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宮廷和江南文人:元代書畫藝術研究論集》是2019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蒙古宮廷和江南文人:元代書畫藝術研究論集
- 作者:洪再新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1日
- 頁數:32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0318519
《蒙古宮廷和江南文人:元代書畫藝術研究論集》是2019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蒙古宮廷和江南文人:元代書畫藝術研究論集》是2019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談論元代繪畫,特別是江南文人畫,長期以來總拿蒙古貴族當對立面,以其政治、經濟、文化政策為反襯,構成當時的社會背景。可是問題在...
元代立國之初,蒙古族統治者在教育程度、文化藝術素養等方面,與中原士大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遂禮遇儒臣,重視漢文化,從儒家經典中學習治國之道。世祖忽必烈具有雄才大略,他大力招攬人才,廣收“江南遺逸”,重用漢族儒臣,還命漢族士大夫對皇室成員及蒙古族大臣弟子進行漢文化教育。至仁宗...
張士誠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幾歲,行於富春江上的時候,也覺得朝代的興亡,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也就有畫中的漁、樵、讀書人的形象,隱居于山林而忘於江湖。畫法 總體風格 《富春山居圖》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
元代,緙絲藝術大量用於寺廟用品上和官員的官服上,並開始採用金彩,緙絲簡練豪放,一反南宋細膩柔美之風,這對明清兩代的緙絲藝術極有影響。又加之當時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統治中國,對金色的喜崇使織物內加金的作法成為風尚,且金彩又多盛行於與佛教有關的掛軸製作。如《纂組英華》記載元代緙絲作品釋迦牟尼佛唐卡,...
元代未逾百年,然在中國繪畫發展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山水畫方面,由於蒙古朝廷輕視漢人,多所貶抑,漢人知識分子有不願出仕異族朝廷者,多避居山林,與友朋往來,其中不乏有以書畫交誼。此時的繪畫脫離了宮廷氣氛,文人畫獲得了突出的發展。文人畫多取材山水、花鳥,藉以抒發“性靈”和個人抱負。畫家標舉士氣,崇尚...
盛唐和中唐的宮廷畫家和士大夫畫家即創作出一大批以唐明皇浪漫生活為主題的人物、山水及鞍馬作品,表現出人們對帝王游宴行樂生活的欣賞。而這樣的場面出現在元代江南士大夫的面前,卻形成了他們非常複雜的心態。對於失去漢文化絕對優勢的文人士大夫們來說,盛唐文化的視覺成就具有雙重的含義。從隱退的立場出發,唐人對...
元代,緙絲藝術大量用於寺廟用品上和官員的官服上,並開始採用金彩,緙絲簡練豪放,一反南宋細膩柔美之風,這對明清兩代的緙絲藝術極有影響。又加之當時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統治中國,對金色的喜崇使織物內加金的作法成為風尚,且金彩又多盛行於與佛教有關的掛軸製作。如《纂組英華》記載元代緙絲作品釋迦牟尼佛唐卡,...
圖中反映了宋代仕女畫的藝術特點,人物造型嚴謹,形體比例準確,體態生動自然。元代作為蒙古貴族統治時期,特殊的社會現狀和民族衝突,令畫家們避居山野,傾心於抒發隱居情懷的山水畫創作,由此而導致元代仕女畫呈衰退之勢。畫家們在題材的選取上,沒有繼承宋代積極地表現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各樣處境下諸多女子的傳統,...
是元代著名劇作家。對元雜劇和後來戲曲的發展有較大影響。所作《西廂記》,在思想性和藝術上都超過了金代作家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後人有言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王曄,元戲曲作家。杭州(今屬浙江)人。號南齋。順帝(妥懽帖木爾)時,曾輯錄從春秋至宋、金藝人諷諫帝王之故事編成...
織繡年代的鑑別應從質地、紋樣、色彩、款式等方面識別。質地就是織繡品的底料,它的製作結構很具有斷代性。例如五枚緞,目前所知,它的出現最早在元代。所以如果見到的織物是五枚緞,它一般不會早於元代。紋樣和色彩也最能反映不同時代的變化,而且有時同瓷器、繪畫等藝術品一樣都有同時代特徵。比如繡品上龍的變化...
元代的仿木磚雕壁畫墓繼承了宋金遺風,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內蒙古地區。元代壁畫墓按其地域明顯可見漢人墓和蒙古貴族墓的分別,漢人墓一方面沿用了宋、金壁畫墓開芳宴的生活題材,更突出了墓主宴享表演情節,增加金銀錢帛、斗庫牛羊等象徵財富的畫面。另一方面山水、花鳥等文人畫題材被引入墓室之中,並以水墨畫的技法作畫...
