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琡

薛琡,字曇珍,河南洛陽人。其先祖乃是代郡叱乾部鮮卑人,本姓叱乾氏。又做叱乾琡,北魏末至北齊時期官員。出身自官宦世家,因形象峻美,禮節周到,心思縝密而獲宣武帝所倚重,後遷任洛陽令。

其聲名顯赫於史,乃因孝明帝主政期間,大力反對“停年格”制。

永安元年,隨元天穆征討邢杲

天平元年,擔任丞相長史一職。天平四年,向高歡西征進諫言,高歡未採納,後高歡軍敗於沙苑(沙苑之戰)。沙苑之戰事後不久,隨軍平范陽之亂,轉任殷州刺史,

後後歷位度支、殿中二尚書。至天保初年,兼任尚書右僕射一職。不久,病死於家中。

死後,朝廷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青州刺史。謚曰威恭。子允嗣其位。

基本介紹

  • 本名:薛琡
  • 別稱叱乾
  • 字號:曇珍
  • 所處時代:魏晉南北朝
  • 民族族群:鮮卑(漢化鮮卑人)
  • 出生地:河南洛陽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天保元年(公元550年)
  • 主要成就:1.反對“停年格”制度 2.治理洛陽城有方
  • 國籍:齊國(北魏→東魏→北齊)
  • :薛彪子(叱乾豹子、薛豹子)
  • :于氏→張氏
  • :薛允
  • 祖籍:代北人
  • 諡號:威恭
人物生平,主政洛陽,反對“停年格”,忠讜建策,勸阻西渡,絕命天保,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主政洛陽

薛琡,字曇珍,河南洛陽人(原籍代郡)。出自官宦之家,其父薛彪子曾任北魏徐州刺史。薛埱其人形貌雖魁偉高大,卻聰明機警,年少之時,便因其才幹出眾而受人稱讚。
在朝廷擔任典客令時,主要負責處理少數民族事物。因而接觸外賓的機會乃是家常便飯之事,每次接待、引見賓客時,薛琡的儀表總是整齊乾淨,在禮節則上張弛有度。對於朝廷的體面威望,無不盡心維護,絲毫不敢怠慢。正因薛琡在任上兢兢業業,宣武帝曾召見他,說:“你待人接物很有風度,而且姿貌秀偉,我打算給你升官,你想擔任什麼職務?”薛琡聽後,沒有趕緊叩謝皇恩,而是淡定地回答:“宗廟之禮,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除此之外,微臣什麼也沒有想過。”
孝明帝元詡正光中(520年七月—525年六月),薛琡升任為洛陽令。洛陽自孝文帝遷都以來,達官貴族扎堆兒,較高的人氣也帶來社會的不穩定,治理起來較為困難。薛琡走馬上任後,境內安定肅然。薛琡審案注重證據及情理大義,常對犯人曉之以理,極少對犯人動用大刑,故而每每都能套的實情。因此治下豪族奸猾都懼怕其官威,不敢無端生事,洛陽境內在其治下,得以蘇息。
某年,洛陽大旱,因天災之禍,朝廷下令將京城的在押犯帶往華林園重新審理,以尋是否存有冤滯之事,才引得上蒼震怒。然而朝廷這才發現整個洛陽所關押犯人僅有3個。因此,孝明帝對薛琡其才能大加讚許,賜縑百匹,並遷官至吏部。

反對“停年格”

孝明帝神龜二年(公元519年),漢族大官僚、征西將軍張彝之次子張仲瑀上封事,請修訂銓別選格,武人不得選為顯達官員。洛陽拓跋鮮卑將士得知訊息後,便糾集上千人火燒張彝的住宅,燒殺其長子張始均,以示抗議。張彝受重傷,幾天后不治而亡。事後,靈太后令武官可以依年資入選。為了解決官職少、應選者多的矛盾,吏部尚書崔亮曾奏請建立停年之格(“停年格”,一種選官制度),不問才能,一律按年資(年齡和資歷)先後授官。薛琡聽聞後,隨即上書反對,稱:“百姓的命運,被長吏所掌握,如果用人得當,那么便會蘇息有地;倘若用人不當,便會禍害一方。若讓吏部只是按資歷選人,不辨賢愚,那朝廷公器就像飛過的大雁,游過的魚群,拿著名簿呼點姓名進位,一個人就夠了。不經選拔便如此用人,叫什麼選官擇才?臣懇請求不按此法選用官吏。”上奏後,皇帝並沒有答覆他。
後被帝召見, 薛琡又乘機進諫說:“一同治理天下,是百官的義務。所以漢朝經常下令讓三公大臣舉薦賢良、方正、有道、直言人士,任作長吏,安撫黎元。從晉末以來,此風逐漸衰敗。如今天下剛剛安定,其重要任務在於養民。我請求依漢代之制,建立四科,令三公大臣各自推舉時賢,補充郡縣。明立條格,防止官員們任人唯親。”雖然孝明帝下詔此奏讓百官商討,但卻議而未決,停年格之制便如此而未被廢止。

