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概覽》是西藏民族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張屹、澤玉、王丹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文化概覽
- 提供院校:西藏民族大學
- 類別:慕課
- 授課老師:張屹、澤玉、王丹屏
《藏族文化概覽》是西藏民族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張屹、澤玉、王丹屏。
《藏族文化概覽》是西藏民族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張屹、澤玉、王丹屏。1課程大綱第一單元開篇. 藏族文化概念的引入第三講. 聰明的文化使者祿東贊第一講. 因時流變的遠古文化特色第二講. 松贊乾布與文成公主第一單...
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藏族本土文化原本是位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雅礱河谷的吐蕃文化和位於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文化逐漸交融而形成的。到了公元七世紀松贊乾布時期,佛教從中原、印度、尼泊爾傳入吐魯蕃,逐漸形成和發展為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與此同時,南亞的印度、尼泊爾文化...
文化 語言文字 語言 藏語在語言學上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下的藏語支。藏語支包括藏語、門巴語、珞巴語、普米語和嘉戎語等。藏語支各語言的主要特點是:有豐富的複輔音聲母、有較多的單輔音和複輔音韻尾、聲調發展不平衡。如藏語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字母。文字 “藏文”一詞寫作“bod-yig”,意為“藏族...
1、從人口和居住地域面積看,藏族都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民族,對青藏高原的開發和青藏文化的發展起了最 主要的作用。藏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帶,而門巴族、珞巴族始終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地帶,今天 的羌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地帶,漢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則分布在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帶 。在元代...
吐蕃時代,是藏族文化大發展的時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興旺繁盛的時期。從史料看,當時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麵,飲以酒漿和茶,住為“屋皆平頭”的民居和“拂廬”(帳篷),信仰有自然崇拜、雍仲本教和印度佛教,娛樂有歌舞、棋類、球類、抱石、賽馬、摔跤等...
“康”是指康巴地區,包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區、青海玉樹藏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是康藏文化發祥地。德格的印經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廣博、門類最齊全、完備而嚴格的管理、原材料製作考究、精湛的刻工技藝、高質量的印刷,以及對建築、壁畫、刻版及其它文物的全面保護,在...
《藏族風俗文化》是2007年12月1日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玉芬。本書主要講述了藏族風俗民情等有關內容。內容簡介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行政區劃分它包括今天西藏的全部青海及甘肅、四川、雲南等的部分地區,同時它以畜牧業...
藏族的風俗習慣是指中國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風俗習慣,包括婚喪、飲食等習慣。藏族風俗源頭 作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跡貫穿於西藏的方方面面。從生產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
藏戲(英語:Tibetan opera,藏語:ཨ་ཅེ་ལྷ་མོ་),在西藏自治區稱為“阿吉拉姆”,在青海省稱為“南木特”,流行於西藏自治區,四川、青海、雲南、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自治區以及印度、不丹等國家的藏族人居住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2]。 藏戲起源主...
藏傳佛教文化概覽 《藏傳佛教文化概覽》是2002年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尕藏才旦。《藏傳佛教文化概覽》,於2002年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
《藏族十明文化》是2013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曲甘·完瑪多傑。內容簡介 十明,是藏族文化最基本的東西,它包涵了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從字面上看,無一不跟佛陀有關係。每一個學科,有著佛陀的背景,每一個問題,需要佛陀的領航,佛陀的形象時時處處閃現在字裡行間。十明文化是藏族文化的基石,也...
20世紀50年代,川北行署將該地區聚居的白馬人定為藏族,但長久以來,其語言、文化都和其他藏族人有比較大的差異,學術界對這一界定存有歧義,衍生出諸多不同的學術觀點。對白馬人族屬研究的觀點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即“氐人說”、“羌人說”和“藏族分支說”。2012年,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對白馬人...
