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薁(Azulene,源自天青色Azur),IUPAC名雙環[5.3.0]癸五烯,又名甘菊藍、藍烴,熔點98-100℃,沸點242℃,是萘的同分異構體,分子式C
10H
8,分子量128.17。為青藍色片狀晶體,具有與萘相似的特殊氣味。作為一種
碳氫化合物,它有不尋常高的
偶極矩。
薁可燃,具有一定毒性,對水生生物具有影響,可對水體產生長期影響。
薁結構式化學性質
薁是一種含有七元環與五元環的稠環芳烴。和萘相似,薁分子中含有10個
π電子的共振結構,但是其共振穩定能是萘的一半。可以將薁看做由環庚三烯正離子(䓬離子)和環戊二烯負離子構成,因此薁分子具有約1.08D的電偶極矩。 由於極性,薁的五元環一側容易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七元環一側容易發生
親核取代反應。薁的芳香性略低於萘,更容易加氫生成環戊烷並環庚烷。
薁在基態的極性反映在它的深色上,這對於小的不飽和芳族化合物來說是不尋常的。薁不符合
卡莎規則,其許多衍生物也都不會在最低激發態發出螢光。
薁和萘為同分異構體。在較高溫度下,薁可轉變為萘。
合成方法
薁首次合成於1939年,由科學家St. Pfau和Plattner用
茚滿和
重氮乙酸乙酯合成。
有效的薁一鍋法需要環戊二烯與不飽和的C5合成子的環化。環庚三烯前體的替代方法早已為人所知,下面顯示了一種說明性方法。
薁的全合成 薁的衍生物大多以鮮明深邃的藍色、紫色色調而與眾不同。在自然界中,薁衍生物存在於菊科、樟科等植物以及部分真菌中。
洋甘菊蒸餾得到的新鮮油狀液體具有鮮明的藍色,來自於其衍生物母菊薁(1,4-二甲基-7-乙基-薁,Chamazulene),這也是薁的別名來源之一,其他部分菊科植物如艾草、苦艾的蒸餾提取物中也含有母菊薁,也可呈現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