忠讜建策

永安元年(528年)十一月,在得知邢杲攻占濟南後,北魏朝廷急令上黨王元天穆率兵討伐邢杲,並拜薛琡為行台(中央派駐地方的機構及負責官員)尚書,負責處理戰時濟南地方事宜。
當朝廷大軍達到東郡(今河南滑縣東。《史記索隱》魏都大梁濮陽黎陽,並是魏之東地,故立郡名東郡。)之時,接到前後兩方急報,元顥大軍已占領酇城(今位於河南省永城市西部),而邢杲大軍正進逼歷下城。面對此情境,元天穆夷猶難斷,遂升帳召各文武大臣議論宜先攻誰後討誰的問題。帳下大臣們大多都一致認為邢杲人多勢眾,足有十萬餘人,應當先集中力量對付,而元顥不過只有陳慶之的七千人馬,區區千人,不過疥癬之疾。待征滅邢杲叛軍,回首便能將元顥的部隊輕而易舉拿下了。但薛琡卻深懷憂慮的說到:“杲為聚眾無名,雖強猶賊。元顥皇室昵親,來稱義舉,此恐難測。且杲鼠盜狗竊,非有遠志。自河陰之役,人情駭怨,今有際會,易生感動。故宜先討顥,待顥事決,然後回師。”然而元天穆最終遵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先行發兵攻打邢杲。
永安二年(529年)四月,元天穆在濟南大敗邢杲叛軍,邢杲在濟南兵敗被俘。在解決邢杲亂軍後,大軍快馬回師滎陽,在到達定陶時,元天穆將薛琡留在此地,處理西兗州(治所在定陶)的地方事務。不久後,元天穆在滎陽敗於陳慶之,元顥大軍直逼洛陽。進駐洛陽後的元顥改元建武,大赦天下。而薛琡所在的西兗州不久以歸誠於元顥,薛琡本人則被安排隨侍在元顥身邊。
爾朱榮元天穆再度引兵來伐,元顥兵敗而死,元天穆在洛陽見到薛琡,萬分悔恨的對他說到,當初沒有聽你的話,才致使朝廷落得如此境地。

勸阻西渡

天平(34年十月—537年)初,高歡推薦薛琡擔任丞相長史一職。
天平四年(537年),為除去心腹大患及一雪關西征戰之恥,高歡欲西渡蒲津(黃河古渡口,今河南永濟市),討伐宇文泰。對此薛琡則對高歡進諫說:“西賊連年饑荒,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充作食物了,如今冒死來寇掠陝州(今三門峽市陝州區),目的是想奪取糧倉之粟。而眼下高(高敖曹)司徒已經包圍了陝城,糧食決計是運不出來了。因此,屬下認為我方只需要在各條大道上設定兵馬阻截,而不要同他們發生大規模交戰,等到明年麥收季節,西賊眾人定多已餓死,寶炬、黑獺自然就會向我們投降的。故琡懇請主公不要過河。”高歡手下的大將侯景也同樣不贊成高歡一舉大軍西渡的方式,說道:“眼下我方所動員的兵力太廣,若萬一難以取勝,兵卒一潰便難以組織收攏。不如將大軍分為二軍,相繼而進,前軍若勝,後軍合力;前軍若敗,後軍承之。”但高歡都沒有將他們的話採納,一意孤行,親率二十萬兵卒自壺口出發趕往蒲津(史稱“沙苑之戰”)。不久後,東魏大軍在沙苑與西魏大軍鏖戰,大敗而歸。

絕命天保

天保元年,薛琡兼任尚書僕射一職,不久後病死於家中。臨終之時,告誡其子大殮時只需要給穿上平時的衣服,一個月後就下葬,嚴令不準其子向朝廷索取贈官。自家建造喪車,不加任何裝飾,只用麻為流蘇,繩為網路。也不讓添置任何陪葬物品。
然而朝廷最終還是在他身亡後,贈其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青州刺史。定諡號為“威恭”。

人物評價

北齊高祖高歡云:“宿有能名,深被禮遇,軍國之事,多所聞知。琡亦推誠盡節,屢進忠讜。”
《北齊書》、《北史》皆云:薛琡其人天性險忌,情義不篤。外若方格,內實浮動。受納貨賄,曲理舞法,深文刻薄,多所傷害。

軼事典故

薛琡長期生活在省闥之中,熟悉簿領,剖斷理事,快捷如流水。但是他天性疑忌,稍不如其意,就要想法整人。受納貨財,徇私舞弊,深情刻薄,多有傷害,士民懼怕厭惡他。魏東平王元匡妾張氏淫逸放縱, 琡初同她通姦,後則娶其為妻。聽信張氏的讒言,休掉了髮妻于氏,而且斷絕了同兒子的關係,以致家庭怨忿,糾紛不斷,深為時論譏鄙

親屬成員

薛達頭(曾祖)
薛野䐗(祖父)
薛虎子(父)
薛世遵(大兄)
薛忱(侄)
薛安顥(侄)
薛曇慶(二兄)
薛衍(侄)
薛曇寶(三兄)
薛曇尚(四兄)
薛仲芬(侄)
薛琡
薛允 (子)

史籍記載

《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北齊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