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脈蒼山蕨

疏脈蒼山蕨

疏脈蒼山蕨(Asplenium paucivenosum Bir)為鐵角蕨科鐵角蕨屬下的一個種。植株高15-20厘米。生溝邊雜木林下石壁上,海拔2000-27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疏脈蒼山蕨
  • 拉丁學名:Asplenium paucivenosum Bir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木賊綱 
  • :水龍骨目
  • 鐵角蕨科 
  • :鐵角蕨屬
  • :疏脈蒼山蕨 
  • 分布區域:雲南西北部及西部、西藏、錫金及印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疏脈蒼山蕨
Ceterachopsis paucivenosa (Ching) Ching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Bot. Ser. 10: 9. 1940, excl. T. T. Yu 1977; Pichi-Sermolli, Ind. Fil. Suppl. 4: 48. 1965; Ching et al. in C. Y. Wu, Fl. Xizang. 1: 176, f. 41 (3-4). 1983; Ching et S. H. Wu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22 (5): 410. 1984. ——Ceterach paucivenosa Ching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2 (10): 210, pl. 28. 1931; C. Chr. Ind. Fil. Suppl. 3: 53. 1934. ——Asplenium paucivenosum Bir in Bull. Bot. Surv. India 4: 3. 1962.
植株高15-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6毫米,基部寬1毫米,長漸尖頭或漸尖頭,棕色,膜質,邊緣全緣或具疏睫毛。葉簇生;葉柄短,基部以上連同葉軸下面疏被星芒狀的棕色小鱗片;葉片闊披針形,長11-16厘米,中部寬3-4厘米,急尖頭,向基部漸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6-10對,互生,平展,基部的圓形,向上的為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圓頭,中部的長 5-2厘米,基部寬1-1.5厘米,全緣,有乾後呈微波狀起伏的灰白色透明狹邊,缺刻U字形(寬1-3毫米)或V字形(寬6-12毫米)。葉脈下面隱約可見,側脈羽狀,每裂片有小脈3對,斜向上,二叉或偶為單一,基部上側一脈為三叉。葉草質,乾後上面褐綠色,下面棕綠色或淺暗綠色,除葉軸下面被鱗片外,余均光滑無毛。孢子囊群短,近橢圓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斜上,通常每裂片2-3對,生於每組側脈上側一條小脈的中部,不達葉邊;囊群蓋同形,灰棕色,薄膜質,全緣,宿存。
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6毫米,基部寬1毫米,長漸尖頭或漸尖頭,棕色,膜質,邊緣全緣或具疏睫毛。葉簇生;葉柄短,基部以上連同葉軸下面疏被星芒狀的棕色小鱗片;葉片闊披針形,長11-16厘米,中部寬3-4厘米,急尖頭,向基部漸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6-10對,互生,平展,基部的圓形,向上的為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圓頭,中部的長 5-2厘米,基部寬1-1.5厘米,全緣,有乾後呈微波狀起伏的灰白色透明狹邊,缺刻U字形(寬1-3毫米)或V字形(寬6-12毫米)。
本種形體與蒼山蕨 C. dalhousiae(Hook.)Ching 近似,但葉質軟而薄,葉脈極簡單,具闊而透明的葉緣和薄而闊的橢圓形囊群蓋,孢子較大(70-86μm×54-62μm),具有較寬的周壁
疏脈蒼山蕨
疏脈蒼山蕨線稿圖

生長環境

生於溝邊雜木林下石壁上,海拔20 00-2 700米的地方。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西北部及西部(貢山、漾濞)、西藏(聶拉木、墨脫)。也分布於錫金及印度(大吉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