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縣誌

萍鄉縣誌

萍鄉縣誌是由錫榮 ,王明璠於同治11年(1872年)為萍鄉編寫的一部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萍鄉縣誌
  • 作者:錫榮 王明璠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清同治11年[1872]
萍鄉自古以來就是大縣,在元朝時期為州,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又復為縣,萍邑地接吳楚,水接瀟湘,可謂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地方志作為一個地方社會歷史的重要文化載體,是全面記載某一時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情況或特定事項的書籍文獻。萍鄉地方志是研究萍鄉歷史文化的第一手資料。萍鄉纂修縣誌始於明代正德年間。明清時期萍鄉共修志11次,其中明代修志4次,清代7次。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舉人劉洪辟私修一次,但未記載民國時期史實。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萍鄉縣政府發起編修縣誌,成立了縣文獻委員會,由縣人黃道腴負責,黃翥、江夢梅等人擔任編修。
同治版《萍鄉縣誌》是由錫榮 ,王明璠編寫,也是清朝最後一部萍鄉地方志。於同治11年(1872年)修纂而成。時任江西巡撫的晚清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劉坤一是這部縣誌的總主纂,劉坤一當時下令“續修江西通志,檄所屬郡邑具稿以上,即以所具稿各為新志”,所以應是當時江西修志工作的主要領導者,江西各地方的修志都是在劉坤一名下進行的。
而實際上這部縣誌是由萍鄉知縣錫榮、王明璠主修,其中錫榮是以前任萍鄉知縣的身份署名書中。錫榮為滿洲正白旗人,鹹豐九年(1859年)曾任萍鄉知縣,第二次任萍鄉知縣是十年後的同治八年(1869年),錫榮在此時開始組織修纂《萍鄉縣誌》。但由於在任時間短,縣誌修輯未竟,他的繼任者王明璠在其離任之後接下了這項工作,並為這部縣誌作了序。
當時處於清朝末年,國門洞開,天下大亂,在修此志時,新任萍鄉知縣王明璠所處的環境比較惡劣,修志的條件也是相對苛刻的。他在序中寫道:“下車甫帀月,遂有楚南會匪之警,匪起湘醴,間距萍僅數十里,偵報踵至,日夕數驚。”字裡行間可見匪患之嚴重,修志之艱難。在“城郭不完,卒徒不具,糗糧對峙,戎器不修”的情況下,王明璠自是以武備為重而暫緩修志,而戰亂平定之後國家面臨內憂外患,地方政府也無法有力地組織修志工作,故此次修志能完成已實屬不易,其體例內容自然都相對有限。
同治志共有十卷,分別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貨志,卷四學校志,卷五武備志,卷六藝文志,卷七沿革表,卷八職官表,卷九選舉表,卷十列傳。受當時的環境影響,此志側重於忠貞節烈,有關烈女、忠義之事的記載大增,在反映社會狀況的同時,也意在號召民眾學習“同仇敵愾”“忠貞死節”的精神,以達到“亂而復治”的目的。
1975年,由台北的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一年《萍鄉縣誌》(1872)刊本影印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