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典大全,詳細講解了根類和果實類兩類的各種藥草,包括草藥名稱(英文名)、別名、來源、植物形態、如何採制、所含化學成分、性味和功能主治的詳細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典大全
- 詳細講解:根類和果實類兩類
- 根類:別名 地棉皮、山豆了、九信草
- 植物形態: 小灌木,高達1m,全株光滑
根類,了哥王,人參,三七,土人參,土木香,廣豆根,川烏,川木香,土木香,太子參,飛龍掌血,果實類,八角茴香,大棗,大草寇,山茱萸,山楂,川楝子,女貞子,小茴香,馬兜鈴,無花果,天竺子,木瓜,
根類
了哥王
了哥王 Radix Wikstroemiae lndicae
(英)Indian Stringbush Root
別名 地棉皮、山豆了、九信草。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南嶺蕘花Wikstroemia indica (L.)C.A.Mey.的根。
植物形態 小灌木,高達1m,全株光滑。莖紅竭色,皮部富纖維。葉對生,紙質,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5cm,寬8~15mm;幾無柄。花黃綠色,數朵排成頂生的短總狀花序;花被筒狀,頂端4裂;雄蕊8,2輪;子房橢圓形,頂部被毛,柱頭大,近球形。漿果卵形,長約6mm,熟時鮮紅色。花期5~9月,果期6~12月。
採制 秋至春初採挖,洗淨曬乾,經多次蒸曬去毒後用。性狀根長圓柱形,彎曲,老根常有分支,長達4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有支根痕和不規則淺縱皺紋及橫裂紋,老根有橫長皮孔。質堅韌,斷麵皮部類白色,厚1.5~4mm,強纖維性,與木部分離,撕裂後纖維呈綿毛狀。味微苦甘,而後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
化學成分 含南蕘素(wikstroemin)、牛蒡甙元(arctigenin)、羅漢松脂酚(matairesinol)等。
性味 性微溫,味苦、辛。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散瘀逐水。用於支氣管炎、肺類、腮腺炎、淋巴結炎、風濕痛、晚期血吸蟲病腹水、瘡癤癰腫。
人參
人參 Radix Ginseng (英)Ginseng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掌狀複葉輪生莖端,一年生為l片三出複葉。二年生有1片五出複葉,以後每年遞增1片。4~6年生有3~5片五出複葉;葉柄長。傘形花序頂生,花小,淡黃綠色。果扁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於深山陰濕林下。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多栽培。
採制 栽種5~6年後,於秋季採挖(園參),洗淨曬乾,稱生曬參;鮮根以針扎孔,用糖水浸後曬千,稱糖參;鮮根蒸透後烘乾或曬乾,稱紅參。野生人參根經曬乾,稱生曬山參。
性狀 生曬參主根圓錐形或紡錘形,長6~9cm,直徑1~2cm,上端有根莖(蘆頭),具碗狀莖痕(蘆碗)4~6個,下部分出2~4支根,長8~12cm。表面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及細橫紋,主根橫紋細密斷續成環,支根有橫長皮孔。微具特異香氣,味微甜、苦。
化學成分 根含多種人參皂甙(ginsenoside),如人參皂甙Ra1、Ra2、Rb2、Rb3、Rc、Rd、Re、Rf、Rgl、Rg2、Rh1、Ro。
性味 性溫,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
三七
三七 Radix Notoginseng
(英)Sanchi
別名 人參三七、田七、盤龍七、金不換。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複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於山坡叢林下。現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主產雲南、廣西、四川。
採制 種後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
土人參
土人參 Radix Talini paniculati
(英)Panicled Fameflower Root
別名 水人參、參草、紫人參、福參。
來源 為馬齒覓科植物櫨蘭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tn. 的根。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60cm,肉質。莖直立,分技,綠色,基部稍帶木質。葉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7cm,寬2.5~3.5cm,先端略凹陷而有細凸頭,基部漸狹成短柄,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多呈2歧分枝;花瓣5,淡紫紅色;雄蕊10餘枚;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數。蒴果近球形,熟時3瓣裂。種子多數,黑色,有光澤,具微細腺點。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多為栽培。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
採制 秋、冬季挖根,洗淨,曬乾或蒸後曬乾。
性狀 主根圓柱形,直徑1~3cm,長短不等,有的微彎曲,分枝如人參狀,並有少數鬚根殘留。肉質堅實。表面棕褐色,去皮者莫棕色,斷面乳白色。
化學成分 含蕓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健脾潤肺,止咳,調經。用於脾虛勞倦、泄瀉,肺勞咳痰帶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
土木香
—總狀土木香
土木香—總狀土木香 Radix Inu1ae Racemosae
(英)Racemose triula Root
別名 臧木香、瑪奴(藏語)。
