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樓晚眺

《層樓晚眺》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前四句寫月夜登樓所見,畫面空闊而景色清幽;後四句寫登樓所想,感慨興廢。此詩意象圓融,境界不凡,詩人將目睹之景與深沉的歷史感慨交融起來,感慨淋漓,又含蓄藉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層樓晚眺
  • 作者:薩都剌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元詩別裁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層樓晚眺
廣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闌乾酒易消。
河漢入樓天不夜,江風吹月海初潮。
光搖翠幕金蓮炬,夢斷涼雲碧玉簫。
休唱當時後庭曲,六朝宮殿草蕭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層樓:可能是指在石頭城南面的入漢樓。眺(tiào):遠望 。
2.廣寒:廣寒宮,傳說中的月宮。這裡指天界。迢(tiáo)迢:形容夜空高遠的樣子。
3.河漢:銀河。
4.光搖翠幕:指金蓮炬之光影在翠幕上搖晃。翠幕,飾有綠色美玉的帷幕。金蓮炬:飾有金蓮花的蠟燭,為宮廷所用。
5.碧玉簫:用碧玉裝飾的簫。
6.當時:指六朝。後庭曲:陳後主所創作的《玉樹後庭花》樂曲,這裡指亡國之音。
7.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建都於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合稱六朝。蕭蕭:風吹落葉聲。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我獨立在高樓遠望,四外夜涼如水,一片蒼茫。我醉拍欄乾歌唱,酒意飄散,化入愁腸。
天上的銀河好象流入高樓,夜色已不知何往。江風吹拂初升的明月,江水正悄悄潮漲。
翠幕飄搖處,顯出燈火的微光。碧玉簫聲,把魂夢牽到了飛雲之上。
且莫歌唱《後庭》一曲,舊日六朝那繁華的宮毆,已變成一片野草茫茫。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於元統二年(1334年)在金陵時所作,古代的文人,到了金陵,總免不了要作幾首懷古詩,感嘆六朝的興廢,薩都剌的這首詩亦如此。這是薩都剌遊歷古城金陵時,登樓遠眺古城風貌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中描繪金陵夜景,抒發深沉的歷史感慨。
首聯:“廣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闌乾酒易消”,緊扣詩題,點明了夜間登樓,倚欄跳望。“迢迢”,形容漫長貌。長夜漫慢,素月當空高懸,灑下一地素潔的銀輝,使天地宇宙間的一切都籠罩在輕柔的月光中,顯出神秘、朦朧的美。” “廣寒世界夜迢迢”是總概括寫景,寫出夜色,月光籠罩的總體氛圍。詩中以“廣寒世界”代指月亮,突出了皓月明亮、高潔、清寒的特點。“醉拍闌千酒易消”,是寫樓上之人。他醉意朦朧,手拍欄乾,迎風而立,在清爽夜風吹拂下,漸覺酒意已消。“醉拍闌乾”,這動作十分愜意,顯示了他內心的悠然自適。人在醉之時最能擺脫一切繁務困擾,最易神馳思往,產生無限的遐想。但酣醉失去清醒理智也不行,故必讓酒意消褪,正當酒醉初醒,此時心境最空靈,最敏捷,也最有詩意。
頷、頸兩聯描繪眺望所見金陵夜景。“河漢入樓”正寫出入漢樓的情形,稱其入漢,是從樓外見其總體高聳入雲漢,言“河漢入樓”是詩人身臨樓中,感覺仿佛銀河入於樓中,從樓內穿過,銀河包容著無數的星星、月亮閃爍,映照著整個天空也顯得光亮無比,簡直不象是夜間。 “江風吹月”之月當是月倒映於江水中的月影。江風徐來,吹皺江水,波光搖曳,使水中的月影也隨之擺動不安。江邊浪潮拍岸,一起一落。“河漢入樓天不夜,江風吹月海初潮”,是寫大自然之景致,“光搖翠幕金連炬,夢斷涼雲碧玉簫”,則是寫人間之景象。放眼金陵城內,只見碧瓦檐下翠幕遮蔽,窗牖上透出精美的燈炬,那柔和的光在微微搖曳,這寫出了夜的靜謐、安寧。白雲悄然地飄浮於空中,遠處傳來陣陣簫聲,悠長幽遠,裊裊不絕,也許把沉於香甜夢中的人也驚醒了吧!這簫聲點綴了夜的淒清,透露出悲哀的情調,引起了結尾的慨嘆。
尾聯“休唱當時後庭曲,六朝官殿草蕭蕭”,是撫今思昔,感慨歷史興亡。詩人在這裡特地提到《玉樹後庭花》曲,是由目前的金陵夜景聯想到六朝古都的繁盛,而這繁盛卻因陳後主等病敗的統治的荒淫而斷送了。當年六朝那巍峨高大、金碧輝煌的宮殿蕩然無存,如今只剩下一片蕭索枯萎的荒草。
此詩通過在層樓遠眺,寫了如畫的夜景和統治階級紙醉金迷的夜生活,提醒人們要汲取前朝因腐化而覆滅的歷史教訓。

名家點評

鹹陽地方志辦公室研究員何金鎧《中華詩詞曲對仗大辭典》:頷聯“河漢入樓天不夜,江風吹月海初潮”中,“夜”“潮”,名詞用為動詞,轉品對之雙轉對。

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4—1345?),字天錫, 號直齋,回族人,居雁門(今山西代縣)。元泰定進士,官至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晚年居武林(今杭州市),卒於方國珍幕府。有《雁門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