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翡翠

藍翡翠

藍翡翠(學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鳥科翡翠屬的鳥類。體長雄性278-310毫米,雌性250-310毫米;壽命10年。是一種以藍色、白色及黑色為主的翡翠鳥。以頭黑為特徵,翼上覆羽黑色,上體其餘為亮麗華貴的藍紫色。兩脅及臀沾棕色。飛行時白色翼斑顯見。主要是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嘴粗長似鑿,基部較寬,嘴峰直,峰脊圓,兩側無鼻溝;翼圓,第1片初級飛羽與第7片初級飛羽等長或稍短,第2、3、4片幾近等長;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圓形。以魚為食,也吃蝦、螃蟹、蟛蜞和各種昆蟲。常單獨站立於水域附近的電線桿頂端,或較為稀疏的枝丫上,伺機獵取食物。晚間到樹林或竹林中棲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翡翠
  • 拉丁學名:Halcyon pilea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佛法僧目
  • 亞目:翠鳥亞目
  • 翠鳥科
  • 翡翠屬
  • :藍翡翠
  • 命名者及年代:Boddaert, 1783
  • 英文名稱 :Black-capped Kingfish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藍翡翠的額、頭頂、頭側和枕部黑色,後頸白色,向兩側延伸與喉胸部白色相連,形成一寬闊的白色領環。眼下有一白色斑。背、腰和尾上覆羽鈷藍色,尾亦為鈷藍色,羽軸黑色。翅上覆羽黑色,形成一大塊黑斑。初級飛羽黑褐色,具藍色羽緣,外側基部白色,內側基部有一大塊白斑,其對應處的外側具一淡紫藍色斑。次級飛羽內側黑褐色,外側鈷藍色。頦、喉、頸側、頰和上胸白色,胸以下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棕色。
幼鳥後頸白領沾棕,喉和胸部羽毛具淡褐色端緣,腹側有時亦具黑色羽緣。
虹膜暗褐色。嘴珊瑚紅色,腳和趾紅色,爪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4-110g,♀64-115g;體長♂278-310mm,♀250-310mm;嘴峰♂56-65mm,♀58-66mm;翅♂122-135mm,♀122-137mm;尾♂81-88mm,♀75-90mm;跗蹠♂13-19mm,♀16-18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藍翡翠主要棲息於林中溪流一以及山腳與平原地帶的河流、水塘和沼澤地帶。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邊並不罕見。北方種群南遷越冬。喜大河流兩岸、河口及紅樹林。棲於河邊的枝頭。較白胸翡翠更為河上鳥。

生活習性

常單獨活動,一般多停息在河邊樹樁和岩石上,有時也在臨近河邊小樹的低枝上停息。經常長時間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一見水中魚蝦,立即以極為迅速而兇猛的姿勢扎入水中用嘴捕取。有時亦鼓動兩翼懸浮於空中,低頭注視著水面,見有食物即刻直扎入水中,很快捕獲而去。通常將獵物帶回棲息地,在樹枝上或石頭上摔打,待魚死後,再整條吞食。有時也沿水面低空直線飛行,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
其生態習性與該科內其他種相似。主要以小魚、蝦、蟹和水生昆蟲等水棲動物為食。也吃蛙和鞘翅目、鱗翅昆蟲及幼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旅鳥: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國台灣省。
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長白山、遼寧東部、中部和南部、河北、山東、山西、往西至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南至廣東、廣西、福建、香港、海南島和台灣。在華東、華中及華南從遼寧至甘肅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東南部廣大地區繁殖,部分地區為留鳥。在台灣為迷鳥
藍翡翠分布圖藍翡翠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發生5月至7月。營巢於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雙方共同挖隧道,可以達到60厘米的深度,末端擴大為巢室,大小直徑為10-15厘米。這些洞穴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一旦巢室完成後,雌鳥下4個或5個純白色的卵。每窩產卵4-6枚。大小為26-29×21-24毫米,平均27.3×2.5毫米。雌雄輪渡孵化。雛鳥晚成性,出生時肉眼看不見是盲目。孵化期19-21天。孵出後由親鳥撫育23-30天即可離巢飛翔。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