區間內線路只能停靠道路一側的站點。蘇州公交燈泡線有例如8路、902路、1073路、3002路、9004路等。
    單向循環線和環形折返線番號均無需以“0”結尾。

    旅遊線路

    如游1線、游2線等數字前帶有“游”字的線路,在乘車方面與普通線路相同,所有市民均可正常投幣或刷卡乘車,無人售票,主動投幣不找零。
    游1站牌游1站牌
    游5游5
    目前蘇州所有旅遊線路原則上均包括蘇州方言報站。
    線路名稱
    首末站
    游1線
    虎丘臨時首末站-虎丘臨時首末站
    游2線
    虎丘臨時首末站-解放西路換乘樞紐站
    游3線
    蘇州站南廣場公交樞紐-蘇州公交金山路保養場
    游4線
    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木瀆嚴家花園(靈岩山)
    游4線長線
    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天平山
    游5線
    歐尚超市西-歐尚超市東

    專線

    1.番號純文字。如斜塘專線。
    2.番號數字+文字。如1號專線區間、562路北聯村專線(現臨時撤銷)。
    3.番號數字+括弧內文字。如581(太湖旅遊專線)、585(太湖旅遊專線)等。
    4.節假日專線。如假日專線2、假日專線3、S1線(掃墓專線1)等,只在特定日期內運營。以假日專線3為例,其開行時間為雙休日、“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

    夜間線路

    如夜1線、夜5線等數字前帶有“夜”字的線路,只在夜晚開行。
    夜3站牌夜3站牌

    支線

    暫有快線8號支線、65支線、352支線、521支線、626支線、822支線、855支線、3005臨時支線、219高峰支線和623木林支線。

    臨時線

    如331臨時線、34路臨時區間、3005路臨時支線(L2線)等。
    331路開線是為了彌補中山東路橫山路段修路而致使公交線路改道導致的公交盲區而設立,所以是臨時線。
    331公交站牌331公交站牌
    因大通橋經檢查存在安全隱患,公交難以繼續通行,自2018年1月25日起,原34路(錢萬里橋南—東橋首末站)臨時拆分為34路(錢萬里橋南—大通橋南)和34路臨時區間(東橋首末站—大通橋北)
    34臨時區間站牌34臨時區間站牌
    同時,106路區間等線路也屬於臨時線路,但未在站牌上標明。
    L2L2

    城際公交

    即跨市的城際公交線路,如崑山C1線、崑山C2線、崑山109路、蘇州871路、蘇州521路支線、蘇州523路、常熟306路、無錫望亭專線等。
    C1線是崑山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繼崑山109路、崑山126路之後崑山第三條對接蘇州的公交線路。崑山C1線是由“崑山體育中心首末站”開往“蘇州鐘南街首末站”,線路全長23.5公里,全程實行一票制 2元/票。隨著公交C1線與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鐘南街站的無縫對接,居民藉助城際互通的公交線路乘坐公交就能換乘蘇州軌道交通,抵達蘇州市區僅需1小時。

    蘇州好行

    由蘇州好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運營,蘇州市民卡、漫遊卡以及在本地通用的異地卡(蘇州以外城市的具有電子錢包功能的交通卡)均可以在“蘇州好行”車上使用。其中,蘇州市民卡、漫遊卡享受6折優惠,異地卡享9折優惠,不接受月票、老年卡、學生卡等優惠卡刷卡。
    蘇州好行蘇州好行
    蘇州好行在已有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臨時停運)的基礎上,還開通了各種專線/直通車,蘇州好行東山直通車等,方便遊客出行旅遊。至2018年10月,蘇州好行有營運車輛70輛,日均客流約2000人次,累計運送遊客180萬人次。
    站牌車輛發車時間僅供參考,站點名稱為“蘇州好行”旅遊巴士專用名,區別於普通公交站點。

    公車輛

    截至2018年10月,市區五家公交總計擁有公車輛4887輛,其中LNG天然氣車840輛,混合動力公車1641輛(氣電1321輛,油電320輛),純電動動力公車790輛。綠色公共運輸車輛占比超過84%。計畫2018年底實現古城區新能源公車比例100%,2020年實現主城區新能源公車全覆蓋,屆時純電動公車規模將達到3000輛以上,預計同比柴油車每年將減少碳排放17萬噸。市區目前每年均投放大量新能源公車運營,公車型逐步向高檔化、環保化和舒適化方向發展。

