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陰陘

蒲陰陘

蒲陰,舊縣名。東漢時改為曲逆縣,在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山嶺有紫荊關,亦稱子莊關。宋時稱為金陂關,元、明以來始稱紫荊關。其地峰巒峭峙,仄徑內通,是達山西大同、代州之軍事要隘。今由自山西太原經代州、靈丘、淶源、紫荊關、房山縣達北京永定門的鐵路所代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陰陘
  • 位於:蒲陰縣
  • 源頭:河北易縣
  • 地勢:險要、陡峭
  • 地位:交通要衝
  • 太行第幾徑:太行八徑的第七徑
簡介,歷史,

簡介

“蒲陰陘”,古人把它列為太行八徑的第七徑。從易縣西通淶源、山西靈丘,從靈丘往北就一路直抵大同了,已然便是蒙古高原的邊緣。所以,這條通道在古時就是一條現成的進軍路線,北方高原的騎兵,南下大同,經此可直逼河北內地。

歷史

蒲陰陘起於河北易縣,至淶源與飛狐陘銜接。這條古道實際上也就是拒馬河上游的河谷。這裡已經相當靠近北京了,歷史上這裡發生的戰事,大都是直接為了爭占北京。扼守此陘的是紫荊關,關城在易縣城西面的太行山脈紫荊嶺上,以山上多紫荊樹得名。紫荊關初置於漢代,原稱五阮(或五原)關,北魏又稱子莊關,宋稱金陂關,金、元後沿用紫荊關名迄今。蒙古攻金時,金死守居庸關不得入,即南下取紫荊關,然後北上。明正統年間,蒙古瓦剌部曾取道紫荊關入侵北京。明嘉靖年間,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騎兵從大同南下,急攻紫荊關,為明軍所敗。
蒲陰陘
紫荊關城到明初已破舊不堪。明代為加強對蒙古的防備,拆除舊關城,重築新關城。城池高深,形勢雄固。有關門四座,以南北兩門為交通通道。北門額題“紫荊關”、“河山帶礪”,南門額題“紫塞金城”。關城的南、西、東三側牆外有牆,北牆瀕臨拒馬河。在拒馬河北的三里堡還建有增強防禦用的城堡。今城門和三里堡城堡尚存,關城僅留遺蹟。關城被設計成奇特的梅花形,由巨形條石砌成城牆,關西20公里處有長城浮圖峪隘口,往北數公里處有烏龍溝長城。易縣山水曾因荊軻而壯。燕昭王的陵墓在蒲陰陘路邊,易縣縣城南邊的高陌鄉有戰國時期的燕國下都。燕王宮夯土台基座、燕國貴族墓葬群“九女墳”、下都故城殘牆、門闕,如今歷歷皆在。燕下都向西十幾公里有清西陵,這是一組氣勢宏大的皇家陵墓建築群,保存完好。
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卷》中曾形容蒲陰陘的險要形勢:“由隘門山峽入,取道岩石間,路裁容騎。右壁峭插千霄,左則絕澗數百丈,下有怒湍(即唐河激流),以晴雷起於足下。”看起來著實有些嚇人,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山路依然取道岩石間,但路況很好,車可並驅。若說兩岸峰插千霄,絕澗百丈,或許猶是,但唐水的晴雷之音,怕只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吧。車子駛進易縣境內,從廣義上來說,從這裡開始就進入蒲陰陘。路邊田間遠遠地可以看見燕昭王的墳墓。到坡下村,就到了太行山山根。這兒兩邊山嶺挾住陘道,公路須走“之”字形上太行。坡下村原有五座日軍封鎖抗日根據地的碉堡,現在還剩三座,其中一座在村頭,它們是日軍侵華的見證。村北山坡上有一段殘存的蒲陰陘古道。資料上講,如果從這棄車步行,可能遇到古道上的惟一一戶居民——張慶海老兩口。
再往上就走到了南天門隘口遺址。這兒兩邊被大石壁緊緊夾住,中間原來是古道經過老城門的地方,約有三四米寬。打這兒往遠處看,你才能深切體會到什麼是天險。如若天晴,華北平原盡收眼底。顧祖禹說,從居庸關攻北京,十成中僅有三成勝算;若攻紫荊關,十成中有七成勝算。進了南天門就走入了紫荊關故城。登高俯視,可見關城東臨萬仞山,西接犀牛山,南連黃土嶺,北臨拒馬河,依山傍水,鎖住蒲陰陘通往易縣,直達北京側後方的咽喉要道,至今仍是華北通往山西、內蒙古的交通要衝,現代公路、鐵路都從此交匯經過。
為了遲滯敵方進攻,關城被設計成奇特的梅花形,加上巨形條石砌的城牆,關外清亮的拒馬河水,確為極佳賞玩之處。往西20公里,是在外圍護衛紫荊關的長城浮圖峪隘口。從此往北數公里處的烏龍溝長城,氣勢雄偉,絕不次於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只是知者太少。再往前行,我們發現已到淶源了,蒲陰陘在此與飛狐陘接上了頭,也就到此為止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