來源 為菊科植物總狀土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莖直立,有縱溝紋。基生葉叢生,具長柄,邊緣有鋸齒,上面粗糙,下面密被絨毛;莖生葉較小,近無柄,葉片長圓形,上部葉基部抱莖。頭狀花序排成總狀,總苞片4~5層,邊緣為舌狀花,黃色,中央為管狀花。冠毛淺黃色,呈放射狀。花期6~7月,果期7~9月。
採制 春初與秋末挖根,去淨殘莖,切片,曬乾。
性狀 根呈圓錐形,略彎曲,有多數支根,表面暗棕色,有縱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略顯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苦、辛。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主成分為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
性味 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調氣解郁,止痛安胎。用於胸脅、脘腹作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廣豆根
廣豆根 Radix Sophorae Subprostrata
(英)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
別名 山豆根、小黃連。
來源 為豆科物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的根。
植物形態 灌木,高1~2m。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1~17,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2.5cm,寬0.5~1.5cm,頂瑞一小葉較大,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生灰棕色短柔毛;小葉柄短,被毛。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毛;花萼闊鐘形;花冠蝶形,黃白色;雄蕊10;子房密生柔毛,花柱彎曲,柱頭上簇生長柔毛。莢果連珠狀。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於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縫中。主產廣西。
採制 秋季挖根,除去地上莖葉,曬乾。
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頂端殘留莖基或莖痕,下面著生根數條。根長圓柱形,略彎曲,長10~35cm,直徑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質堅硬,斷麵皮部淡棕色,木部黃白色。微有豆腥氣,味極苦。
化學成分 含苦參鹼(matrine)、氧化苦參鹼(0xymatrine)、N-甲基金雀花鹼(N-methylcytisine)、安那吉鹼(anagyrine)、廣豆根素(sophoranone)、環廣豆根素(sophoranochromene)、廣豆根酮(sophoradin)、紫檀素(pterocarpine)、高麗槐素(maackiain)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消腫止痛。用於咽喉牙齦腫痛、肺熱咳嗽煩渴、黃疸、熱結便秘。
根類—廣防己
廣防己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英)Fanschi Root
別名 滇防己、木防己、百解頭。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D. Chow et S.M.Hwang勺根。
植物形態 木質藤本。莖污黃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葉互生,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葉柄被褐色茸毛。總狀花序有花1~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狀,略彎曲,上部喇叭狀,先端3淺裂,有黃色斑點;雄蕊6,貼生於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蒴果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於山坡疏林中。主產廣東、廣西。
採制 秋、冬季採挖,洗淨、切段,粗根縱切兩瓣,曬乾。
性狀 根圓柱形,或對半剖成半圓柱形,梢彎曲,長8~20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多縱皺紋,彎曲處有深橫溝,颳去外皮露出灰黃色皮部;剖開面導管束易成刺片剝下。質堅硬,橫切面略粉性,可見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味苦。
化學成分 含木蘭鹼(magnoflorine)、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actam)、馬兜鈴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性味 性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清熱利水,用於濕熱身痛、下肢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
川烏
川烏 Radix Aconiti
(英)Aconite Root
別名 鵝兒花、鐵花、五毒。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卡氏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母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少數貼伏柔毛。葉互生,具葉柄;葉片卵圓形,掌狀3深裂, 兩側裂片再2裂,邊緣具粗齒或缺刻。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與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藍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狀,高2~2.6cm, 側萼片長1.5~2cm;花瓣2,有長爪,距長0.1~0.3cm;雄蕊多數;心皮3~5。骨突果3~5個。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於山地草坡或灌叢中。主產四川、陝西。