    單層車輛

    現在蘇州運營的公交客運車輛都是單層公車。
    單層車輛單層車輛
    (註:蘇州公交2路由市公交和園區公交共同運營)

    雙層車輛

    蘇州公交目前無雙層巴士運營。蘇州市曾經有過雙層巴士運營的公交線路有581路、68路、100路、金雞湖觀光巴士等。
    581路的雙層巴士原於2010年5月投入583路運營,後再轉至581路。隨著蘇州雙層公車的陸續退役,581成為了蘇州唯一使用雙層車的線路。2018年4月10日,581路由將軍街延伸至吳巷村,蘇州最後的三輛雙層巴士同時全部下線停用。

    機動車及代車

    在公交系統中如果有某線路車輛出現故障、缺車等問題時,其運營公司安排其他線路的車輛或專門用於機動的車輛臨時投入該線路運營。
    931機動車931機動車
    如果乘客乘車發現有車內線路圖與實際運營線路不一致情況,可以詢問司機線路走向。
    機動區間車是由機動車開行的公交線路,首末站為汽車南站-國際教育園南區首末站。
    機動區間車站牌機動區間車站牌

    蘇州市公共汽車乘車規則

    文字內容詳見參考資料。
    蘇州市公共汽車乘車規則蘇州市公共汽車乘車規則

    軌道交通

    蘇州軌道交通線網蘇州軌道交通線網
    蘇州軌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是指服務於蘇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於2012年4月28日11時18分開通試運營,標誌著蘇州成為國內首個建設並投運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目前營運中的線路為1號線、2號線、4號線及其支線。車站數量97座(其中換乘車站5座),運營里程121公里。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於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標誌著蘇州正式步入“線網運行時代” 。2016年9月24日其延伸線開通運營。至此,2號線總長度變成42.5km,設站數量增加至35站。
    考慮到線網用車需求,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列車接口設計作了最佳化,可以和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列車共線運營。
    2017年,蘇州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1403.7萬列公里,線網客流總量24842.6萬人次。預計至2040年,蘇州軌道交通規劃線路共15條(市區9條、市域6條),總里程約768千米(市區391.4公里、市域377公里)。
    蘇州軌道交通票價表:見參考資料。
    運營時間及首末班車到達各站的時刻表見參考資料。

    蘇州市軌道交通乘車規則

    文字內容詳見參考資料。
    第一頁第一頁
    第二頁第二頁

    有軌電車

    蘇州有軌電車蘇州高新區從2010年9月開始研究規劃有軌電車項目,並於2010年12月完成規劃。經蘇州市政府批准,共規劃8條線路,總長80km。總體定位為高新區內部公交骨幹系統,是蘇州軌道交通的延伸、過渡和補充;是滿足客流需求,適應並引導城市發展,展示高新區特色風貌的生態公交系統。
    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
    2014年編制完成了《蘇州市現代有軌電車線網規劃》,有軌電車作為中運量的軌道交通,可作為城市軌道的補充,聯繫次要客流走廊,滿足區域內部的需求。有軌電車分為2個層次,一個是以交通為主的交通功能線,另一個即旅遊特色線,作為特色公交線路,對通勤客流較少,主要服務旅遊客流,作為風景線,客流高峰特徵較為顯著。

    線路概要

    2012年9月11日,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開工建設,並於2014年10月26日建成通車,線路全長18km,採用代表國際最前沿的100%低地板有軌電車。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是江蘇省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連線起高新區中心城區與西部湖濱片區科技城、生態城。其中,獅山站可與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蘇州客運西站無縫對接。
    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延伸線全長約10.301公里,初期開通4座車站,地面和底下車站分別2座,共7.571公里。2018年1月18日9時正式送電運行,2018年4月28日正式通車運營。在龍康路站與有軌電車1號線貫通,無需換乘。有軌電車1號線延伸線建成後,與1號線貫通後線路總長度達到25.76公里,是國內單線運營最長的有軌電車線路。新線開通運營初期,運營各項關鍵技術指標與既有1號線基本保持一致,處於國內行業領先水平。有軌電車1號線延伸線開通開通後與既有1號線構築起高新區東西向公共運輸骨幹,更加方面沿線居民特別是西部居民的交通出行,同時也將有效帶動沿線區域城市和旅遊資源開發。2018年3月15日起啟用自動售票系統。
    蘇州有軌電車2號線雙線全長約18.463公里,在西部生態城與有軌電車1號線銜接,途徑蘇州科技城、樹山景區、通安鎮、滸墅關開發區、滸墅關鎮,初期設站13座,平均站距1.54公里,可於滬寧城鐵新區站與軌道交通3號線換乘。屆時,高新區滸墅關地區將躍入“雙軌時代”。有軌電車2號線於2014年11月26日開工,2018年5月14日9時正式送電運行,2018年8月全線通車試運營。
    運營時間見參考資料。

