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埵

薩埵

【 薩埵 】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sattva,巴利語satta。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薩怛縛、索埵。含有存在、生、實、真、善、美、賢等義。於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稱薩埵為有情,即有情意之義;佛地經論卷二則作勇猛之義。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識、眾生等諸義。薩埵亦指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於密宗,則指金剛薩埵。此外,印度數論派以薩埵乃自性(梵prakr!ti )所具三德之一。(參閱‘菩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埵
  • 出自:《 佛學大詞典 》
  • 梵語:sattva
  • 巴利語:satta
解釋
梵語。摩訶薩埵(Mah?sattva)之簡稱,即大士,大菩薩。
【 薩埵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Sattva,譯曰情,或有情,眾生(起世經)有生命者之稱。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薩怛嚩,索埵。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釋有情云:梵言薩埵。薩此雲有,埵此雲情,故云有情言眾生者。案梵本仆呼饍那,此雲眾生,語各別也。’俱舍寶記一曰:‘眾生者,即情異名。梵名薩埵,此雲有情,梵名社伽(上聲),此名眾生,即與有情體一名異(云云)。’見眾生條。菩提薩埵之略,見菩薩條。
【 薩埵 】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
1.華譯為有情,或眾生。
2.菩提薩埵的簡稱。見菩薩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