採制 6月下旬至8月下旬採挖,去子根、鬚根及泥沙,曬乾。
性狀 根呈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長2~7.5cm,直徑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狀側根及子根脫離後的痕跡。質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形成層環紋呈多角形。氣微,味辛、麻舌。
化學成分 含烏頭鹼(aconitine)、中烏頭鹼(mesaconitine)、塔技烏頭胺(talatisamine)、傑斯烏頭胺(jasaconitine)、苯甲醯烏頭胺(benzoylaconine)、苯甲醯中烏頭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醯下烏頭胺(benzoylhypaconine)等。
性味 性熱,味辛、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川木香
川木香 Radix Dolomiaeae
(英)Sichuan Dolomiaea Root
來源 為菊科植物川木香 Dolomiaea souliei (Franch.)Shih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幾無莖。根粗壯,圓柱形。葉叢生,呈蓮座狀,卵狀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0~30cm,寬10~20cm,羽狀中裂,具5~7對裂片,或不分裂,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裂,兩面被毛;葉柄長8~20cm。頭狀花序數個集生於枝頂;總苞片6層,革質,綠色帶紫,頂端凸尖,邊緣有睫毛;全為管狀花,紫色,長約4cm。瘦果扁平,有棱;冠毛芒狀。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於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地。主產四川。
採制 9~12月間挖根,洗淨,曬乾或微火烘乾。
性狀 根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長10~30cm,直徑1.5~3cm。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可見由纖維束構成的密緻的斜方形網紋,有時根頭部焦黑髮粘。體輕,質硬脆,難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黃棕色,木部黃白色,可見點狀油室及徑向裂隙,有的中心呈空洞狀,氣芳香而特異,味苦,嚼之粘牙。
化學成分 棍中含揮髮油;商品川木香根中含川木香內酯(mokko lactone)。
性味 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 行氣止痛,和胃消脹,止瀉。用於腹脹腸鳴、食欲不振、腹痛、痢疾里急後重
土木香
土木香 Radix lnulae Helenii
(英)Elecampane lnula Root
別名 祁木香。
來源 為菊科植物土木香lnula helenium L.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m,全株密被短柔毛。基生葉大,橢圓狀披針形,長達40cm,寬達15cm,邊緣具不整齊鋸齒;莖生葉較小,無柄,基部有耳,半抱莖。頭狀花序數個排成傘房狀,總苞片5~6層;花黃色,舌狀花雌性,管狀花兩性。瘦果有稜角,長4~5cm,冠毛污白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於河邊、田邊等潮濕處。主產河北;有栽培。
採制 秋末挖根,除去殘莖、泥沙,截段,較粗的縱切成瓣,曬乾。
性狀 根圓錐形或圓柱形,梢扭曲。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有縱皺紋,根頭粗大,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硬,折斷面不平坦,黃棕色,皮部與木部密布棕色油點(油室)。氣微,味微苦而辣。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及菊糖。油中主要成分為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異土木香內酯(iso-alantolactone)、 二氫土木香內酯 (dihydro-alantolactone)、二氫異土木香內酯(dihydro-iso-alanto-lactone),另含達馬二烯醇乙酯(dam-maradienyl aceiaie)等。
性味 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調氣解郁,止痛安胎。 用於胸脅、脘腹作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太子參
太子參 Radix Pesudostellariae
(英)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
別名 童參、四葉參、四葉菜、米參。
來源 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 的塊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7~20cm。莖直立,下部近方形,有短柔毛2行,節略膨大。葉對生,通常4~5對,匙形或披針形。端有4片大形葉狀總苞,下面脈上常有疏毛。花二型;生於莖端總苞內的花大,白色,萼片5,花瓣5,先端齒裂;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線形;莖下部的花小,紫色,萼片4,閉合。無花雄蕊2。蒴果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於山坡林下和岩石縫中。主產江蘇、山東、安徽。
