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忠,台灣商人,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富邦金控)董事長。
基本介紹
介紹,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個人特點,創業家,激情和追求,新聞的熱點人物,管理風險,風險控管,有效管理,評價,觀點,觀點,雙軸拓新,
介紹
蔡明忠,1956年4月25日生。工商界人士。台灣台北市人。台北市建國中學、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碩士。父蔡萬才。弟蔡明興。蔡明忠是富邦集團的掌門人,不管是與花旗銀行策略聯盟,還是與國泰金控爭取世華銀行,還被外資評為台灣最具投資潛力的金控公司,蔡明忠都是核心領導人。
教育經歷
蔡明忠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1978-1979)台灣大學法律系本科(1974-1978)
工作經歷
1979~1981年任職於紐約托科.馬里納管理公司
1981~1982年任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海上保險業務部代經理
1982~1983年任職於倫敦鮑林再保險公司
1981-1992年任富邦(國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
1992-1993年任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1993年任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名譽副董事長
1994年任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8年任富邦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9年任富邦集團副總裁
2001年任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執行長
2002年任台北富邦銀行副董事長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1年4月。1996年底該公司資產總額354.9億元新台幣,營收淨額327.5億元新台幣,在台灣大型企業中的排名各為第19位、第7位。
個人特點
不管是擔任富邦產險、富邦建設的董事長,還是富邦金控的執行長,內部員工都知道蔡明忠是一個愛開會,大事小事都會管的領導者。此外,蔡明忠還喜歡跟員工辯論,而且一定要辯贏。他以行銷作為比喻,以前總是想很多促銷的點子,但這些點子經常沒有明確的概念做支撐,也無產生關聯形成一個面,直到這個年紀,經歷過許多成功與失敗的例子,才逐漸串聯出一套方法,而這就是他所謂的提升領導能力。兄弟做為共同執行長,好處是碰到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有個人可以商量。開完會後,蔡明忠兩兄弟再針對敏感問題討論。而另一個好處是,對方可以做為自己的分身遇到別人的請求,如果不想答應的,還可以拱出對方做為推託,以「我還要回去問問他」之類的話拖延。非是重大事項,否則兩人決策了就算。
創業家
激情和追求
蔡明忠自詡的“第一點五代”企業家,或者說就是“金融創業家”這個稱呼,準確地定義了他介於企業家第一代和第二代企業家之間的微妙境地: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在守成中創業,在創業中守成。從掌控富邦的這二十多年中可以看出,他對資源的開發和富邦版圖的拓展,他對商業成就的激情和追求,也許比他父親蔡萬才更像第一代創業家。
新聞的熱點人物
作為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從來都是台灣產經新聞的熱點人物。金牛座的蔡明忠口才好、腦筋靈活,法律出身的背景又使得他做事謹慎、重視細節,可說是天生的銀行家。自富邦銀行創立起,從招考行員、選址設分行、建立制度等,蔡明忠全都親自參與,對銀行大小事都了如指掌。
管理風險
蔡明忠的父親、富邦集團的創辦人蔡萬才是典型的第一代企業家,認真嚴謹,工作起來廢寢忘食,很強調“居安思危”。因為富邦是從保險起家,而保險最重要的就是衡量風險與管理風險。
風險控管
目前蔡萬才雖然已將集團發展的重責大任交棒給蔡明忠、蔡明興兩兄弟,但每天還是會進集團總部辦公室,家族成員之間的彼此充分溝通仍然是集團最終決策的基本來源。而在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全力對外衝刺時,蔡萬才常扮演“踩煞車”的角色,一再提醒“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1979年國泰分家,蔡萬才這一脈分到的版圖並不大,勉強只能算是“分枝”、絕對不是“主幹”的“國泰產物保險”(富邦產險前身),一直到十八年後的1991年,國泰產險才正式更名為富邦產險,在台北市的來來大飯店(現為喜來登大飯店)舉辦成立酒會,“富邦”一詞始從創辦人蔡萬才口中說出來,並從此在台灣市場生根立足。經過蔡明忠和父親以及弟弟二十多年的勵精圖治,如今的富邦集團版圖,越來越接近“富足的邦國”,更有了“名副其實”的味道。
近幾年富邦金控在許多台灣金控公司競爭力的調查中,多次勇奪第一,但在蔡明忠的解讀里,這是外界認為富邦金控最具潛力的最佳印證。而2008年的“壞年冬”,金融市場遭逢史上最大的風暴,台灣的金控家族也重新洗牌,富邦金控在風暴中奮力一躍,激盪出市場一片驚嘆,也就此打出國泰蔡家與富邦蔡家的領先新局面。
有效管理
