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村(河北省南皮縣寨子鎮董村)

董村(河北省南皮縣寨子鎮董村)

董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寨子鎮下轄村。董村建於秦,原稱謂之“四合廟”。總人口40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村
  • 外文名:無
  • 簡介: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寨子鎮下轄村
  • 定位:南皮縣最古老的村鎮之一
  • 起源時代:秦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董村作為南皮縣最古老的村鎮之一,其建制略晚於南皮,對於她的相關歷史記載很少,不為世人所熟知。
董村建於秦,原稱謂之“四合廟”。西漢武帝時,為齊孝王子劉越【高樂侯】的封地,置高樂縣城,又名【永樂城】。王莽新朝時期,更名為【思鄉城】、【西鄉城】。漢宣帝時,景城侯劉雍的五個兒子也曾被封在這裡,距董村北四公里的今蘆莊子村西和西古村西【殿崗】一帶有遺址。因五子分居城內,故曰【五壘城】,此城東西窄,南北長。現西古村西【殿崗】有五壘城遺址,並清晰可見。“五壘斜陽”曾為“南皮十景”之一。
元末明初,董氏家族由外地遷入此地,人丁興旺,商貿繁榮。故取名“董子村”、“董子鎮”、“董村鎮”。歷經數年演變,後簡稱董村至今。
明朝時為董村里駐地,清朝為董村鎮駐地,民國時期董村為南皮二區駐地。在**戰爭時期,董村還是革命的搖籃。1938年5月,南皮縣**民主政府在董村成立,同年6月又在該村成立了南皮縣工作委員會。8月由肖華領導的**挺進縱隊進駐董村,並在該村領導和指揮了“三打燈明寺”、“解放樂陵”的戰役。1940年6月該村劃入鬲津縣,1943年劃歸南皮縣。解放後,董村一直是人民公社、鄉鎮政府的駐地。並在70年代成為省農業示範村【東街】。時任公社書記的關金忠同志被譽為“莊戶書記”。修渠平方,農田灌溉,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中處於領先地位。

行政區劃

1995年12月鄉鎮合併,董村與寨子鎮合併。目前該村由四個行政村委會管轄,因方位分董東村、董南村、董西村、董北村。

歷史文化

董村人文歷史頗多,有漢朝“高樂城”遺址,在董村西街仍能見到古城牆夯基的痕跡。在董村西北尚有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古河殘堤,高約丈許,目前尚存。它源自西南,有東光縣的砥橋村蜿蜒東北,經南皮縣的堤口張、董村、蘆莊子、龍堂村,過鹽山縣的璋壁,孟村縣的羅瞳,述跡東北,直至河濱。此堤高丈余不等,寬窄各異,如一條巨龍,彎曲回還,巍然壯觀,堪稱勝景。當地村民稱之為:“城堤”、“大堤崖”、“防水堤”。舊滄縣、鹽山縣誌稱為“齊堤”【齊國擋水築的堤】,鹽山列為八景之一。舊南皮縣誌則謂之:“古黃河堤”,近年有人考證為:“浮河堤”。
董村在近千餘年的歷史發展中,幾經興衰,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品牌。積累、傳承並發展了手工業和飲食業。
董村在民國初期,古鎮風貌已初具規模,商業發達,逢五排十集日,吸引了百里之外的客商,雲集於此。在趕集的前一天客商就住滿了大街上的客店。晚上燈火通明,大街上鋪面林立。各種招牌和房檐上的紅燈籠在風中搖曳。歌舞昇平,酒館內划拳猜令,酒菜飄香,說書場和藝館傳出的朗朗笑聲在空中迴蕩。
董村還有許多的典故和傳說:有董村“無梁大殿”、“九雞夢”的故事、“狀元墳”的傳說。每一個故事的後面都有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文化內涵。

經濟發展

董村的手工業和飲食業享譽百里,首屈一指。其中有南街“二抓雞”的燒雞,西街“臭魚”於師傅的廚藝,後院【現董北村】“王小眼”的冰糖葫蘆,“何老太”的包子,北街【現董東村】劉記鞋匠鋪、宣記木匠鋪、李家澡堂子、莊記茶館、王三爺的棺材鋪、劉慶爺的修車鋪、徐記“呈子屋”【註:律師所】、徐記槓簽子饅頭、劉安爺的油炸糕、孫麻爺的羊油乾碗蠟、李家客店、鄭記龍鬚手抻面。只可惜所有這些叫得響的品牌幾乎全部湮滅。只有宣記木匠鋪的後人在從事與木匠有關的裝修職業。

地圖信息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寨子鎮董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