採制 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睦採挖,洗淨,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略燙後陰乾或直接曬乾。
性狀 根細長防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長3~10cm,直徑0.2~0.6cm。頂端有莖痕,表面黃白色,較光滑,微有縱皺紋,凹陷處有鬚根痕。質硬而脆,斷面平坦,淡黃白色, 角質樣(燙過);或類白色,粉性(生曬品)。氣微,味微甘。
化學成分含甙果糖及澱粉。
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於脾虛體弱、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噪乾咳。
飛龍掌血
飛龍掌血 Radix Toddaliae Asiaticae
(英)Asiatic Toddalia Root
別名 勒溝、見血飛、散血丹。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
植物形態 木質藤本。枝及分枝常有下彎的皮刺,小枝被銹色短柔毛,並有白色皮孔。三出複葉互生,具柄;小葉無柄,倒卵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邊緣細鋸齒,齒間及葉片均有透明腺點。花單性,白色、青色或黃色;雄花常組成腋生傘房狀圓錐花序;雌花常組成聚傘狀圓錐花序;萼片、花瓣、雄蕊4~5,子房5室。核果近球形,熟時橙紅色或朱紅色,具深色腺點。花期10~12月,果期12月~翌年2月。
生於叢林中。主產湖南、廣西、陝西、四川、貴州。
採制 全年可採挖,洗淨曬乾。
性狀 根棒狀,直徑2~3cm。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紋及多數疣狀突起,突起處栓皮多脫落,露出鮮黃色或紅黃色皮部,剝去皮部,木質柱紋理平直細密。質硬,不易折斷,斷面平坦。味苦。
化學成分 根含白屈菜紅鹼(chelerythrine,toddaline)、二氫白屈菜紅鹼(dihydrochelerythrine,toddalinine)等。
性味 性微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止痛。用於吐血、鼻血、子官出血、風濕腫痛、肋間神經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果實類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 Fructus Anisi Stellati
(英) Star Anise Fruit
別名 大茴香、八角、八月珠。
來源 為木蘭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果實。
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色至紅褐色。葉互生或螺旋狀排列,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5cm,上面深綠色,光亮無毛,有透明油點,下面淡綠色,被疏毛。花單生於葉腋,有花梗;萼片3,黃綠色;花瓣6~9,淡紅至深紅色;雄蕊15~19;心皮8~9;胚珠倒生。聚合果星芒狀。花期春、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長於陰濕、土壤疏鬆的山地。產於廣東、廣西等地。
採制 秋、冬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摘,置沸水中略燙後乾燥或直接乾燥。
性狀 聚合果常由8個骨突果著生在中軸呈星狀。骨突果長1~2cm,寬3~5mm,高0.6~1cm;外表面紅棕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呈鳥喙狀,上側多開裂;果皮內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澤;質硬而脆,內含種子1粒。果梗長3~4cm,彎曲,常脫落。種子扁卵圓形,長約6mm,紅棕色或黃棕色,光亮。氣芳香,味辛、甜。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黃樟醚(Saf 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 水芹烯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胃寒嘔吐、腰痛。
大棗
大 棗 Fructus Jujubae
( 英) Jujube,Chinese Date
別名 紅棗、小棗。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Bge)Rend.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小葉有成對的針刺,嫩枝有微細毛。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7cm,寬1.2~3.5cm,先端稍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基出三脈。花較小,淡黃綠色,2~3朵集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柱頭2裂。核果卵形至長圓形,熟時深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
採制 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曬乾;或烘炕至皮軟再曬乾。
性狀 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暗紅色,略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柔軟,富糖性而油潤;果核紡捶形,兩端銳尖,質堅硬。氣微香,味甜。
化學成分 含大棗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棗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鹼(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環磷腺苷(cAMP)、環磷烏苷(cGMP)等。
性味 性溫,味甘。