    蘇州市有軌電車乘車規則

    蘇州市有軌電車乘車規則蘇州市有軌電車乘車規則
    文字內容詳見參考資料。 

    計程車

    民國22年,蘇州有私人經營的小汽車出租行業。解放前夕,有14家汽車行,小客車89輛,貨車6輛,經營汽車出租業務。
    1952年,蘇州私人汽車行有小客車13輛,組成民營汽車聯營處。
    1978年成立市客車服務公司籌備處,經營汽車出租業務。1981年改名市汽車出租公司,有汽車39輛,其中大客車16輛,中型客車5輛,小客車18輛。設察院場、人民橋、石路、火車站、虎丘5個營業點。1983年4月,由市汽車出租公司劃出人員、車輛,成立市風光旅遊服務公司,有大客車6輛,小型客車6輛,開展姑蘇園林一日游、團體包車、會議用車等業務。至1985年,市區有出租汽車77輛,其中大客車37輛,中、小客車44輛,經營市內汽車出租和旅遊業務。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蘇州市區計程車數為500輛左右。車型主要為:昌河面的、長安面的、奧托、拉達、波羅乃茨、夏利等,共有52家公司企業;1994年6月,市政府召開計程車管理工作專題會議,提出“總量控制、逐步發展、強化管理、提高素質”的原則;1995年1月19日舉行首次市區計程車營運證有償使用拍賣會,從此蘇州市區計程車營運證實施有償使用。到2018年,巡遊計程車共4803輛,網約計程車超18000輛。

    慢行系統

    民國14年,上海商人余魯卿呈文省署,請準在蘇州創辦中國三輪自由車公司,經營三輪車出租業務。至30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侵華日軍控制汽油,公共汽車行業蕭條,三輪車業應運而起。抗日戰爭勝利後,三輪車業開始盛行。35年,蘇州有三輪車10多輛,解放前夕增至156輛。
    解放後至60年代初,三輪車仍是城內主要交通工具之一。1958年,三輪車發展到560輛。1962年,仍有三輪車525輛。三輪車管理處設滄浪、平江、金閶3個管理站和火車站服務社。1978年,當時城區有250輛人力客運三輪車,企業2家;後經政府行政區化體制改革,城區人力客運三輪車增至560輛。1980年,人力三輪車恢復營業,時有人力三輪車30輛,機動三輪車約100輛。至1985年,市區有機動三輪車64輛、人力三輪車214輛,行駛大街小巷,為市民和遊客服務。2001年,市政府對人力客運三輪車實行“總量控制、逐年淘汰”的政策,逐步減至554輛。2010年,市區開展了市區人力客運三輪車專項綜合整治工作,車輛總數減少至430輛,分屬風光、吳航2家企業,全部實行公司化經營管理,採用一車一工營運模式,結合城市古典元素,兼顧安全舒適和典雅美觀,體現了蘇州特色。
    截至2018年,人力客運三輪車430輛,公共腳踏車租賃點2425個,投放公共腳踏車53662輛,日均借還車次數超過21萬次。

