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蕨屬

蒼山蕨屬現有5種,主產我國西南亞熱帶山地,其中1種分布於喜馬拉雅西北部及非洲東部(衣索比亞)。生林下石縫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蒼山蕨屬
  • 拉丁學名:Ceterachopsis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薄囊蕨綱
  • :鐵角蕨科
  • 拼音名:cangshanjueshu
簡介,形態特徵,產地分部,下級分類,

簡介

蒼山蕨屬 Ceterachopsis (J. Sm.) Ching
Ching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Bot. 10 (1): 8. 1940; Ching et S. H. Wu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22 (5): 409, pl. 1. 1984; S. H. Wu et Ching, Fern Fam. and Gen. of China 365, f. 5-126. 1991. ——Asplenium § Ceterachopsis J. Sm. Hist. Fil. 317. 1897.
中、小型半旱生的石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膜質,全緣,基部著生。葉簇生;葉柄短或幾無柄,上面有1條淺縱溝,基部以上連同葉軸下面有鱗片疏生,鱗片深棕色,厚膜質,三角形、橢圓形或披針形,漸尖頭或鈍頭,邊緣有鋸齒或通常兩側呈星芒狀突出;葉片倒披針形,鈍頭,向基部漸變狹,兩側深羽裂幾達羽軸,裂片近三角形或橢圓形,基部寬而上延,互生,全緣,並有近膜質的半透明的狹邊,部分種類的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的基部上側近葉邊處各有1個小芽胞,包被在棕色、闊披針形的膜質鱗片中,能發芽生根行無性繁殖。葉脈不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主脈基部以銳角自葉軸斜出,側脈分離,一至二回分叉,斜上,基部上側一脈幾與葉軸平行,小脈不達葉邊,先端略膨大。葉韌革質,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線形,自主脈斜行幾達葉邊,彼此平行,通常沿每組側脈的上側一條小脈的上側著生;囊群蓋線形或橢圓形,薄膜質,開向主脈,偶有在裂片基部上側一枚開向葉邊;孢子囊倒卵形,具長柄,環帶由20-24個增厚細胞組成。孢子橢圓形或近圓形,大小不一,具周璧,微褶皺或不形成褶皺,表面具網狀或刺狀紋飾,外壁表面光滑。染色體x=12, (36)。
蒼山蕨屬過去被西方學者或歸於藥蕨屬 Ceterach Willd, 或歸於鐵角蕨屬AspleniumL.。其實,它同前者的關係除形體相似外,無其他形態上的共同點,地理分布和生態條件也各不相同。它與後者的區別在於奇異的形體,裂片全緣並有近膜質半透明的葉邊,並在葉軸下面被鱗片

形態特徵

中、小型半旱生的石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膜質,全緣,基部著生。葉簇生;葉柄短或幾無柄,上面有1條淺縱溝,基部以上連同葉軸下面有鱗片疏生,鱗片深棕色,厚膜質,三角形、橢圓形或披針形,漸尖頭或鈍頭,邊緣有鋸齒或通常兩側呈星芒狀突出;葉片倒披針形,鈍頭,向基部漸變狹,兩側深羽裂幾達羽軸,裂片近三角形或橢圓形,基部寬而上延,互生,全緣,並有近膜質的半透明的狹邊,部分種類的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的基部上側近葉邊處各有1個小芽胞,包被在棕色、闊披針形的膜質鱗片中,能發芽生根行無性繁殖。葉脈不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主脈基部以銳角自葉軸斜出,側脈分離,一至二回分叉,斜上,基部上側一脈幾與葉軸平行,小脈不達葉邊,先端略膨大。葉韌革質,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線形,自主脈斜行幾達葉邊,彼此平行,通常沿每組側脈的上側一條小脈的上側著生;囊群蓋線形或橢圓形,薄膜質,開向主脈,偶有在裂片基部上側一枚開向葉邊;孢子囊倒卵形,具長柄,環帶由20-24個增厚細胞組成。孢子橢圓形或近圓形,大小不一,具周璧,微褶皺或不形成褶皺,表面具網狀或刺狀紋飾,外壁表面光滑。染色體x=12, (36)。

產地分部

現有5種,主產中國西南亞熱帶山地,其中1種分布於喜馬拉雅西北部及非洲東部(衣索比亞)。生林下石縫中。

下級分類

蒼山蕨 Ceterachopsis dalhousiae (Hook.) Ching
闊基蒼山蕨 Ceterachopsis latibasis Ching et Shing ex Ching et S. H. Wu
大葉蒼山蕨 Ceterachopsis magnifica Ching
疏脈蒼山蕨 Ceterachopsis paucivenosa (Ching) Ching
俅江蒼山蕨 Ceterachopsis qiujiangensis Ching et Fu ex Ching et S. H. W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