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髒躁。
大草寇
大草寇 Fructus Alpiniae Zerumbet
(英)Beautiful Galangal Fruit
別名 土砂仁、假砂仁。
來源 為姜科植物艷山姜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多處生草本,高2~3m,葉披針形,長30~60,寬5~10,先端漸尖而有一旋羌卷的小尖頭;葉知長0.5~1.0cm,外被子毛。圓錐花序總狀花序式,下垂,長達30cm;苞片白色,頂端及基部粉紅色;花萼愛保形,白色,先端粉紅色;花冠管較花萼為短,裂片長圓形。長約3cm,乳白色,先端粉紅;唇瓣匙狀寬卵形,直徑約2cm,被稀疏的粗毛,具顯露的條紋,頂端常冠以宿萼,熟時紅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於林蔭。主產福建、廣東。
採制 果實熟時採摘,曬乾或低溫烘乾。
性狀 蒴果橢圓形、卵圓形或橄欖形,長1.5~3cm,直徑1~2cm;黃棕色或紅棕色,兩端突出稍尖,皮厚無刺,縱稜線突起,傑棕色開裂,露出種子。種子不集線結成團,呈不規則的多面形,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假種皮。質梗 。氣微,味微辛。
化學成分 含有棕櫚酸、桉葉素、蒎烯、石竹烯、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monin)、龍腦、桂皮酸甲酯等。
性味 性溫,味辛,澀。
功能主治 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用於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山茱萸
山茱萸 Fructus Corni
(英)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別名 山萸肉、藥棗、棗皮。
來源 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的果肉。
植物形態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4~7m。老枝黑褐色,嫩枝綠色。葉地生,卵形至長橢圓形,長5~10cm,寬2.5~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貼毛,下面毛較密,側脈6~8對,脈腋間有黃褐色毛叢;有葉柄。花先葉開放,傘形花序生於小枝頂端;總苞片4,黃綠色;花瓣4, 黃色;雄蕊4;花盤環狀,肉質;子房下位,2室。 核果橢圓形,熟時深紅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於陰濕溝畔、溪旁或向陽山坡灌叢中;有栽培。主產浙江、河南、安徽、陝西、山東、四川、山西有分布。
採制 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採收果實,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後,及時除去果核,乾燥。有時酒制用。
性狀 果肉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囊狀,長1~1.5cm,寬0.5~1cm。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皺縮,有光澤,肉厚約1mm。 質柔軟。氣微,味酸、澀、微苦。
化學成分 含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7-0-甲基莫羅忍冬甙(7-0-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鱉甙(Ioganin)、山茱萸鞣質1、2、3、(cornus-tannin 1,2,3)等。
性味 性微溫,味酸、澀。
功能主治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果實類—山楂
山楂
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
(英) Hawthorn Fruit
別名 紅果、棠棣、綠梨、北山楂。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7m。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10cm,寬3~7cm,基產截形或寬楔形,兩側各有3~5羽狀深裂片,基產1對裂片分裂較深,邊緣有不規則銳鋸齒。復傘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長柔毛;花白色,直徑約1.5cm;萼筒外有長柔毛,萼片內外兩面無毛或內面頂端有毛。梨果深紅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谷或山地灌木叢中。主產河北、山東、遼寧、河南。
採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切片,乾燥。
性狀 本品為圓形片,皺縮不平,直徑1~2.5cm,厚0.2~0.4cm。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果肉深黃色或淺棕色;果核5粒,淡黃色,多脫落。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學成分 含表兒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絲桃甙(hyper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山楂酸(crataegolic acid) 、檸檬酸(citric 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性味 性酸,味甘。
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症。
山楂
─野山楂
山楂──野山楂 Fructus Crataegi Cuneatae
(英) Nippon Hawthorn Fruit