    發展歷史

    民國17年8月,港商周祥生、劉仰之擬投資10萬元創辦戊辰汽車公司,開設火車站至洋關(今蘇州麵粉廠)、平門至虎丘2條線路;同年11月,有3家公司向市政府籌備處申請聯合經營城市公共汽車,開設環城馬路(火車站至覓渡橋)、留園路、虎丘路、城內6條大街線路。但均未實施。
    民國27年,由日本商人經營的華中都市公共汽車公司(總公司設在上海)有4輛汽車在蘇州市區營業,行駛線路從火車站經金門至觀前街正山門;石路經老閶門至觀前街正山門;石路經胥門至二馬路(今人民南路);火車站經臨頓路至觀前街正山門。
    民國35年5月,金山汽車股份公司呈請創辦市內公共汽車公司,開設觀前街經由景德路、金門、石路、新民橋、火車站和火車站經由平門、護龍街、衛前街、道前街、胥門2條線路,各條線路有4輛車運行。同年,吳縣縣政府核准在城區通行公共汽車,成立吳縣城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36年,因道路條件差,車輛陳舊,經營不善,以及與人力車、馬車業之間矛盾激化而停業。
    1952年6月,蘇嘉湖長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兼營市內公共汽車業務。向人民銀行貸款3.1萬元,有公共汽車7輛,於9月22日通車。開設2條線路:一路自火車站起,經北寺塔、臨頓路、舊學前、正山門、察院場、飲馬橋、三元坊、人民橋;二路自火車站起,經錢萬里橋、新民橋、石路、養育巷、察院場、飲馬橋、三元坊、人民橋。至年末,公共汽車增至9輛,營運線路增設3條,線路總長17.6公里。
    1952年9月22日,公交1路車、2路車兩條線路正式開通。
    1952年10月15日,增闢第三條線路,並調整了原2路車的行車路線。
    1958年公交六條線路相繼開通。
    【1959年3月,成立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市內有五條線路,共27輛車,運行間隔10~15分鐘,一路汽車間隔四五分鐘。至1985年,有公共汽車254輛,營運線路20條,總長224公里,發展成為覆蓋市區、連結城鄉的交通網路。】(蘇州地方志)
    【1959年3月,政府批文成立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1959年9月,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正式成立,加上為了慶祝公司成立而開設的第7路公車,七條線路全長40.42公里,營運車輛27部,職工226人,年行駛里程146萬公里,年客運量2049萬人次,營運收入達到了109萬元。】(中國公路網:蘇州城市交通的前世今生)
    1995年10月,首條無人售票線9路開通。
    1991年10月,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更名為蘇州公共運輸公司。
    1998年在68路試用雙層巴士。
    2001年蘇州市內所有公交線路實行無人售票。
    2003年蘇州公交開闢專用車道。
    2008年7月1日,蘇州將開闢快速公交1號線,西起高新區新升新苑南,東至園區星塘街首末站,全線長約27公里。
    2012年開闢夜線公交。
    注1:蘇州地方志與中國公路網關於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的成立(上文中括弧內部分)記敘不一。
    注2:有補充及刪改。

    歷史上的公交公司

    1959年3月,政府批文成立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
    1959年,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10月,蘇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更名為蘇州公共運輸公司。
    2011年,蘇州巴士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與 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順利最佳化整合為 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詳見備註第2條)
    2013年9月,經過資產評估、人員整合等多項工作有效推進,蘇州交通旅遊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與 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順利整合為 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詳見備註第3條)
    2013年12月28日,蘇州全市5家公交公司整合資源,合併成新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自此,蘇州市建立起了國有主導、統一高效、規範有序的公交發展機制,將有助於加快推進公交優先戰略。
    巴士公交:蘇州巴士公交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是蘇州公交與上海巴士合資的產物。截至2005年(答覆時間),蘇州公交占蘇州巴士的51%股份,上海只占10%的股份,巴士是蘇州公交的子公司。車輛從126輛發展到430輛,線路發展到27條。1999年到2002年巴士總利潤700多萬,平均每年100多萬元,而巴士每年(淨增)增加60輛車,腳踏車輛投入就達1200萬元,全部是企業向銀業貨款,蘇州市政府沒有專門補貼。車輛投放上,蘇州巴士原來是市公交二分公司。
    交旅公交:交旅公交是蘇汽控股的子公司,在蘇州的第一條線路是在2002年8月開通的89路。於2013年與相城公交整合。

