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

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

《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是一本由王相剛編,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
  • 作者:王相剛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1日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168 頁
  • ISBN:978750386359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成功地把栽培原理總結為:三大特點、五大方法、十大方式、十二種技術原理;並列舉了十種蕈菌在栽培中如何套用原理,又從生態系統的角度論述了蕈菌栽培的基本原理,通篇思路清晰、結構合理,深入淺出,套用性極強。彩色插頁照片透露出作者紮實的實踐基礎,讓人尋味,同時佐證了書中內容的真實性。本書對提高蕈菌從業人員、企業家、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促進科學發展蕈菌栽培產業,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

王相剛,出生於1973年3月2日,吉林省敦化市人,畢業於吉林工學院,高級農藝師,享省政府特殊津貼。從業20年來,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科研成果15項;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省級審定蕈菌品種5個,認定品種5個,*認定品種4個,打破吉林省蕈菌品種為零的歷史;中國代料栽培黑木耳產業早期發起人之一;創辦的敦化市明星特產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曾被東北三省食用菌協會評為“先進科研單位”、被中國菌物學會評為“全國食用菌先進單位”、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中國黑木耳科研與推廣有功單位”等。個人先後被評為“延邊州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高級專家”,現任中國食用菌協會黑木耳分會副秘書長、吉林農業大學菌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黑龍江省綏化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出版專著《蕈菌學》和《蕈菌栽培原理及套用》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章 蕈菌栽培產業發展簡史
 節 蕈菌栽培起源
 第二節 蕈菌栽培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近代蕈菌栽培產業的萌芽與發展
第二章 蕈菌栽培基本原理
 節 蕈菌生態系統
 第二節 蕈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第三節 蕈菌生態系統的調控
 第四節 蕈菌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的控制
第三章 蕈菌生態特點
 節 蕈菌與生態
 第二節 蕈菌的生態環境
第四章 蕈菌群落的發展與演替
 節 蕈菌群落的發展
 第二節 蕈菌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蕈菌栽培原理
 節 蕈菌栽培三大特點和五大方法
 第二節 蕈菌栽培十大方式
第六章 蕈菌栽培十二種技術原理
 節 堆栽法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二節 生料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三節 段木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四節 短段木熟料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五節 發酵料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六節 熟料瓶栽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七節 熟料袋式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八節 畦地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九節 埋木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十節 菌磚(塊)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十一節 牆式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十二節 立體式栽培蕈菌的技術原理
第七章 滑子蘑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半熟料塊式和熟料袋式方法為例)
第八章 榆黃蘑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發酵料袋栽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
第九章 猴頭菇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袋栽和瓶栽法為例)
第十章 蛹蟲草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瓶栽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
第十一章 白靈菇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袋栽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
第十二章 灰樹花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袋栽、陽畦覆土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
第十三章 硫磺菌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方法(本章以熟料袋栽法為例)
 第三節 出菇採收
第十四章 黑木耳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袋栽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管理
第十五章 榆耳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三節 栽培技術(本章以熟料袋栽法為例)
 第三節 採收和再生耳的管理
第十六章 黃靈菇栽培技術
 節 生物學特性
 ……
第十七章 黃傘栽培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