別名 南山楂、小葉山楂、紅果子。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 Et Zucc. 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枝密生,有細刺,幼枝有柔毛。葉倒卵形,長2~6cm,寬0.8~2.5cm,先端常3裂,基部狹楔形下延至柄,邊緣有尖銳重鋸齒。傘房花序,總花梗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白色。梨果球形或梨形,紅色或黃色,直徑約1~2cm,宿萼較大,反折。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於向陽山坡或山地灌木叢中,主產江蘇、浙江、雲南、四川。
採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置沸水中略燙後乾燥或直接乾燥。
性狀 果實較小,類球形,直徑0.8~1.4cm,有的壓成餅狀。表面棕色至棕紅色,並有細密皺紋,頂端凹陷,有花萼殘跡,基部有果梗或已脫落。質硬,果肉薄,味微酸澀。
化學成分 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齊菊果酸、槲皮素、金絲桃甙(hyperin)、表兒茶精(epicatechin)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山楂。
川楝子
川楝子 Fructus Toosendan
(英)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別名 金鈴子
來源 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 Et Zucc.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褐色,小枝灰黃色。2回羽狀複葉互生,總葉柄長5~12cm;羽葉4~5對,小葉5~11,狹卵形,長4~10cm,寬2~4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全緣或少有疏鋸齒。圓錐花序腋生;花萼5~6裂;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12,花絲合生成筒;子房上位,瓶狀,6~8室。核果圓形或長圓形,直徑約3cm,黃色或栗棕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於丘陵、田邊;有栽培。主產四川、雲南。
採制 冬季果實成熟、果皮黃色時採收,曬乾。
性狀 果實類球形,直徑2~3cm。表面金黃色至棕黃色,微有光澤,具深棕色小點。頂端有花柱殘基,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質,與果肉間常成空隙,果肉鬆軟,淡黃色,遇水潤濕顯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圓形,質堅硬,兩端平截,有6~8條縱棱,內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長圓形的種子1粒。氣特異,味酸、苦。
化學成分 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鹼、山柰醇、樹脂、鞣質。
性味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
女貞子
女貞子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英) Glossy Privet Fruit
別名 冬青子、蠟樹、蟲樹。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 Iucidum Ait. 的果實。
植物形態 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m,葉對生,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3.5~6cm,先端尖,基部圓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花小,芳香,密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12~20cm;花萼鐘狀,4淺裂;花冠白色,漏斗狀,4裂,筒和花萼略等長;雄蕊2;子房上位,柱頭2淺裂。核果長橢圓形,微彎曲,熟時紫藍色,帶有白粉。花期6~7月,果期8~12月。
主產江蘇、浙江、湖南、福建、廣西、江西、四川。
採制 11~12月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或置熱水中燙過後曬乾。
性狀 果實卵形、橢圓形或腎形,長6~8.5mm,直徑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皺縮,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體輕。外果皮薄,中果皮較鬆軟,易肅離,內果皮木質,黃棕色具縱棱,種子1~2粒,腎形,紫黑色,油性。無臭,味甘而微苦澀。
化學成分 含女貞子甙(nuzhenide)、洋橄欖苦甙(oleuropein)、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4-羥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樺木醇(betulin)等。
性味 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 滋補肝腎,明目烏髮。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目暗不明。
小茴香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英)Fennel
別名 谷茴香、谷茴。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強烈香氣,莖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葉互生,2~4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絲狀,長0.4~4cm,寬約0.5mm;下部葉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8~30,不等長;花梗5~30;花小,金黃色。雙懸果矩圓形,果棱尖銳,具有特異芳香氣。花期6~7月,果期10月。
各地有栽培。主產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