經過這幾年驚濤駭浪的磨練,蔡明忠行事日漸持成穩重。雖然法律專業給他精準的邏輯訓練,而有效管理必須符合邏輯,這對他從事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於管理越來越龐大的富邦王國,他認為必須持續提升領導能力,他篤定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讓自己掌握和制勝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他建立富邦金控的經營委員會作為決策機構,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交出去,讓自己有多一點時間思考和學習,以期更遊刃有餘地掌控從富足走向邦國的富邦集團。
評價
跟父親蔡萬才一樣,蔡明忠念的是法律,現在卻是台灣數一數二的金控公司領導人,他是如何讓自己掌握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呢?“不斷學習!”蔡明忠篤定而自信地說,“我雖然不一定懂每一個金融商品的內涵,但要抓住大方向。”而他所謂的大方向,舉例而言,就像是低利率時代,所有的金融商品都應該依循這個趨勢,“跟著客戶需求走,比創造需求容易多了!”另外,蔡明忠認為讀法律給他精準的邏輯訓練,而有效管理必須符合邏輯,這對他從事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想要提升領導能力,蔡明忠認為自己應該要多藉由閱讀,讓自己靜下來。
蔡明忠除了有好動的性格外,從小經歷的家族恩怨,讓他對兄弟間的相處也有更深的體認。蔡明忠以高雄阿婆冰店為例子感慨地說,原本母親經營的冰店交給長子後,結果賣得不錯,大哥就叫弟弟一起賣,最後卻賣到兄弟反目成仇。
在工作上,蔡明忠認為兄弟兩人在個性或偏好上非常互補。蔡明興對數字很敏感,不管怎么做他都要看成果,而蔡明忠比較關心虛無飄淼的事,而所謂虛無飄淼的事,指的是策略、方法論等。
觀點
大陸將是台灣金融機構重要成長引擎,在蔡明忠看來,兩岸三地的市場有著合作的基礎,原因並不僅僅來自於政治方面。蔡明忠表示,台灣有先進的電子行業,香港的金融地產業非常發達,而內地毫無疑問擁有強大的內需,還有基礎產業。
中國的證券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和海外的同行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定,這已經為市場的整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下一步,需要對監管法律進行統一併且對三地交易所進行整合。另外兩岸三地的交易所也可以通過相互持股,製造如泛歐交易所那樣的交易所。
蔡明忠還表示資金的自由流動也是統一市場的前提之一,而政府已經採取了行動。“中央已經進行了試點,將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這是重要的一步。”中國需要在整個亞洲金融市場起到領袖的作用,債券市場將是突破口。亞洲的儲蓄和融資模型存在很大的問題。“亞洲的國家辛勤工作賺錢,而歐美的國家拚命借錢消費。”蔡明忠說,“亞洲的投資者經過了多年的辛勤工作積攢了財富,但是這些錢卻沒有地方去,只能去相信做金融工程的歐美金融機構;而另外,亞洲需要資金的企業也去找歐美的金融機構,去歐美市場融資。”
“為什麼我們左手有錢,右手需要錢,我奇怪的是為什麼我們的左手和右手都要去和別人握手。”蔡明忠對目前亞洲需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而中國可以在其中起到領袖的作用。對於中國來說,這不僅僅是機會也是一種使命。
觀點
蔡明忠指出,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中國資本賬戶什麼時候開放、人民幣什麼時候可以自由兌換,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異區的互動都會發生,異區的發展都會有很大的突破,上海也會很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在談到上海與香港的合作時,蔡明忠用了一個自創的新詞“shanghong”形容二者的關係,他認為上海與香港將來將一起成為亞洲的大的國際金融中心。
雙軸拓新
蔡明忠指出,富邦看好大陸市場的發展潛力,在10年前就規劃大陸布局,目前富邦金控在大中華區的布局已初具雛形,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產險在北京、上海設立代表處,富邦人壽也在北京設點,富邦證券則在上海、廈門布局。
蔡明忠坦言,目前正是大中華區兩岸三地進行更緊密金融合作、共創三贏的最佳時機。富邦對於未來大中華區金融市場的發展寄予深切厚望。鑒於大陸幅員遼闊,為了將效益極大化,富邦規劃以“雙軸策略”進軍大陸市場。
其一是分行策略(台商策略):主要是為了服務台商,鎖定全國重點城市(台商集中的一級城市)進行布局。提供台商包括企業放款、金流管理、財富管理等金融服務。
其二是子行策略(在地策略):在地深根化,以區域綿密的網點來服務在地客戶。富邦在2008年底參股廈門商行後,第一要務是進行基礎建設,為未來的業務發展奠定基礎,並成立顧問團隊與執行團隊,進行人員訓練,提升服務品質,引進商品行銷策略,並強化通路建設。
2009年5月,國務院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後,“海西經濟區”成為熱門的討論議題。蔡明忠表示,以福建為主體的海西經濟區,為中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陸中央領導將持續強力推動海西經濟區的發展,預期還會有更多的支持海西經濟區的政策出台,而富邦金控的大陸布局也以廈門為起點,以海西經濟區為發展重心。
展望未來,蔡明忠說,大陸市場將是台灣金融機構的重要成長引擎,未來十年內,富邦有信心在大陸打造出一個新的營運中心。而在金控業競爭越來越國際化和白熱化的新時代,他將繼續不遺餘力地拓展富邦業已龐大的邦國版圖,使富邦立足台灣,覆蓋大陸,沖向亞洲和世界,成為“亞洲一流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