南宋末年,蒙古人不斷南下擴張,推翻了漢人政權,建立了元朝,將大江南北的漢人置於其統治之下。元政權推行種族歧視政策,把南宋統治區的漢人稱作“南人”,並歸為社會最低一等。不僅如此,社會職業也被分成三六九等,儒生淪落到社會底層,與乞丐相近。元朝的種族與文化的雙重壓制政策,反而激發了漢族文人對傳統文化的...
昔人謂“宋人務離唐人以為高,而元人求合唐人以為法”,最能體現元人摹唐痕跡者,是這類以歌頌昇平為內容的宮廷應制詩,恰可反映出元文人自知先天不足而力為掩飾的社會心理。此詩結尾模仿王維詩句,即是如此。不過全詩規橅元朝帝王氣象,繪現巡幸龍虎台的本地風光,仍不失圓密清麗;“故慚”“空奏”本屬應制...
雙面緙絲難度較大,為偷工減料,乾隆時緙絲竟用筆勾勒細部,結果適得其反,斷送了它的藝術生命。明清刺繡業迅速發展,形成不同地方特色,出現了顧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京繡。顧繡始於明嘉靖年間的上海顧名世家,故名,顧繡以繡繪結合著稱,所織物品深得當時名流董其昌等許多書畫家的賞識和推崇,以唯一的文人...
10.危素《雲林集》卷二《叔儀送扇》 撫州竹扇制來新,鄧子持歸贈野人。六月江南如此熱,海風一起靜黃塵。11.【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簡稱“西寧王碑”,該碑位於甘肅省武威城北15公里的永昌鎮石碑村, 首領忻都公,先祖世為北庭名族,自立為國,又稱臣於元朝,並隨元政權從征西方,有功勳於王室,也來到這裡...
從此之後,文人將漢字修辭的特性研究發揮到了極致,其最大的成就在於“聲律”。南朝的齊代,沈約等人據佛經梵音拼法,創漢字四聲發音,正式建立起聲律論,文人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聲律來寫詩,有意識地互動安排平仄聲,從而形成一種高低長短交替的節奏。這是中國“格律詩”的開端。唐代留給後世最偉大的藝術遺產當屬文學...
正如元代賢相、詩人耶律楚材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中所言: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芹。筆陣兵陳詩思奔,睡魔卷甲夢魂賒。精神爽逸無餘事,臥看殘陽補斷霞。茶助文思,興起了品茶文學,品水文學,還有茶文、茶學、茶畫、茶歌、茶戲等;又相輔相陳,使飲茶升...
該寺占地約1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整座寺院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布局合理,小巧精緻,是獨具江南建築特色的古寺。 與淨居寺並立的青原會館,是吉州郡最早的書院之一,一度是全國著名的理學講壇。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或遊山玩水,或探奇訪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唐代大...
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明、清時代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
《層樓晚眺》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前四句寫月夜登樓所見,畫面空闊而景色清幽;後四句寫登樓所想,感慨興廢。此詩意象圓融,境界不凡,詩人將目睹之景與深沉的歷史感慨交融起來,感慨淋漓,又含蓄藉蘊。 作品原文 層樓晚眺¹ 廣寒世界夜迢迢²,醉拍闌乾酒易消。河漢入樓天不夜³,江...
但這種形制的忽雷至今仍在江浙一帶流傳,用香紅木製作,用於江南絲竹等器樂演奏。並載入了《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收藏現狀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小忽雷兩件,通體用老紅木製成,琴身全長分別為57厘米和65厘米,腹寬分別為15厘米和17厘米,共鳴箱正面蒙以蟒皮,琴首雕刻龍頭,軫頂鑲...
《題壁畫馬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為韋偃所畫的馬圖所作,展現了詩人與韋偃之間深厚的友情及藝術上的相互賞識。全詩通過敘述韋偃在離別前為杜甫作畫的過程,高度讚揚了韋偃畫技的高超,並借畫中的駿馬寄託了詩人對國家時局的憂慮及對忠良之士的深切期盼,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愛國情懷和憂國憂民的...
北、東、南三面環湖,北與李苦禪藝術館隔湖相望,西鄰書畫一條街。東西161米,南北161米,占地面積25921平方米。大覺寺是一處佛教場所。 [18] 大覺寺 地方特產 播報 編輯 棉花:高唐棉花種植在宋代已開始出現,但是尚處於實驗階段,形不成規模。在元代以前,高唐是植桑養蠶的主要地域,“蠶絲之富為山東名郡”。 空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