    85年市區公共汽車線路情況

    1985年市區公共汽車線路情況:
    線路
    起訖點
    全程(公里)
    站點(個)
    全程票價(元)
    開闢時間
    1路
    火車站~紡機廠
    5.65
    11
    0.10
    1952.9.22
    2路
    火車站~火車站
    11.4
    16
    0.15
    1952.9.22
    3路
    石路~婁門
    5.3
    10
    0.10
    1952.10
    4路
    閶 門~葑門
    5.5
    10
    0.10
    1958.7.1
    5路
    石路~虎丘(至楓橋再折回)
    7.79
    12
    0.10
    1958.9.1
    6路
    石路~西津橋
    6.1
    7
    0.10
    1959.7
    7路
    石路~人民橋
    6.5
    12
    0.10
    1963.11.1
    8路
    南環新村~覓渡橋
    3.4
    7
    0.10
    1984.4.10
    9路
    接駕橋~蘇州大學
    3.58
    7
    0.10
    1981.9.10
    10路
    勞動新村~蘇州大學
    5.8
    10
    0.10
    1983.2.1
    11路
    觀前街~蘇鋼廠(滸墅關)
    17.8
    18
    0.36
    1966.10.1
    12路
    觀前街~吳縣化肥廠
    6.6
    9
    0.25
    1965.9
    13路
    觀前街~尹山
    11.7
    16
    0.25
    1965.9
    14路
    觀前街~蠡墅
    10.2
    9
    0.25
    1971
    15路
    觀前街~腳踏車廠(上方山)
    12.5
    13
    0.20
    1979.10.1
    16路
    觀前街~橫山
    10.4
    11
    0.20
    1980.4.20
    18路
    蘇州公園~金雞湖
    8.41
    15
    0.20
    1981.9.10
    19路
    蘇州公園~外跨塘
    11.6
    13
    0.20
    1982.4
    20路
    火車站~東山
    45
    17
    0.90
    1984.9.25
    101路
    平門~紡機廠
    4.79
    10
    0.10
    1982.11.1

    59年與85年市區公交對比

    1959年與1985年市區公共汽車公司主要指標對比:
    項 目
    計算單位
    1959年
    1985年
    增長比例(%)
    車 輛 數
    27
    254
    840.74
    行駛線路
    5
    20
    300
    線路長度
    公里
    40.42
    200.02
    395.84
    客運總數
    萬人次
    2049
    13486
    558.17
    營業收入
    萬元
    109.8
    952.6
    767.58
    營業利潤
    萬元
    59.32
    107.66
    81.49
    職工人數
    266
    2190
    723.31

    其它

    車輛自編號

    一般車輛前部、側面和後部各一組。構成:x-xxxx或x0xxxx或x·xxxx(示例:1-4564或104564或1·4564)。
    公交公司
    自編號段
    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1-xxxx、2-xxxx
    蘇州市吳中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3-xxxx
    蘇州相城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4-xxxx
    蘇州高新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5-xxxx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6-xxxx
    蘇州工業園區新惠巴士有限公司
    9-xxxx
    註:“2-xxxx”原為蘇州巴士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車輛。
    相城公交原自編號段為“7-xxxx”,交旅公交原自編號段為“4-xxxx”。2013年兩公司整合後,新相城公交改用“4-xxxx”號段並停止使用“7-xxxx”號段。

    票價

    市區的公交基本運價6公里0.5元,實行1元起價,0.5元進級制。全程超過18公里以的公交線路可實行翻牌制,空調車在基本票價上加收1元(每年的3、4、10、11月,空調車只按基本標價收取,不另外加收1元)。
    為進一步加大公交優先戰略實施力度,早在2011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年內適時出台公交票價優惠措施,讓民眾享受到優惠的城市公共運輸服務。在對國內城市實施公交票價優惠政策專題調研的基礎上,我市公交票價優惠實施方案經市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將於近期出台公交票價優惠等政策措施。從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空調車季節性刷卡優惠。即在每年3、4、10、11月份,乘坐空調車的刷卡乘客在優惠一元之後再六折,投幣乘客也享受優惠一元政策。其它月份票價優惠政策不變(刷卡乘客享受六折優惠,投幣乘客保持原價)。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乘坐公交,讓市民享受更多的公交優惠服務,在市區公交線路上對蘇州市區IC卡實施6折優惠。離休幹部、傷殘軍人(警察)、盲人等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檔案精神,可以憑本人相應有效證件免費乘坐公共汽車。高齡卡、月票卡、教育E卡通、愛心卡、勞模卡等持卡人員持本人乘車卡乘車。另有規定的除外。
    上車無人售票,投幣不找零。