採制 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有時鹽炒用。
性狀 雙懸果細橢圓形,有的稍彎曲,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殘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細小的果梗。懸果瓣呈長橢圓形,背面有5條縱棱,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
化學成分 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馬兜鈴
馬兜鈴 Fructus Aristolochiae
(英)Dutchmanspipe Fruit
別名 水馬香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無毛,有香氣。莖細長,扭曲,有棱。葉三角狀狹卵形、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3~8cm寬2~4cm,中部以上漸狹窄,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心形,兩側具圓的耳片。花單生於葉腋,花被斜喇叭狀,長3~4cm,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間收縮成管狀,緣部卵狀披針形,全緣,上部暗紫色,下部綠色。蒴果近球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於路旁、溝邊陰濕處及山坡叢林中。分布於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南至廣西。
採制 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收,乾燥。
性狀 蒴果廣卵形或長圓形,長3~7cm,直徑2~4cm。表面黃綠色、灰綠色或棕褐色,有縱稜線12條,由稜線分出多數橫向平行的細脈紋。頂端平鈍,基部有果梗,裂為6條。果實6室,易裂為6瓣,每室種子多數。果皮內表面平滑而帶光澤,有橫向脈紋。種子扁平而薄,鈍三角形或扇形,邊緣有翅,淡棕色。氣特異,味微苦。
化學成分 果實及種子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馬兜鈴次酸(aristolochinic acid)、木蘭鹼(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用於肺熱喘咳、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
無花果
無花果 Fructus Fici
(英)Fig
別名 映日果、奶漿果、蜜果、樹地瓜。
來源 為桑科植物無花果Ficus carica L.的聚花果。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達12m,有乳汁。葉互生,厚膜質,寬卵形或近球形,長10~20cm,3~5掌狀深裂,少有不裂,邊緣有波狀齒,上面粗糙,下面有短毛。肉持花序托有短梗,單生於葉腋;雄花生於癭花序托內面的上半部,雄蕊3;雌花生於另一花序托內。聚花果梨形,熟時黑紫色;瘦果卵形,淡棕黃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各地庭園有栽培。
採制 夏秋季摘取未成熟青色聚花果,放於沸水內燙過,立即撈起,曬乾或烘乾。
性狀 聚花果圓錐形或類球形,長約2cm,直徑1.5~2.5cm。表面淡黃棕色或棕黑色,有波狀彎曲的縱稜線,上端稍平截,中央有圓形突起,基部較狹,連有果序柄及殘序苞片。質硬,味甜。
化學成分 含枸櫞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丙二酸、脯氨酸、草酸、蘋果酸、莽草酸(shikimic acid、奎尼酸(quinic acid)、生物鹼、甙類、糖類、無花果朊酶(ficin)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健脾,止瀉。用於食慾減退、腹瀉、乳汁不足。
天竺子
天竺子 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
(英)Common Nandina Fruit
別名 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
來源 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的果實。
植物形態 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幼枝黃色。葉互生,集生莖端,為三回羽狀複葉,小葉革質,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先端漸尖,全緣,深綠色,冬季常變紅色;小葉下方及葉柄基部有關節。圓錐花序頂生;花被片多輪,每輪3片,外輪小,內輪大;雄蕊6,花瓣狀;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於濕潤山谷、山坡雜林下;或栽培於庭園。產於長江中下游各地。
採制 果實於11~12月或2月採收,曬乾。
性狀 果實球形,直徑7~9mm。表面黃紅色或紅紫色,光滑,微具光澤,有時稍凹陷,頂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細果柄或其斷痕。果皮質脆易碎,種子兩粒,略呈半球形,內面凹下,黃棕色。味酸澀。
化學成分 含異紫堇啡鹼(isocorydine)、原阿片鹼(protopine)、0-甲基南天竹鹼(0-methyldomesticine)、 氫氰酸等。
性味 性平,味酸、甘。
功能主治 斂肺鎮咳。用於久咳氣喘、百日咳。
果實類—木瓜─貼梗海棠
木瓜──貼梗海棠
Fructus Chaenomelis Speciosae
(英)Comman Floweringquince Fruit
別名 皺皮木瓜、宣木瓜、紅木瓜。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達2m,小枝無毛,有刺。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3~10cm,寬1.5~1cm。花簇生,淡紅色或白色;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梨果球形或長圓形,長約8cm,乾後果皮皺縮。花期3~4月,果期10月。