藏族唐卡(昌都嘎瑪嘎赤畫派)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族風情、自然山水等題材,其中大部分內容都與宗教主題有關。代表作品有《永樂皇帝》等。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藏族唐卡(昌都嘎瑪嘎赤畫派)為藏族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在西藏宗教史、文化史、美術史上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傳承狀況 藏族唐卡(昌都嘎瑪嘎...
華熱藏族雖然同屬於藏民族,但它的婚俗有地域特色,其中保留了諸多母系社會的遺風,如:婚前的自由交往戀愛議婚儀式由舅舅作主,迎親時對新郎潑水懲罰,婚宴上舅舅居於最尊貴的位置,新婚夜男女不同房,婚禮後新娘不住夫家等。婚俗文化 2012年10月,藏族婚俗片《阿柔情緣》拍攝完成,影片以藏族傳統婚俗為背景,反映了...
青藏文化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及四川省西部、甘肅省南部和雲南省西北部的藏族聚居區。青藏文化是具有濃郁藏傳佛教色彩的高原遊牧文化,就其實質而言,宗教是其靈魂。其形成、發展、風格與特色,甚至政治、經濟和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響。青藏高原的高寒地理環境和遊牧生活是決定其文化特質不同...
交巴加布,男,藏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夏河縣拉卜楞摩尼寶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獲得“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
《藏族文化史綱》約49萬字,藏學家索代的第四本專著。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並榮獲“甘肅省優秀圖書獎”。該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藏族文化的形成、發展及特點。從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開始,論述了遠古藏族、古代藏族部落、苯教文化、吐蕃王朝時藏文化的大發展;介紹了藏傳佛教各派的形成及特點,進一步論述了宗喀巴...
彩繪大觀展廳:展出有榮獲金氏世界紀錄、並受國家著作權保護的《中國藏族彩繪大觀》。《彩繪大觀》長達618米、畫面達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繡圖案3000多種,內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藏族對宇宙形成的認識、歷史、宗教、醫學、藝術、民俗、文化生活等諸方面,堪稱藏族文化的百科全書。藏族民俗館:通過復原...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
《藏族文化通論》是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吳引水 / 曲甘·完瑪多傑。內容介紹 《藏族文化通論》是一部內容豐富、體裁新穎、簡潔明快、文情並茂,集知識、學術、趣味為一體,適合當代快節奏生活的廣大讀者需求的一種全方位介紹藏文化的讀物。《藏族文化通論》分四大部分,共49章, 110萬字,分門別類地論述...
《納木依藏族文化初探》是2014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古濤、王德和。內容簡介 《納木依藏族文化初探》內容包括納木依藏族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民族源流、遷徙及演變,語言文字,生產生活和民居,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婚禮習俗,喪葬習俗,納木子的節日禮儀,納木子藏族的宗教信仰,納木依藏族的民間禁忌,民間故事...
同時格魯派寺院還重視文法、修辭、工巧、醫藥、歷算等學科,對藏族思想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代表寺院 桑耶寺 藏傳“佛教”的第一座寺院。大昭寺 拉薩大昭寺主殿內供奉著一尊享有世界上最為罕見之尊榮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近600年來,眾多的佛教徒跋涉千里,一步一個長頭地磕到這尊佛像的腳下,以表達他們對...
在七世紀之前,藏地象雄地區的所有天文學家、教育學家、譯師、醫師、卦師、算命師、風水師、以及有文化的學者等等都可稱為“本波”,當時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稱為“本教”。“本教”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宗教信仰,而是藏族同胞族的文化體系、哲學思想、文明禮儀、民風民俗、民族精神和社會...
藏戲(尼木塔榮藏戲),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尼木縣地處西藏自治區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系前後藏結合部,是藏戲的流傳地。尼木塔榮藏戲屬藏戲中的白面具舊派,是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古老劇種。尼木藏戲班,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改演藍面具戲,劇目也由演《諾桑王子》一種而...
“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歷史條件、社會制度、風俗信仰、地理環境、生產方式、文化傳統等有著密切聯繫的,是長期在人民民眾中凝成的審美標準。藏族舞蹈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