    乘車注意

    1、部分線路於部分站點雙向在同一側站台上車(如801於市心理衛生中心市五院站),乘車時請注意車頭放置的紙牌,也可詢問司機。
    801路801路
    2、由於線路性質或運營需要,部分線路一些站點可能只途徑不停靠或者上下行停靠的站點不同。
    3、出發前,須知悉要乘坐車輛的發車間隔,以免耽誤行程。
    4、蘇州軌道交通(即捷運)不是有軌電車。軌道交通1號線與有軌電車1號線可在獅子山站按指示換乘。

    相關政府網站

    蘇州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 --szkg.gov.cn(已於2017年8月31日關閉,遷移整合到蘇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站)
    蘇州市交通運輸局 -- szjt.gov.cn
    市民如對於蘇州公共運輸有任何疑問、意見或建議,可在蘇州市交通運輸局 回音壁 欄目中提出。
    關於蘇州市區(除吳江區)的最新公交調整信息公告或公示,市民可關注蘇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站。

    備註

    1、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公交行業發展提出的指示精神,組建成立了新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詳見備註第2、3條)。蘇州公交通過資源整合後,將原有的五家公交企業通過資產重組,組建成集團公司,形成了以資產管理為紐帶,以業務管理為抓手的集團公司。但從經營主體方面看,還是五家公司主體,其中 市公交 控股 相城公交 和 吳中公交,參股 園區公交 和 新區公交。由於涉及到資產管理,五家公交企業車輛無法實現內部調整,且各企業仍沿用原有的司標。
    2、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由蘇州市公交和巴士公交合併成立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市委副書記、市長閻立為新成立的公交公司揭牌並要求公交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據介紹,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與蘇州巴士公共運輸有限公司順利合併,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了國有主導、增資擴股的基本目標。新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成立後,企業性質、職工身份等不變,並將加快形成“四大機制”:市、區兩級政府對公交事業的有效投入機制;公交線路、班次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以企業成本規制為主體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考核機制;公交企業嚴格管理、優良服務的激勵機制。
    始建於1959年的蘇州公交在創業、改革中逐步發展壯大。但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區人口數量劇增,對公共運輸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目標。為有效應對市區公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更好地服務於人民民眾的出行需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成立新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建立國有主導、統一高效、規範有序的公交發展機制,加快推進公交優先戰略的重要決策。旨在通過進一步加快市區公交企業發展,突顯公交優先的戰略地位,突顯公交行業的公益特性,強化公交企業的社會責任,調動公交職工的積極性。
    3、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圍繞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目標,進一步最佳化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發展機制,整合公交資源,促進公交行業健康發展。2013年9月,經過資產評估、人員整合等多項工作有效推進,交旅公交和相城公交順利完成整合。同年12月28日,蘇州全市5家公交公司整合資源,合併成新的蘇州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自此,蘇州市建立起了國有主導、統一高效、規範有序的公交發展機制,將有助於加快推進公交優先戰略。
    4、根據市客管處《關於明確四項公交管理職能流程的通知》(蘇客管字〔2014〕13號)檔案精神,為進一步最佳化理順公交線路管理體制、完善操作機制,確保公交線路新辟、調整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相關部門已制定了相關管理流程。具體流程如下:首先,各公交公司將制定線路新辟、調整事項計畫,抄送區運管部門備案;其次,該計畫經過初審通過後,將在5日內組織召開內部論證會,並由相關單位現場踏勘,在初步認為可行後,由運務處與市行業管理部門對接,將該方案公示(一般不低於7天)。然後,在公示結束後由市行業管理部門組織召開行業論證會,除各部門負責人、乘客委員會,還邀請了有關政府街道社區代表和其他相關單位人員,就線路相關的調整目的、站點,主要客流集散點,撤銷站點後居民的出行選擇換乘方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包括成本、客流、收入等要素)調整前後的對比等內容共同參與討論並最終定稿。最後,擬定線路新辟調整公告,報市行業管理部門發布後根據方案試行。
    5、本詞條涵蓋的範圍暫不包括:蘇州市吳江區、蘇州市各下轄縣級市。詞條中的數據不包括蘇州下轄各縣市,有特別說明的除外。
    6、為避免涉嫌廣告宣傳,已對部分圖片的部分區域作打碼處理,敬請諒解!
    7、由於蘇州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網站已於2017年8月31日關閉,因此部分參考資料無法打開,請諒解。
    8、以上所攝得公交站牌線路信息可能非最新,不能作為出行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