各地常有栽培。主產四川、湖北、安徽、浙江。
採制 夏、秋季果實綠黃時採摘,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乾。
性狀 果實卵圓形或長圓形,多縱剖為兩瓣,長4~9cm,寬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的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捲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種子扁長三角形,多脫落,脫落處平滑光亮。質堅硬。氣微清香,味酸。
化學成分 含蘋果酸、酒石酸、枸櫞酸、皂甙及黃酮類,鮮果含過氧化氫酶(catalase)種子含氫氰酸。
性味 性溫,味酸。
功能主治 平肝舒筋,祛濕和胃。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木瓜
─冥楂
木瓜──冥楂 Fructus Chaenomelis Sinensis
(英) Chinese Floweringquince Fruit
別名 光皮木瓜、土木瓜。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冥楂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枝無刺,幼枝有淡黃色柔毛。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8cm,寬2.5~6cm,邊緣有刺芒狀鋸齒,齒尖有腺點,幼時有絨毛,花單生於葉腋;萼片5;花瓣5,淡紅色;雄蕊多數;子房下位,5室,花柱3~5,基部合生,有柔毛。梨果長圓形,長可至15cm,深黃色,木質,芳香。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各地常見栽培。主產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廣西。
採制 夏、秋季果實綠黃色時採摘,縱剖後置沸水中燙後曬乾。
性狀 果實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多縱剖為2~4瓣,長4~9cm,寬3.5~4.5cm。外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光滑無皺紋,或稍帶粗糙;剖面果肉粗糙,顯顆粒性。種子多數,密集,通常多數脫落。種子平扁三角形。氣微,味微酸澀,嚼之有砂粒感。
化學成分 含蘋果酸、果膠酸、酒石酸、皂甙、黃酮等;種子含氫氰酸。
性味 性溫,味酸澀。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主治風濕痹痛、菌痢、吐瀉。
果實類—五味子
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英) Chinese Magnolcavine Fruit
別名 山花椒、烏梅子、軟棗子。
來源 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 Turcz.) Baill.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多年生落葉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顯。葉互生,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齒;葉柄淡粉紅色。花單性異株,生於葉腋,花梗細長柔軟;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紅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橢 圓形,心皮17~40,覆瓦狀排列於花托上,果熟時呈穗狀聚合果。漿果球形,肉質,熟時深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於半陰陰濕的山溝、灌木叢中。主產遼寧、黑龍江、吉林。
採制 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曬乾或蒸後曬乾,除去果梗及雜質。
性狀 果實呈不規則球形,粘韌,直徑5~8mm。表面紫紅色或暗紅色,油潤,有網狀皺紋。種子1~2粒,腎形,長4~5mm,寬3~4mm,表面棕黃色,有光澤。果肉味酸;種子味微鹹而辛。
化學成分 含五味子素 (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性味 性溫,味酸、甘。
功能主治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咳喘、遺精、久瀉、自汗、盜汗、心悸失眠。
花椒 Pericarpium Zanthoxyli
(英)Bunge Pricklyash Peel.
別名 川椒、紅椒、蜀椒、大紅袍。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果皮。
植物形態 高大灌木或小喬木。小葉5~11,卵形,橢圓形至廣卵圓形,長1.5~7cm,寬0.8~3cm,邊緣有細圓鋸齒,齒縫處有粗大透明腺點;葉軸具狹翅,下面生有向上升的小皮刺。花序頂生;花被片4~8;雄花雄蕊5~7;雌花心皮4~6。果成熟時紅色至紫紅色,密生疣狀突起的油點。花期3~5月,果期7~10月。
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或向陽地、路旁。主產四川、陝西、河北。
採制 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除去種子及雜質。
性狀 分果瓣多單生,偶有2個,罕為3個並生,直徑4~5mm,果皮由腹面開裂或延伸至背面亦稍開裂;外表面紅紫色或紅棕色,極皺縮,散有多數疣狀突起的油點,直徑0.5~1mm;內果皮淡黃色,常由基部與外層果皮分離並向內反卷。香氣濃,味麻辣而持久。
化學成分 含檸檬烯(limonene)、枯醇(cumicalcohol)、龍牛兒醇(geraniol)、植物甾醇、不飽和有機酸。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症;外治濕疹瘙癢。
附註 同屬植物青椒Z.schinifilium Sieb. Et Zucc.的果皮亦作花椒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