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大拿角龍
- 拉丁學名:Montanoceratops
- 別稱:Montanoceratop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蜥形綱
- 目:鳥臀目
- 亞目:角足亞目
- 科:纖角龍科
- 屬:蒙大拿角龍屬
- 種:蒙大拿角龍
- 分布區域:生存於白堊紀的北美洲與亞洲
- 發現者:Barnum Brown
- 發現時期:1935
- 生存年代:白堊紀
簡介,生活習性,物種學史,分布範圍,形態特徵,
簡介
蒙大拿角龍是一種小型角龍,其化石發現於美國的蒙大拿州。它身長約3米,有像鸚鵡一樣的喙狀嘴,上頜有牙齒,口鼻部上有個小角;頸部較短,上面有頸盾;前肢較短,後肢長而粗壯;尾巴粗大靈活,能快速地左右搖擺。它是草食性恐龍,喜歡吃蕨類植物、蘇鐵和松科植物等。
生活習性
雖然蒙大拿角龍的口鼻部有一個明顯的角,但它還是纖角龍科恐龍,而不是更先進的角龍科的成員。他的尾巴異常地粗大靈活,能快速地左右搖擺。在繁殖季節,這個尾巴可能是用來作為一種求偶的信號,或作為一種識別的標記。
物種學史
蒙大拿角龍的第一個化石是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發現於蒙大拿州水牛湖附近的聖瑪莉河組,他與助手Erich Maren Schlaikjer在1935年公布這些化石為纖角龍的一個種(L. cerorhynchos)。然而,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後來發現了更多纖角龍化石,顯示出(L. cerorhynchos)是個獨立的屬,因此建立了蒙大拿角龍。 布郎最初所發現的化石很不完整,只包含頭顱骨、一些脊椎骨、骨盆、以及後肢。在1998年,布蘭達·金納利(Brenda Chinnery)與大衛·威顯穆沛(David Weishampel)發現了更多化石材料。
白堊紀(Cretaceous)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白堊是石灰岩的一種類型,主要由方解石組成,顆粒均勻細小。白堊紀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叫“白堊系”,用手可以搓碎,縮寫記為K,是德文的白堊紀(Kreidezeit)縮寫。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Coccoliths)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成,在英、法海峽兩岸形成美麗的白色懸崖。白堊層不僅發育於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西部也有分布。在這一時期,大陸之間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開花植物出現了,與此同時,許多新的恐龍種類也開始出現,包括像食肉牛龍這樣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像戟龍這樣的甲龍類成員以及像賴氏龍這樣的植食性鴨嘴龍類。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像飛機一樣的翼龍類,例如披羽蛇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例如海王龍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