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漢字)

萍(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萍,漢語一級字,讀作píng,最早見於小篆(《說文解字》中),其本義為一年生水草,即《說文解字》所謂的“苹也,水艸也”,後用於劍名、地名等。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萍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異體:𦶊、𦭃、蓱、苹、䓑
  • 結構:左右結構(一說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艹
  • 繁體部首:艸
  • 字碼1:U:840D;GBK:C6BC;鄭碼:EVAU
  • 字碼2:倉頡碼:TEMJ;四角碼:44149
  • 86版五筆:AIGH
  • 98版五筆:AIGF
  • 總筆畫:11畫
  • 筆順:一丨丨丶丶一一丶ノ一丨
  • 字級:一級字(2211) 
  • 平水韻:下平九青 
漢字源流,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各體書法,音韻匯集,常用詞組,

漢字源流

“萍”字形演變“萍”字形演變
萍,一說為會意兼形聲字,一說為形聲字。“萍”字最早見於《說文解字》中的小篆,尚未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小篆中的“萍”字(圖A)從水、從艸、平聲,即由“水”、“艸”和“平”三部分組成,本義為一年生水草(浮萍)。其中,“水”和“艸”表示這種水草是浮生在水中的草本植物;“平”表聲,兼表這種水草是平浮於水面的草類植物。隸書中的“萍”字(圖B)將“水”寫作“氵”而“艸”寫作中間斷開的“艹”,楷書中的“萍”字(圖C)則中間斷開的“艹”連起來寫作“艹”。字義上,“萍”字的意義一直比較穩定,基本沒有變化。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píng
名詞
一年生水草。
duckweed
許慎說文解字》:苹也。水草也。
浮萍
劍名用字。
陳琳《答曹植箋》:君侯秉青萍、干將之器。
青萍
地名用字。
竹書紀年》:蒐於萍澤。
萍澤
萍鄉
姓;一說是官職用字。
周禮·秋官》:萍氏,掌國之水禁,幾酒,謹酒,禁川游者 。
萍氏
通“苹”,藾蕭,也即“藾蒿”。
Artemisia
蘇軾豆粥》: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十一上二】【水部】
萍,苹也,水艸也。從水、苹,苹亦聲。薄經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一】【水部】
萍,苹也,
註:“苹”、“蓱”二篆見【艸部】。篇、韻皆云:“萍、蓱同字。”疑許書本有“萍”無“蓱”。《小正》、《毛詩》、《爾雅》皆作“苹”。《爾雅》、《毛傳》皆曰:“蓱也。”“蓱”即“萍”之別字。《周禮》“萍氏”疑本作“苹氏”。然則《說文》【艸部】“苹”下曰“萍也”與【水部】“萍”下曰“苹也”為轉注,不當有“蓱”篆。
水艸也。從水、苹。
註:“水艸也”三字釋從水之意。
苹亦聲。薄經切。
註:十一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萍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並音瓶。《玉篇》:萍草。《本草注》:萍即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即生數葉,葉下有微須,即其根也。《禮·月令》:萍始生。《周禮·萍氏注》: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後漢·鄭傳》(《後漢書·鄭玄傳》):萍浮南北。
又青萍,劍名。
又地名。《竹書紀年》:蒐於萍澤。《晉書·地理志》:萍鄉,屬安成郡。
又《集韻》、《正韻》:與“苹”同。《韻會》:“苹”、“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
按:《詩》(《詩經·小雅·鹿鳴》):“食野之苹。”毛氏傳云:“苹,也。”鄭氏箋云:“苹,藾蕭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從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苹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說文解字》中的“萍”字《說文解字》中的“萍”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萍”字《說文解字注》中的“萍”字
《康熙字典》“萍”《康熙字典》“萍”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 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同文書局本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萍”字的字形對比“萍”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萍”字的書寫演示“萍”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篆書(說文解字)篆書(說文解字)
隸書(單曉天)隸書(單曉天)
楷書
篆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青開
薄經
下平十五青
中原音韻
庚青
庚青齊
陽平
洪武正韻
十八庚
蒲明
平聲
分韻撮要
第七英影應益
陽平
(參考資料:)

常用詞組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